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江南文脉》诗词篇)45 郑板桥《和学使者于殿元枉赠之作》
古诗词文欣赏
品读古典诗词
畅享诗意人生

每日经典
聆听最美好声音

《和学使者于殿元枉赠之作》

      【清】郑燮

十载扬州作画师,

长将赭墨代胭脂。

写来竹柏无颜色,

卖与东风不合时。

郑燮(1693-1765)


郑板桥,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

官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政绩显著,后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一生只画兰、竹、石,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代表作品有《修竹新篁图》《清光留照图》《兰竹芳馨图》《甘谷菊泉图》《丛兰荆棘图》等,著有《郑板桥集》。

以竹之清高自明其志

                               ——《和学使者于殿元枉赠之作》

江苏兴化东城外的郑家巷,一座青瓦灰墙、翠竹摇曳的老宅,是“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的故居。

郑板桥,原名郑燮,以“诗书画”三绝著称。清乾隆年间中进士后,赴山东潍县等地为官,政绩显著,清正廉洁,深得百姓拥戴。在此期间,他与山东学政、江苏金坛人于敏中相识,两位同在异乡为官的江苏才子颇有交情。一日,于敏中赠诗夸赞板桥才华,郑板桥和诗四首,其中尤以第一首最具深意。




请输入标题   bcdef


郑板桥出身书香门第,但家道中落。他早年中秀才,31岁来到扬州,无奈40岁才中举,其间十余年以卖画为生。诗词开篇便追忆了这段穷愁潦倒的经历。扬州作画,囊中羞涩,常以赭石粉调墨,替代鲜艳的胭脂红,画出的竹柏因为无色,不受时俗的欣赏。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然而,与郑板桥赋诗唱和的于敏中却有着不一样的人生,于敏中出身簪缨世家,又少年夺魁,高中状元,仕途也是平步青云。于敏中的赠诗里,流露出赏识索画之意。郑板桥以此诗回赠,看似平白,却傲气微露,一句“卖与东风不合时”,既夸赞了友人在官场的乘东风扶摇直上,也略带自嘲,颇有分寸地婉拒了对方的索画。




郑板桥61岁时弃官回到扬州,继续卖画。当时,盐商附庸风雅,争奢斗侈,而以郑板桥为代表的“扬州八怪”,孤傲淡泊,洁身自好,在争名逐利的世俗中成为一股清流。他们大胆创新的艺术风格,影响深远,为中国画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


郑板桥一生写竹、画竹、咏竹,实则是以竹之清高自明其志。他一以贯之的画风、诗风和为官之风,令人肃然起敬。即便在“长将赭墨代胭脂”的岁月里,他也从未放弃艺术追求和人格操守,取得了旁人难以企及的绘画造诣,也留下了不攀附、不媚俗的千古清名。


图文来源于南影视界,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郑板桥的竹石图【33P】
郑板桥 国画兰花
郑板桥的经典“竹子”欣赏
郑板桥画竹
郑板桥兰竹20幅
大名鼎鼎的郑板桥为什么一辈子都过得不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