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秋冻”才健康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国自古至今流传着“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春不减衣,秋不加帽”、“热不马上脱衣,冷不立即穿棉”的说法。时下正值秋季,如何“秋冻”才健康呢?


有些部位不能“冻”


        腹部 上腹受凉容易引起胃部不适,甚至疼痛,特别是有胃病史要加以注意。下腹受凉对女性伤害大,容易诱发痛经和月经不调等,经期不能受冻。


        双脚 脚被誉为人的第二心脏。脚是人体各部位中离心脏最远的地方,血液流经的路程最长,而脚部又汇集了全身的经脉,所以人们常说“脚冷,则冷全身”。


        颈部 这个部位受凉,向下容易引起有肺部症状的感冒;向上则会导致颈部血管收缩,不利于脑部供血。


        肩膀 肩关节及其周围组织相对比较脆弱,容易受伤。


有些人群不宜“冻”


        一般而言,患有鼻炎、心脑血管疾病、呼吸道疾病、体虚老人、儿童等人群不适合“秋冻”。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 深秋季节变化多端的天气会使皮肤、皮下组织血管收缩,周围血管阻力增大,导致血压升高,引起血液黏稠度增高,严重时还会导致冠心病患者发生心绞痛、心肌梗塞等症状,甚至使血管脆裂发生中风,引起偏瘫,危及生命。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人,要注意保暖,随着天气的变化及时增添衣服。


        哮喘、支气管炎患者 对于一些有慢性支气管炎的老年人,本身气道的防御功能较差,着凉时身体的抵抗力下降,被病菌、病毒入侵后易引起感冒、咳嗽,还会引起扁桃腺炎和肺炎。哮喘患者对季节、气温、湿度的变化极为敏感,抵抗力弱容易引起上呼吸道感染而诱发哮喘。保暖对这两类人群很重要,要及时增减衣物,注意预防感冒。


        胃病患者 胃肠道对寒冷的刺激非常敏感,由于深秋时节气温变化无常,特别是冷空气骤袭了胃肠,如果防护不当,就会使旧病复发。


        老寒腿患者 老寒腿属于中医“痹症”范畴,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类风湿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等骨关节病。受累的关节以膝关节为主,常出现关节疼痛,有时伴有肿胀,上下楼或下蹲时疼痛加剧。受寒会使症状加重。得了老寒腿病的老人,从秋季开始就应该注意腿部保暖。


        体寒的女性 对于一些本身素体寒冷的女性朋友,尤其是一到冬季就手脚冰凉,小腹寒冷的女性,秋季要注意自己脚踝、腹部、腰部等部位的保暖,避免加重体寒。


        即便是健康人群,“秋冻”也是有条件的。一般情况下,日照温度在15℃~20℃时,可适当减少穿衣,但到了接近初冬时,这一原则就不再适用。顺应自然变化,以自己能够接受为限度,盲目“秋冻”不可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秋冻”讲究凉而不寒
冬季这些高发病可能致命 告诉你怎么预防
一天一片阿司匹林,身体能承受住吗?
哪些人不适合秋冻?
这个部位要注意保暖!中老年值得看
四位一体治疗脑血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