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音乐大餐:马克西姆《The Piano Player(钢琴玩家)》专辑

《The Piano Player》是克罗地亚青年钢琴家马克西姆·姆尔维察(Maksim)于2003年发行的钢琴演奏专辑,也是令他闻名全球的专辑。

马克西姆希望吸引不同年龄层的乐迷欣赏他的音乐:“我希望能创造出令人兴奋的的情境。”于是在马克西姆的现场演奏中,观众会看到激光束、干冰、电视墙…等等非常摩登的视觉效果,让年轻人疯狂不已。但是当马克西姆演奏古典的钢琴曲目时,展现出来的又是截然不同的沉稳内敛风格,向死忠的古典乐迷证明他洗炼的钢琴演奏技巧,同样叫人低回沉醉。在这张众所期待的《The Piano Player》专辑当中也是如此,马克西姆将古典乐迷熟悉的“野蜂飞舞”、“格里格钢琴变奏曲”、“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等经典名曲加入现代节奏元素,在马克西姆的巧手弹奏之下,听来新意十足,让人大呼过瘾。而tonci huljic帮他谱写的“克劳汀幻想曲”、“新乐园”、“古巴!古巴!”等新曲,更是让马克西姆充分展现他神奇魔幻的诠演才华,让整张专辑充满的无限的惊喜。

专辑介绍:


1.《The Flight of the Bumble-Bee》

这是国内古典乐迷,甚至说即便是不常听古典的人都很熟悉的“野蜂飞舞”(flight of the bumble-bee)。此曲原作者是俄罗斯著名音乐家里姆斯基·科萨科夫,是他的歌剧《萨尔丹沙皇的故事》中的幕间曲,音乐描写的是王子变成了一只野蜂,不停地飞舞,追叮他所厌恶的人。这是首欢快,节奏简练的小品。看过电影《闪亮的风采》(shine) 的人一定记得大卫叼着烟,手指飞快地演奏这首曲目,震惊了当时酒馆里的每个人。即便是不爱听或者没听过古典钢琴的人,也都很容易从这首速度飞快的小品中一窥古典音乐的魅力。专辑中该音乐作为第一首,无疑就是先声夺人,给听众一个良好的开头印象。改编的“野蜂飞舞”配上了舞曲的节奏,感觉倒也不过不失,互相没什么坏的影响;同时由于这是一首小品,时间不长,于是第一首曲目中还混合了整张专辑其他精彩的部分,最后再以“野蜂飞舞”结束。为介绍整张专辑,提起听众的欣赏欲望,制作方倒是动了不少脑筋。

2.《Grieg's Piano Concerto in A Minor》

《葛利格钢琴变奏曲》是挪威著名音乐家爱德华·哈格吕普·葛利格生前唯一完成的一部协奏曲,也是他最著名的一部作品。此曲年代久远,是葛利格早期最重要的一系列作品之一,完成于1868年,随后这部作品成为了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欧洲浪漫主义运动中,最常被演奏的协奏曲。该曲节奏明快,旋律优美和谐,充满了幻想色彩。专辑中的这首曲子更加舞曲化,电子键盘的开头很有经典舞曲的氛围,由交响乐团伴奏,电声乐器与马克西姆的钢琴结合得很好,由于曲目本身旋律就非常好,节奏也很轻快,整个过程非常轻松愉快。


3.《Exodus》

到了专辑的主打曲,《出埃及记》关于原曲最熟悉的出处自然就是同名电影配乐了,不过电影中“出埃及记”讲的可不是摩西带领犹太人逃出埃及法老奴役的故事,但也和犹太人有关,是讲述以色列建国的辛酸历史。本曲其实也不是出自这个电影,原本就是演奏曲,加上词就做了电影主题歌。该曲目气势宏大,雄壮,很有悲壮的历史感,熟悉欧美老流行经典的乐迷肯定不陌生。要说做为本专辑主打,该作真是足够气魄,只是改编曲给配上了典型的hip-hop节奏,本来悲壮的氛围给弄得淡化了不少。

4.《Claudine》

《克劳汀幻想曲》是Tonci Huljic创作的曲目,是一首典型的浪漫钢琴作品,听上去好像跟理查德·克莱德曼演奏的相差无几。既然是“钢琴家”,那么除了古典乐,也来点甜蜜的情歌不算什么坏事,流行乐迷估计会很对胃口。

5.《Wonderland》

《新乐园》也是Tonci Huljic的作品,风格变得大气了点,不过听起来好像还是克莱德曼在演奏。

6.《Handel's Sarabande》

《亨德尔的萨拉班德》,这是出生于德国的英籍音乐家乔治·弗雷德里西.亨德尔的一出歌剧《萨拉班德》的主题,同时saraban de也是古典曲种之一,是一种交际场合的舞曲,源于波斯,十六世纪末传入法国后演变为节奏缓慢庄重的风格。本曲听起来一般,并没有什么吸引人的地方。不过段落的安排倒是不错,节奏依然为舞曲。


