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野有蔓草

野有蔓草,零露漙兮。

有美一人,清扬婉兮。

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野有蔓草,零露瀼瀼。

有美一人,婉如清扬。

邂逅相遇,与子偕臧。




今天我们来品读《诗经·郑风》中的一首名作——《野有蔓草》,诗云:

“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野有蔓草,零露瀼瀼。有美一人,婉如清扬。邂逅相遇,与子偕臧。”

诗是说,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在野外偶遇一个美丽的姑娘,于是他唱出:“野外的青草一片片,草上的露珠一团团,那美丽的姑娘眼波顾盼,既然有缘如此相遇,嫁给我吧,让我如愿。野外的青草一片片,草上的露珠多又圆,那美丽的姑娘流水一般,既然有缘如此相遇,让我们好好地爱一番。”直白、浅露,又唯美如此。

首先说到这个题目的读音,有些人会读成野有蔓màn 草,也有人会读成野有蔓wàn草。到底哪一个是标准的呢?恐怕到现在也很难有定论。我为什么把它读成野有蔓wàn草?我们知道,其实从训诂学的角度上来讲,“蔓”这个字其实有三种读音啊,最主要的当然是màn 和wàn。蔓màn是滋蔓的意思,就是滋生、生长,快速地生长。而读作wàn这个音,是最后生长的状态很茂盛的样子。所以我们知道,在生物学中藤蔓wàn,它就不读藤蔓màn,这一类植物——藤蔓wàn。所以当你去描述这个野草疯长的时候,你可以用蔓màn延的蔓,滋蔓màn的蔓màn,不枝不蔓màn,枝条的枝,那又叫不枝不蔓màn。但是如果说已经很茂盛的野外的青草,我个人认为最好就读成野有蔓wàn草。

那么这首诗描写的是一对青年男女在田野间不期而遇,非常自然的情景,但是小伙子一见倾心、一见钟情,立刻表现出内心的无限喜悦。诗歌以田野郊外、春草露浓为背景,既是一种起兴,同时也是一种象征。因为这样的场景,一定是春天,有露珠、有青草,而且长得非常茂盛的青草,所以这种背景同时也是一种象征,情长意浓,男女相遇,自然情景交融。人不期而遇,爱情也就不期而至了。所以宋代的理学大师朱熹都不免动心地解释说:“男女相遇于田野草蔓之间,故复其所在以起兴。”说明他也认为这是一首自然而然的求爱情歌,是一个小伙子在露珠晶莹的田野,偶然遇见了一位漂亮姑娘,她有着一对水汪汪的大眼睛,小伙子为她的美丽简直着了迷,那种兴奋、激动,不由自主地唱出了心声,向她倾吐了爱慕之情。

你看,“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春日早晨的郊野,春草葳蕤,枝叶蔓延,那种绿是满眼的绿。嫩绿的春草,缀满了露珠,在初升的朝阳照耀下,明澈晶莹。这么清丽幽静的春天早晨的郊外、田野,“有美一人,清扬婉兮。”在这个背景的衬托下,这个女子的美丽简直是美得不可方物(意思是方物,识别。不能识别,无法分辨。也指无可比拟。),那位美丽的姑娘含情不语,飘然而至,那露水般晶莹的美目顾盼流转、妩媚动人。这里其实主要说的是她的目光“清扬婉兮”,先写景后写人,你看,诗中有画,画中有人,这样“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这四句俨然一副春娇丽人图啊。而在修长的蔓草、晶莹的露珠和少女的形象之间,有着微妙的隐喻,可以引发读者丰富的联想。

“清扬婉兮”是这四句的点睛之笔,让我们可以想象那女孩那姑娘惊人的美丽,所以金庸先生在写《笑傲江湖》的时候,把那个最传奇的大侠取名叫风清扬。事实上,令狐冲的独孤九剑就是向清扬、风大侠学的。所以那样传奇的一个人物,他的名字一定要美到给人无限的遐想,连他的剑法都符合清扬之姿,所以这位大侠就叫风清扬,清扬这个名字其实就是从《野有蔓草》这首诗里取来。在诗经的时代,写这种人世间常遇的一见钟情,实在有着后世难以匹敌的美妙。

你看,我们说到小伙子对姑娘的一见钟情,当代我们可以举两首比较耳熟能详的歌。一首是民歌,就是由西部歌王大师级的民歌歌王王洛宾老师创作的最有名的那首民歌《在那遥远的地方》。

其实,这首歌的音乐是他在甘肃的时候,从流浪的哈萨克族人中搜集到的。哈萨克民歌里这首歌的名字叫《羊群里躺着想念你的人》。又有研究者后来考证,其实在哈萨克族里它最早的歌应该叫“阿可芒黛”,“阿可”是洁白的意思,“芒黛”是前额。所以这首歌原来的诗题,其实《在羊群里躺着想念你的人》之前应该叫《洁白的前额》。

