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秦海涛品读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附:原词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使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历来送别之文学作品的感情基调,无外乎伤感,达观,或二者兼而有之几种情形。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里面是哪一种味道呢?“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高适)里面又是什么味道呢?“挥手从兹去,萧萧班马鸣”、“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又是什么心情呢?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之类又是什么心情呢?

即使是欢别,达观朗语、笑声盈耳,其实隐隐约约也会有些淡淡的伤感,也许就在友人,亲人,爱人启程的那一瞬间,你的心就会突然一紧,双眼跟着潮湿,不管你是否在竭力控制着什么——其实,已都是徒劳了!人生在世,白驹过隙,其实经不起多少别离。作为有着最丰富情感的生命,人类最易于情动于中,而文人自然又是人类这种生命里最容易动情者。一草一木总关情,宇宙苍生在我胸!

王观这首送别词写的明朗欢快,轻松风趣。让人读后的心情充满阳光,对前途充满向往和热情,犹如当时春光明媚、花红柳绿的暮春季节!

在作品或生活当中,我们常见的是人们把自然界美好的景物、事物来比喻人的形象特征。譬如樱桃小嘴,弯弯的柳叶眉,闭花羞月,沉鱼落雁,玉树临风,龙骧虎步等等。这些词都是很形象生动的。当然现在谁写文章还老用这几个词已显得乏味陈旧了。因为这些千百年来大家都在看都在说的词汇,在文学作品里已不能给人以“陌生化”的感觉。而语言上能够不断创造陌生化的效果,给人留下独特的“这一个”的印象,这恰恰正是文学作品的一个永恒任务。

又比如,文人常常比喻人的眼睛特别是佳人的眼睛为秋水,秋波,以显眼睛的澄澈深情,灵动有神,美丽动人。也常常把人的双眉比喻为远处对峙或相连的山峰,以显眉的神形色韵。最初做这些譬喻的人真是好神思好观察啊!让人佩服他们的生花妙笔,斐然文采——哪怕仅仅是这几个比喻。而现在王观却倒过来说“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就在原来精彩的基础上又有了新意!既保留了原来比喻的妙处,又在此突出了“水”、“山”的主体作用!有人称这种调换本体喻体位置的比喻为倒喻。这种倒喻确实可以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新鲜感。

就在这山明水秀的地方,在这生机盎然的季节,朋友要走了!要问朋友去向何方?他去的地方就在远方那烟波浩淼山水相连的江南啊!

江南自古繁华地,风景谁人不知。没有去过,又有谁没有听过,读过!

如果又没有烦心事,又不是被迫前往,和王观在这里又过往甚密,相谈甚欢,度过了许多美好时光没有遗憾,那么二人的分别又怎么不可以是轻松愉快的呢?

这就是两个大男人的带着朗朗笑声的亲切友好型欢别!

此地的春天刚刚结束。让我依依不舍的春天还是和我挥一挥衣袖随风而去,只留下了她清幽的体香,留下了这个满眼芳华、处处流翠的美好世界!我真是舍不得她离开,尽管我已用心珍惜着每一个和她共处的日子,还有夜晚——我知道一别就是一年啊!

现在你鲍浩然也要走了,要去江南了。我心里不免还是有些遗憾啊!说走走了!

哦!好啊!没关系,你到了那江南一带,应该依然是春光明媚的——那可是四季春常在的人间天堂啊!你如果在那里赶上了我们都无比喜欢的春天,惊喜相逢,你千万要惜春啊!你可一定要珍惜那眼前的胜景啊!不要身在天堂不自知啊!

想必此刻的王观在遗憾顿消之外,还会满心轻松欢喜,乃至艳羡着朋友鲍浩然呢!

思绪翻飞的王观也许还会叮咛朋友,浩然兄,代我问候春仙吧!她明白我对她的至爱与挂牵。一有机会,我定会去江南遍览春光,最好是度尽余年。希望你能在那里——等我!

到了这种情境,不管是送别之人,还是远游之人,谁还会有些许伤感呢!

这也是一种别离,这也是一首送别词。这种欢别竟让人无限神往起来……

固然,多数人对自己的家乡都是最有感情的,中国也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文明灿烂,人文景观、自然风景俱佳的好地方也很多。然而中国人却普遍地对江南情有独钟,神往不已。也许和自然气候的温和湿润,山光水色秀美,鱼米之乡的富庶有关,而更主要的原因自然还是自南宋以来,江南整体上已经在经济、文化等各方面超越了北方,直至今日也是如此!

即使只说文学,也是如此。君不见一代代多少文人墨客是在这里出生,出类拔萃,才华横溢,留下了一篇篇不朽佳作,让人叹赏惊奇!

连文艺之神,文曲星都是对这片人杰地灵的土地青眼有加啊!

所以中国封建时代有多少皇帝不止一次地下江南,除了种种冠冕堂皇的理由,我们也都明白:他们其实也是禁不住这片瑰奇土地深沉又细腻、亦雅亦俗、大雅大俗的诱惑啊!

有谁听过哪几位皇帝动不动去塞外玩的吗?

尽管那里也有水草肥美、大河落日、山高林密、天苍苍野茫茫等等大美!并且还不止这些。

注:王观,生卒年不详,字通叟,如皋(今江苏如皋)人。北宋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宋朝冷门词人的一首词,只有短短4句,开篇10字就成千古经典
小学语文成语和诗词汇总
每日一字——归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卜算子》宋·王观
王观这首《卜算子》,暮春送别友人所作,开头便是千古佳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