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杜审言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寒来暑往,四季轮回呀,一过了年,春天就到了。春天是万物萌动的季节,是桃红柳绿的季节,也是最有诗意的季节。咱们中国古代的诗人固然是一年四季都写诗,但是写得最多的还是春天。今天我就跟大家一起分享一首春天的诗——杜审言的《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这首诗写得真好,好在哪儿呢?好在一开始就告诉你一个人生的道理。看惯的风景不是风景,人呢,往往更容易在陌生跟熟悉的对比之间发现美。你比方说我是北方人,冬天习惯了冰天雪地了,到了海南岛,看到蕉风椰雨我就觉得特别不一般,因此呢也特别美;那相反,你从四季如夏的海南岛来到北京,看到白雪飘飘,可能也觉得特别奇特、特别美。

诗人其实也一样,所以他第一句话就说呀,“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宦游人是什么人呢?就是因为做官而跑到外地的人。古代人活动范围很小啊,一般老百姓可能一辈子都不离开家乡,只有经商的人、赶考的人、还有做官的人,才会有机会到外地去,感受不一样的风光。那这首诗的作者杜审言,就是一个到外地做官的人。

杜审言老家在湖北襄阳,出生地是河南巩义,因此他是河南人,一个河南人跑到晋陵,就是今天的江苏常州去做官,其实是从黄河流域跑到长江流域了。原来在老家的时候,日子一天一天地过下去,四季变幻当然会感觉得到,但是呢,因为太熟悉,所以就不会特别敏感。但是从老家到了江南了,到了陌生的地方了,什么都不一样,心灵一下子就敏感起来了。就特别容易感受到新季节的降临,新风景的出现。这是一个很明显的意思,“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可是这个明显的意思背后,还有一个隐藏的意思。隐藏着什么呢?思乡。咱们中国人,是农耕民族,安土重迁(安土重迁,土:乡土;重:看得重,不轻易。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安土重迁指在一个地方住习惯了,不愿轻易搬迁,形容留恋故乡。),不愿意往外跑。所以呢,宦游人也都是数着日子过的,都盼着有一天能够回家,所以一旦到了换季的时候,那个心呢,就会被重重地打一下。哎呀,我是冬天出来的,现在都是春天了,或者我是秋天出来的、我是夏天出来的、我是前一个春天出来的,现在又一个春天降临了。我都离家那么久了,我怎么还没有回去呀!这是隐藏的“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心里惊一下。

那这是前两句,你再来看下两句,“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这两句写得是真漂亮,真大气。你看云霞从海上升起来,这是什么呀?这是曙光降临了,曙光降临才能看到云蒸霞蔚。那梅花开了,柳叶绿了,这又是什么呀?这是春天降临了。只有春天降临才会有桃红柳绿的景象,那从云蒸霞蔚的远景,写到梅柳渡江的近景,这个景色美不美?太美了。跟什么比美呢?首先跟天没亮的时候比是美的,跟萧瑟的冬天相比是美的。还有什么呀?跟作者的故乡比也是美的呀!杜审言的故乡在河南,河南是看不到“云霞出海曙”这样的壮观景象的。而且河南在中原,春天降临得也晚啊。早春二月的时候,中原还是万物萧条呢。可是江南春早啊,同样是早春二月,渡过江来,就已经是梅花开、柳叶舒了,这叫“梅柳渡江春”。

这个美景啊,写到这儿还没有写完呢!马上从画面要写到声音了,“淑气催黄鸟”,“淑气”是什么呀?“淑气”就是阳和之气,就是所谓紫气东来,春天的气息来啦!黄鸟就是黄鹂呀、黄莺啊,被春天的气息鼓舞,就叫得更欢了。你看《诗经》讲“有鸣仓庚”(仓庚,亦作“ 仓鶊 ”。黄莺的别名。语出《诗经·豳风·东山》:“仓庚于飞,熠燿其羽。”《诗经·豳风·七月》:“春日载阳,有鸣仓庚。”),杜甫讲“两个黄鹂鸣翠柳”,都是把黄鹂的啼声和春天的到来联系在一起的。春天嘛,就是这么一种全方位的舒畅,不仅有花香,还要有鸟语,这就是“淑气催黄鸟”。那“晴光转绿蘋”呢?这是作者的眼光一下子从天空降到水面了。太阳升起来了,水面上的浮萍都是光影流转。这像什么呀?如果您看画的话,这就像法国画家莫奈的那个《睡莲》哪,印象派呀。江南的春天嘛,就是这样声和色、光和影无一不美。