1939年的时候,王洛宾老师受郑君里(郑君里(1911—1969),男,汉族,曾用名郑重,千里。1911年12月6日生于上海。祖籍广东香山县(今中山市三乡镇平岚田堡村人)。中国著名电影演员、导演。代表作《一江春水向东流》《林则徐》《乌鸦与麻雀》,自幼家境贫寒,进义学念书,读到初中二年级,中途辍学,考入南国艺术学院戏剧科学习,开始其艺术生涯。)先生的邀请,到青海藏族牧区去拍电影。后来这首歌其实也是《小城之春》这部电影的插曲。这首歌后来的流传之广、影响之大我们很多人都知道,它在九四年的时候,王洛宾老师凭借这一首音乐、这首民歌获得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西方文化交流特殊贡献奖,而这首歌本身也是王洛宾老师自己最珍爱的歌。


野有蔓草,零露漙兮。

有美一人,清扬婉兮。

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在他的所有创作歌曲里,这首歌的艺术评价也是最高的,被称为是艺术里的珍品,皇冠上的明珠。为什么会有如此高的成就呢?是因为王洛宾1939年应郑君里先生邀请到青海藏族牧区去拍电影,在那里偶遇了一个美丽的女孩,叫卓玛。据说卓玛是当地一个藏族千户的女儿。王洛宾第一次看到卓玛,就和“野有蔓草”里的那个小伙子一样,被卓玛的“清扬婉兮”宛如清扬所震撼,所以他忘情地盯着卓玛看。其中一种版本的说法是卓玛骑在马上,发现了王洛宾痴情的目光,王洛宾呆呆地看着卓玛,有些忘情,也有些不礼貌。所以这时候,卓玛轻轻地荡起自己的马鞭,在王洛宾身上轻轻柔柔地抽打了一下,所以才有那样美丽的歌词:

“我愿她拿着细细的皮鞭,不断轻轻打在我身上。”

最好的诗歌,最好的音乐其实都来源于最本真的生活。所以我们看到王洛宾对卓玛的爱,通过这首《在那遥远的地方》表现出来。我们可以听一听这首耳熟能详的经典之乐。

“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位好姑娘。人们走过了她的帐房,都要回头留恋地张望。她那粉红的笑脸好像红太阳,她那活泼、动人的眼睛好像晚上明媚的月亮。”

这首歌里还有一个小插曲,很有意思,体现了王洛宾对卓玛的痴情。歌词里有一句,说“每天看着她的笑脸和那美丽金边的衣裳”,后来王洛宾老师的一个同样搞音乐的朋友就请教他,说您不是写的哈萨克族的民歌吗?哈萨克族的女子是不穿金边的衣裳的,只有藏族的贵族女子才会穿金边的衣裳。结果王洛宾老师很干脆地回答,我不需要跟你解释,这就是我心中那位美丽女子的模样。所以这更可以证明,他对卓玛多少年依旧念念不忘。

“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位好姑娘。人们走过了她的帐房,都要回头留恋地张望。”

多么唯美,多么清扬!同样的一见倾心、一见钟情!在现代流行歌曲里头,我们熟悉的还有一首歌叫《对面的女孩看过来》。

“对面的女孩看过来,看过来,不要被我的样子吓坏,其实我很可爱。寂寞的男孩的悲哀,说出来谁明白,求求你抛个媚眼过来,哄哄我,逗我乐开怀。我左看右看,上看下看,原来每个女孩都不简单,我想了又想,猜了又猜,女孩们的心事还真奇怪。”

其中有一段歌词竟甚至这么说:

“寂寞男孩的苍蝇拍,左拍拍,右拍拍,为什么还是没人来爱,无人问津哪,真无奈。”

我们把三首一见钟情,放在一起比较,我觉得当然都各有特色,但是就那种审美境界上来比较,高下立判。当然流行歌曲比较happy。我觉得它体现的这个男孩形象,不是一个简单的坠入爱情的,不是一个简单的、一见钟情的男孩形象,他是一个苦B加逗B的男孩形象。而《在那遥远的地方》,这是一个深情的男子,这首歌描述的场景那么唯美,那么细腻,民歌中把情感如此细腻地表达到了淋漓尽致的地步,就是王洛宾老师的《在那遥远的地方》。

据说作家三毛非常喜欢这首歌,后来之所以这首歌在欧洲,先是在西班牙,后来在欧洲流传很广,就是因为三毛老师的推动和影响。三毛那么敏感细腻的女子,能成为她一生的钟爱,可见这首歌的魅力。但不论是《在那遥远的地方》,它的唯美、清扬,还是《对面的女孩看过来》的苦B和逗B,它们追根溯源,沿着历史的长河回到最早的源头,应该都是这首:“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诗经.野有蔓草 来自古诗词文欣赏 15:52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郦波解读《诗经·国风·郑风·野有蔓草》
诗经玩味:邂逅之美,如露亦如电
诗经故事 野有蔓草
《诗经》·蔓草
《诗经·郑风·野有蔓草》:遇见你是一种宿命
2500年前一首“懒得出奇”的情诗,短短几句大量重复,却令人沉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