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良性、恶性,谁说了算?

肿瘤分为良性和恶性,恶性肿瘤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癌症

 

为什么要这么分呢?因为肿瘤虽然外在的形态大多是在组织器官中,累积形成的瘤状物,但它们的性质是完全不同的。恶性肿瘤之所以被冠以“恶性”,是因为它们大多都生长迅速,有侵蚀性,还能发生转移,对人体造成极大的危害。

那么,怎么辨别肿瘤是良性还是恶性呢?

临床上,医生首先会对患者进行问诊和查体,了解发病的症状和进程、体征,接着会进行一系列的辅助检查,包括化验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化验检查中的异常指标可以提示相关类型的肿瘤,影像学检查能在一定程度上观察到瘤体的位置、大小、形态、积液、有无毛糙、血流等情况,给医生的诊治提供非常重要的参考。

 

完成这些检查后,医生会根据临床经验,作出诊断,并建议患者下一步该怎么做。这个诊断大多数时候是靠谱的,但也有不靠谱的时候。早期癌症还没有暴露出它的獠牙,看起来可能是温良恭俭的,无论是CT下的表现还是对肝肾功能血液指标的影响,都显得平平无奇。甚至,它不存在,不存在于影像的视野下,不存在于血液指标中。

术前病理检查

这时候,医生可能会进行一项检查,也就是活检。活体组织检查,是一种病理检查,从活体上提取细胞组织,运用病理学的技术对其进行检查。常见的包括胃镜取胃粘膜病变组织、纤维支气管镜取肺病变组织、骨髓穿刺、甲状腺穿刺等。

 

活检只要取到了准确部位的组织细胞,就能做出肿瘤良恶性的判断。但有时候,病变太小,部位特殊,即使是在超声或者CT引导下,也会有取材失败的情况,造成假阴性的可能。穿刺取材是创伤性的,某些患者有穿刺禁忌症或者是主观上不愿意做,那便只能放弃。

这种手术之前进行的活检,被统称为术前病理检查。病理检查除了术前,还有术中和术后。

术中病理检查

术中病理检查在临床上又称为“冷冻切片”,对于术前活检没有穿到,以及没有进行穿刺,或者是医生对于阴性的穿刺结果抱有怀疑的患者,会在切除掉病变后,直接将病变组织送到病理科做术中冰冻病理,然后等待分析结果。

病理医生会对病变组织取材,然后低温冷冻(-25℃到-20℃),制成切片,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并做出病理判断:良恶性、切缘是否有肿瘤细胞。回复给等在手术台上的医生。

 

如果报告是良性,手术医生只要把肿块切掉即可。如果报告是恶性,或者切缘仍有肿瘤细胞,那么手术医生就需要扩大切除的范围、进行淋巴结清扫等步骤,以期尽可能地消灭肿瘤细胞。

术中病理也有局限性,第一是时间短,毕竟手术的医生和病人还等在台上,只有大概30分钟时间是留给病理医生的,从标本的取材、冷冻、切片、染色,到观察和分析,最后做出准确的判断。这非常考验病理科医生的技术和工作效率。第二是具体分类准确率较低,判断良恶性很快,但对于癌症的具体分类,鳞癌还是腺癌,是小细胞癌还是非小细胞癌,准确率会降低。

因此,术中的病理检查还是不够准确的。最准确的当属术后病理检查,也就是石蜡切片。

术后病理检查

石蜡切片包括取材、固定、洗涤和脱水、透明、浸蜡、包埋、切片与贴片、脱蜡、染色、脱水、透明、封片等步骤,从取材固定到封片制成玻片标本一般需要数日。最后的病理组织标本可以长期保存使用,是珍贵的原始资料。

术后病理被喻为诊断癌症的“金标准”,也是疾病的最终诊断。除了良恶性的基本诊断之外,它还包含肿瘤的分级、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切缘情况、淋巴结有无转移,有无血管、淋巴管、神经、邻近组织的器官或者组织有没有侵犯等情况,有些肿瘤比如乳腺癌,还要进行免疫组化检测或者是分子检测项目的结果的判读,从而指导临床治疗和预后的判断。

声明:文章授权转载自肿瘤全管理。文中如出现医学相关信息,不能代替诊疗意见,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敬请前往就医咨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要做活检,是不是说明病情严重?
胃黏膜下肿物是肿瘤吗
体检时,发现肿块一定是癌吗?医生教你分辨“良性”和“恶性”
骨肿瘤要做哪些检查和诊断?
发现乳房肿块怎么办?
甲状腺穿刺活检术,了解一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