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张迁碑

《张迁碑》全称《汉故谷城长荡阴令张君表颂》,亦称《张迁表颂》。东汉中平三年立,明初在东阿镇出土,现藏于泰安岱庙。

张迁碑整拓

碑阴

石碑高三米有余,宽有一米。碑首顶部与碑身的两侧雕有八条蟠龙。碑额“汉故穀城长荡阴令张君表颂”十二个字是糅和篆、隶笔法的汉篆。十二字结体宽扁,浑然一体,用笔劲敛有力,既有隶书的方折,又带篆书的圆转,错综而富于变化,被人誉为汉碑中的精品。清代方朔在《枕经堂金石书画题跋》中道:“碑额十二字,意在篆隶之间而屈曲填满,有似印文中缪篆。”又如清代杨守敬云:“篆书体多长,此额独扁,亦一格也。”

碑额:

《张迁碑》碑阳15行,行42字,共567字,碑阴刻立碑官吏四十一人名及出资钱数,此碑无撰书者姓名,刻石人孙兴。本是由穀城长张迁升任荡阴令临走时,由谷城的故吏韦叔珍等四十一人动议集资为其修建的功德碑,又言“去思碑”。意为“君别之后,吾等常思之。”碑文记载张迁在榖城任上时,尽职尽责体恤百姓,抗击黄巾义军,做到“斯县独全”。因此在张迁升任汤阴令时“吏民颉颃,随送如云”。故而“刊石竖表,铭勒万载”

朱翼盦旧藏本

《张迁碑》是汉碑中方整遒劲古朴雄强风格的典型。其结体方正严整,质朴古拙,但看似平稳方整,实则奇崛灵动,不拘一格。用笔以方为主,不少字体仍掺有篆籀笔意,方中寓圆、拙中生巧。笔画厚重质朴,骨力劲健,严谨而不呆板,古朴而生趣。

清代刘熙载说:“汉碑严密如《衡方》《张迁》,皆隶之盛也。”孙退谷亦评云:“书法方整尔雅,汉石中不多见者。”

“东里润色”

明末清初拓本,东里润色四字残损严重。目前存世的拓本、翻刻本众多,其中明拓本为最早,其第八行“东里润色”四字完好称东里润色本。

杨守敬《平碑记》云:“篆书体多长,此额独扁,亦一格也。碑阴尤明晰,而其用笔已开魏晋风气,此源始于《西狭颂》,流为黄初三碑(《上尊号碑》《受禅碑》《孔羡碑》)之折刀头,再变为北魏真书《始平公》等碑。”一如翁方纲所见:“是碑书体宽绰而阔,密处不甚留隙地,似开后来颜鲁公正书之渐。”

东汉末期,隶变趋于完结。《张迁碑》用笔方折,不少字已萌真书之意,当楷隶之变之冲,用笔已开魏晋书风先河。直接的,这一风格对随后书风的影响,一如表现在《上尊号碑》《受禅碑》《孔羡碑》及《龙门二十品》、南朝《爨宝子碑》等碑之上。

翁方纲在此处有跋,后被剜去,残坑仍在。

翁方纲跋

复原效果

在公众号对话框,或者留言处输入关键字 张迁碑 即可获取此帖的下载链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刻石新探 |《孔羡碑》《谷朗碑》《天发神谶碑》众家谈
张迁碑:传世汉碑中风格雄强的典型代表
《张迁碑》高清大图 释文
東漢《韩仁铭》
等慈寺碑,当下仅存的碑额,阳文篆书,弥足珍贵
【善本碑帖】衡方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