江南的春天这么美丽,作者应该是满心欢畅了吧?恰恰相反,杜审言写到这,忽然就沉默了、忧愁了,甚至是黯然伤神了。为什么呢?“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作者的朋友陆县丞,其实就是姓陆的一个副县长,他写了一首诗,给杜审言吟诵了一遍。那他那首诗叫做《早春游望》,所以杜审言的诗不是就叫《和早春游望》么。可能这是一首思乡的诗吧,这首诗一下子就触动了杜审言的思乡之情了。他看着看着春光,忽然就流下眼泪,想回家了。那为什么这首诗这么触动他呀?不见得是诗写得多好啊,主要是作者的思乡之情太深了,就像一个蓄满了春水的池塘,随便捅一捅水就哗啦啦就流出来了。所以与其说杜审言一听陆副县长的诗就想家了,还不如说杜审言从一开始看到江南春色就想家了。

哎呀,你看江南的桃都红了,柳都绿了,我们老家那条大河还没解冻啊。就像我们今天看到北上广的高楼大厦,哎呀,这边发展得真快呀,我老家可没跟上啊。就在这么一看一比的时候,家乡啊,自然而然就回到杜审言的心里,也回到我们的心里了。那为什么这么美的景色也留不住杜审言的心呢?因为有一句话讲啊,“江山信美,终非吾土”(出自元朝王恽《平湖乐·采菱人语隔秋烟》,“采菱人语隔秋烟,波静如横练。入手风光莫流转,共留连,画船一笑春风面。江山信美,终非吾土,问何日是归年?”)

杜审言也罢,我们也罢,选择远行是因为什么呀?是因为江山景色确实美呀!外面不仅仅有美丽的风景,更有美丽的前程,但是呢,就像咱们刚刚过完的春节那样,一年一度我们还是会回家,就像杜审言看到美丽的风景还是会思乡一样。“江山信美,终非吾土”,故乡也许没有他乡那么美丽,没有那么美好,但是那毕竟是我们的家,是我们最初的来路啊,谁又能忘了它呢?

所以这首诗是以“偏惊”开头,以“沾巾”结尾,春天的柳丝啊就和思乡的情丝缠绕在一起,绵绵不绝。所以明朝的人胡应麟才讲,这是初唐五律第一篇哪,最好的!

那最后咱们再说说杜审言吧,杜审言是谁呢?很多人都知道他是“诗圣”杜甫的祖父。但是大多数人不知道,他其实是一个最最狂傲的诗人。举个例子啊,当年杜审言在国家组织部当小秘书的时候,就负责在各地官员的年终总结上写评语。有一次呢,他写完评语一出来,见人就讲,苏味道要死了。那苏味道是谁呀?苏味道不仅是大诗人,还是当时的吏部侍郎,就是组织部副部长。那别人一听就吓坏了,说苏味道得什么疾病了?他说呀,苏味道一看我写的评语这么漂亮,他还不得羞死吗?(“杜审言,字必简,襄州襄阳人,晋征南将军预远裔。擢进士,为隰城尉。恃才高,以傲世见疾。苏味道为天官侍郎,审言集判,出谓人曰:“味道必死。”人惊问故,答曰:“彼见吾判,且羞死。”又尝语人曰:“吾文章当得屈、宋作衙官,吾笔当得王羲之北面。”其矜诞类此。”)你看这得多狂傲,才敢这么攻击领导啊?可我为什么偏偏要提这件事儿呢?其实是想说呀,无论多狂的人,心里头也藏着一个美丽的春天,还有一个更美丽的家乡。这些人呢,也许一辈子都不会向任何人低头,但是对春天,对故乡,他们只有赞叹,只有眷恋。这个就是诗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诗词笔记: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听蒙曼品唐诗之三
我喜欢的古诗词第165首
跟着李兵背诗词 | 第002首·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爱看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