7.《Rhapsody on a Theme of Paganini》

俄罗斯传奇音乐家拉赫曼尼诺夫的《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这是一首非常著名的曲目,钢琴部分的难度比较大。主题采用了意大利伟大的音乐家、历史上最著名的小提琴演奏家尼科洛·帕格尼常采用的一些习惯,其中也有莫扎特《安魂曲》的一些旋律。这个曲子讲述了许多帕格尼尼的传奇,比如与恶魔交易,比如他爱的女人 ,比如他在教堂碰到的麻烦,最后全被他克服掉。音乐时而优美,时而热情,整体的效果非常吸引人。面对如此著名的曲目,专辑中没有做什么大的改编,基本沿袭原曲的变化,顶多就是配了些流行节奏,甚至可以忽略不记,正好让听众专注于本曲目的精彩。

8.《Hana's Eyes》

《汉娜之眼》又是Tonci Huljic的作品,制作得非常动听,曲调带点幽幽的哀怨,女声的和声烘托出了悠远的气氛,非常适合小女生来听,也许以后会作为浪漫经典被时常演奏。

9.《Chopin's Revolutionary Etude in C Minor》

这是肖邦著名的《c小调革命进行曲》。肖邦创作的一系列进行曲都非常出色,而这首“革命”更是个中翘楚。1830年11月,波兰爆发了震惊世界的华沙革命,远在他乡的萧邦因为不能回国一起与祖国人民战斗而感到激愤,十个月后革命被沙俄军队血腥镇压,更使肖邦感到义愤填膺,同时又对自己不能出力而感到悔恨万分,于是他把全部的感情都融入了这首练习曲中。整个曲目都始终贯穿着愤怒激越与悲痛欲绝的气氛,气势逼人,由于作品的风格非常强烈,所以改编也不大,除了加上了舞曲节奏的鼓点,主要的风格体现还都是在钢琴上面。这也是古典作品的一大特色,尽管有时候很好与流行元素配合,但是独特的个性依然无法被流行元素所掩盖。


10.《Cubana》

下面两首又是Tonci Huljic的作品。先是《古巴》,前一首曲目的激情依然继续了下来,不过风格换成了拉丁派的热情,原创曲目就能更多地考虑和其他元素的配合,就不会显得多余或者不合拍。

11.《Croatian Rhapsody》

《克罗地亚狂想曲》,是一首很有点气势的作品,Tonci Huljic做这种流行味道浓厚的曲目很拿手。背景是饱受战争创伤的克罗地亚,想想灰烬中的残垣断壁,夕阳倒映在泪和血中,用明快的节奏描绘着悲惨的画面。乐曲建构在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和弦的三音主题上:在战火摧残后的断垣残壁中,开着一朵小白花、说不出名字的小白花,在风里微微地摇曳,它看着人们来来去去,看着战车,坦克威胁着要摧毁它的根与土,也看着鸟儿偶尔慌张驻足,想在人烟散尽的石缝中找寻一点面包屑……只有夜晚来时,它才看得到平静,在这块紧邻着亚得里亚海的土地上,这些年星光特别璀璨,想是霓虹、车水马龙已散去的缘故。这样的夜里,当然有一点点的悲伤,却是清静比悲伤多。曲子和弦美到了极至,每每用钢琴诠释时,心中总会泛起许许伤感或无奈。

12.《Dance of the Baroness》

《男爵夫人之舞》则是出自另一位克罗地亚钢琴家弗拉诺·帕拉奇(Frano Parac,生于1948年,拿过很多奖项,1978年起在萨格勒布音乐学院任教)之手。这是专辑中唯一一首纯钢琴演奏曲目,里面完全没有其他配器,可以彻底地享受一下钢琴的魅力。这首曲子贯穿着华丽与莫名的悲哀,快结尾时的一段音调听上去好像舞者轰然倒地一样,整个曲子不长但是结构严谨,虽然变化不多,但是营造出的氛围非常好。作为压轴曲目,本作大概纯粹是为了展现马克西姆的演奏技巧,不过这没有影响到曲目的优秀。

13.《Cubana Cubana》

最后的《古巴,古巴》是作为附加曲目出现的,是专辑中《古巴》的重新混音版。

以上评论牵涉到古典曲目做了比较大量的介绍,是为了给不熟悉古典的乐迷增加更多欣赏的乐趣,带着这些有趣的背景来重新欣赏马克西姆的演奏,一定能有更多的感触。整张专辑中其实包容了很多流行风格,目的就是能达到“跨界”的效果。当问到马克西姆对这张专辑的期望时,他说:“首先这没有关于钱的问题,我开古典演奏会以及巡演挣到的钱已经足够多了。这张专辑所力图表现的就是关于突破与实验的问题。我总是想尝试些新的, 不同的东西。我所衷心希望的就是能把古典音乐传播给所有年龄段的,更多的听众。这是我的梦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马克西姆专辑介绍_醉生梦死
(出埃及记)马克西姆钢琴曲-Exodus ...
马克西姆,Tonci Huljic Wonderland
马克西姆钢琴演奏会
钢琴自弹:克罗地亚狂想曲(附曲谱)
马克西姆,岁月也改变不了他心底的狂想!(含各地巡演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