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拍案称奇】十三、明辨真假方可为医(5)

前贤说,“读医不如读案”。学医犹学弈,医案犹弈谱;学医犹学书,医案犹古帖;学医犹演兵,阵图无一不当究。“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这个道理也适于读案与行医。


拍案

称奇

十三、明辨真假方可为医(5)


13.口苦可由阳虚致


侯某,男,40岁。2011年11月24日初诊:口苦半个月,没精神,容易发怒。自幼手足发凉,畏冷,经营鲜蘑,需要出入冷库,形瘦。舌淡胖润,苔略黄,脉左沉关浮,右弦滑寸弱。素禀阳虚,久处寒凉之地,阳气更加受损,“没精神”一语足以为证,口苦乃虚阳上僭所致,大回阳饮原方处之:附子30g(先煎1小时),炮姜30 g,炙甘草60g,肉桂10g,7剂。

复诊:口苦显减,手足凉已温,精神转旺。附子增为45g,另加红参10g,生麦芽30g,10剂。

2012年3月10日:其妻因病求治,谈及侯某口苦未发。(《关东火神张存悌医案医话选》)

按:口苦之症,方书多谓心胆有热,这是一般而论。验之临床,确有口苦并不属热,而由阴盛所致者,本案即为例证。临床上口苦多作为兼证出现,通常属“心胆有热”者固有,然由阳虚所致者也不少见。千万不要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总在考究阴阳实据为要”,“昧者不识此理,见酸即治酸,见苦即治苦,鲜不增病。”(《医法圆通》)

14.四逆汤治疗咽痛


(1)县委某书记,文革中被批斗,咽喉忽肿,用青霉素1百万单位,连用3天,兼含化六神丸不效。视之,舌胖淡有齿痕,双侧扁桃体肿至中间只见一条缝,色嫩红,不渴尿多,食则泛酸,足膝冰冷,脉象浮洪。知是情怀抑郁,五志化火上炎,而中下虚寒已非一日。五志之火乃是虚火,下焦之寒则是真寒。遂予四逆汤一剂,时值三九寒天,煎妥后置窗外1小时,已见冰茬,令顿服之,移时入睡。2小时后醒来,病已消无痕迹。(《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

按:此例“咽喉忽肿”,病发突然,且有“情怀抑郁”因素,容易误为实热之证,但其舌胖淡有齿痕,则显露阴盛之象,脉象浮洪乃属虚阳上浮,故以四逆汤温阳治本,一剂收功,效如桴鼓。

(2)牛某,男,50岁,齿衄年余,近1月更增咽部干痛,痰多味咸,口干而不欲饮。食纳如常,近2年异常发胖,体重增加10公斤,反不如过去精力旺盛。动则气喘,夜多小便,膝冷,脉沉细弱,舌淡胖有齿痕。牙龈色暗,血污满齿。日轻夜重,一觉醒来,满口黑紫血团。曾用大剂量V-C、六神丸,出血、咽痛有增无减。脉证合参,审为命门火衰,少阴真寒证。胖为湿盛阳微,痰味咸为肾虚水泛;日轻夜重,为阳不胜阴;肾脉循喉咙,系舌本,阴寒过甚,逼下焦真火浮于咽喉而致干痛;血属阴,必得阳旺始能统摄而循常道,今阳衰失于统摄而见齿衄,乃迳投四逆汤:炙草60g,附子、干姜各30g,水煎冷服,3剂。

药后两症皆愈,唯觉腰困气短,加肾四味120g,红参l0g,又服3剂,康复如初。追访10年,再无反复。(《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

(3)陈某,女,40岁。咽喉疼痛4天,昨日起咽干咽哑,呛咳,有痰略黄,咽部灼热感。手足心热甚,时常腹泻,时有身体阵阵轰热,疲倦,舌淡红,白润苔,脉沉实。处方:附子80g(先煎),干姜60g,炙甘草40g,肉桂3g(冲服)。3剂,每3小时服1次。

药后咽痛咽哑明显好转,咽部灼热感消失,咽略痒,仍有身阵热感,大便稀溏。舌淡红,白润苔,脉沉。调方:附子100g(先煎),干姜60g,炙甘草60g,红参20g,葱头8个,木蝴蝶20g。4剂。后访病愈。(《擅用乌附——曾辅民》)

按:患者咽痛、咽干、咽哑,咳痰略黄,容易辨为肺热阴伤,然患者素有腹泻,舌苔白润,疲倦,乃阳虚不足之象。虚阳上浮,僭于咽部而致咽痛、咽干,是为阴火。

⊙版权声明:本平台旨在传播中医文化知识, 文章来文章来源于张存悌老师、卓同年老师《拍案称奇》,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肾阳虚寒脾阳湿困 舌质淡胖、苔白润、有裂纹,舌边齿痕严重 此舌象
咽痛不想忍,试试四逆汤
当归芍药散合桂枝茯苓丸
失眠医案:
每日医案
十阳虚体质舌诊五种分型  胖嫩舌质淡苔 有齿痕苔白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