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风寒恻恻,夜雨簌簌:我拿着锄头翻开那片泥土

风寒恻恻,夜雨簌簌

月黑风高,天昏地暗

披衣下楼,

套上胶靴拿起锄铲,

赶去后院

……

不错,这个人是要去挖坑

但是,

请别误会好吗?

请让内心阳光一点好吗?!

……

今天,我们就来讲讲

凌晨时分

一个人穿着胶靴、拿着锄铲,

独自来到鬼祟无声的园子里

挖坑种菜这件事……


挑灯夜耕


听完歌剧,搭渡轮回岛上,已近凌晨,卸妆盥洗后,钻进被窝正待大睡,忽然想起一事,急急起身,披衣下楼,套上胶靴拿起锄铲,赶去后院。


农友文蒂送来一袋莴苣苗,我忙昏头忘了种,搁在墙角几天,怕要捂坏了。掏出一看,还好,苗身虽然垂头,茎叶还没丧气,有得活。赶紧拎到菜埂边,翻松泥土,耙出棱线,沿线挖出坑洞,一棵棵把莴苣嵌进去,掩土压实,浇水保湿。说来奇妙,菜苗荏弱纤柔,摸在手心软如缎带,可是落地入土,竟也能站起来,仿佛一吸地气,就有了腰身脊骨。


风寒恻恻,夜雨簌簌,一开始我还有点哆嗦,没多久就浑身发热,汗珠和雨丝披头盖脸,眼镜水雾迷离。春雨如油,酥润万物,莴苣憋了几天,现在正好舒枝展叶,饱饮雨露,一定很开心。


种完了,我清理手脚的污泥,端详新种的菜田,月黑风高,天昏地暗,岛和世界都睡着了,只有这园子灯火通明,但又鬼祟无声,好像在开什么神秘派对。我在花园装了好些灯,原是打算夜宴,开派对不必秉烛夜游,摸黑玩乐,糊里糊涂把酱油当成红酒。没想到,种菜倒先派上用场,挑灯夜耕,别有滋味。


不过,种地的滋味,一开始还真呛。年初搬新家,我终于有空地种菜,喜孜孜买齐农具菜籽,入伙后已是立春,顾不得拆箱开笼整理家当,就去园里干活,挥起锄头整地翻泥。


啊呀,一上来就碰壁撞板。这地看来平坦柔顺,多掘几寸,却硬邦邦纹风不动,锄头老是碰到硬物,铿锵作响,坚不可摧,难不成底下埋了金条银砖?这下可发达了。使尽吃奶力气撬出来,尽是斗大的石头、墙块、瓷砖和碎玻璃,宝藏没找到,差点挖出古城废墟,年份已久,不知是哪任屋主留下的装修余孽,没得找人算账,只好一边挖,一边骂骂咧咧。


埋头折腰,花了几天,终于把废料清理完毕。继续往下掘,问题又来了,下层多黄色黏土,成团结块,胶实紧密如牛皮糖,把锄头都嵌住了,只好用铲子挖出,逐一捣碎。气起来,我丢下铲子,索性用手抓,刨出来死命狠捏,想到陆游的诗,“老农手自辟幽圃,土如膏肪水如乳”,人家的土质像油膏,我这地,怎么像陈年干酪哟?


烂地总算整好,站远一看,菜畦歪歪扭扭,岩巉不平,自己叉腰笑了一顿。但丑归丑,终于能下种,我照着文蒂教的,把菜籽均匀洒落畦面,又把薄荷、香茅、九层塔和韭菜苗种在周遭,说是香辛味浓,可以驱蝇防虫。


种好收工,灰头土脸,手掌冒泡,但劳动有成,满足踏实,晚上睡得特别香。只是,半夜被什么咬了,挣扎痛醒,胳臂里仿佛有无数利齿,尖锐细碎,四处啃噬乱钻,从肩胛一路咬向胸背,万针穿心,酸麻刺痛难当。


天亮后,去菜园浇水,顺手清除杂草,拔了一阵才想到,咦,怎么都不酸了?昨晚的攻心刺痛,已像星光朝露,蒸发消散无踪。而且这以后,干活再累也没事,呵呵,如果不是我有酸痛抗体,就是筋骨和神经都变粗,麻木了。



傻婆荷兰豆


整地播种后,每天在田边逡巡,顾盼自得。菜籽很快破土出芽,茼蒿粉青,苋菜霁红,茴香清绿,芫荽油翠,丰颊胖腿带婴儿肥。还有鹅黄的“全美”小白菜,菜籽特地从台湾带来的,香港白菜短脚粗梗,口感脆硬,不如台湾白菜柔腻油润。


莴苣早已拔高,插枝种下的落葵和红凤菜,也已生根萌芽,都是我爱吃的菜,街市却不常有,以后就自家现摘,不假外求。荷兰豆是冬令菜,种得晚了,但抽长甚快,已伸出小小卷须,怯生生攀着栏杆。番茄、瓠瓜和茄子苗,也毛茸茸冒出新叶,我照人家教的,下花生麸催花肥叶。


还有木瓜和波斯菊,先用苗床播籽育芽,再移到菜园定植,木瓜栽在篱边,和杨桃树作伴;波斯菊种在菜埂边,与蕹菜茼蒿为邻,将来红绿相间,朱紫互映,就像富良野和巴厘岛的菜田,摘菜顺便掐花,秀色兼且可餐,美滋滋啊。


愈想愈乐,我差点想把草坪改成稻田,自家种有机米,菜甜饭香,温饱自足,还可欣赏青禾黄穗,岂不更妙?兴冲冲跟他商量,他笑嘻嘻说,好哇,顺便在水田放点鱼虾,养几只鸡鸭吧。我就不吱声了。


想得晕淘淘,现实很快揭晓。立春惊蛰播芽,清明谷雨前后,应该开始采收了,文蒂的莴苣已经“起心”,凝出粗肥的莴笋,怎么我的还像A菜,茎秆只比筷子粗;荷兰豆虽然长叶开花,但枝条瘦得像牙签。苋菜和茼蒿更糟,出芽个把月,依然呆滞矮小,婴儿肥尽褪,变成满脸风霜的老人精。


“唔得啊,太密了,要疏一疏。”

“泥太薄,落多点肥啦!”

“畦边咁高,肥水不都外流了?傻婆!”

农友就是这个好,说话像菜心,爽直到底不扭拧。


我赶紧下手急救,垫高田陇畦边,狠心拔芽疏苗,又陆续施放肥料。豆饼骨粉早就下齐,洗米水和咖啡渣最滋补,当然浇埋下地,涓滴归公;残枝落叶也不放过,烧成灰可是肥土恩物。只恨远水难救近火,我用厨余做的沤肥,还得酿上几个月。


果然有起色,菜苗逐渐丰润,番茄开花,荷兰豆结果,芫荽也能拔了,那香气啊,沾手扑鼻,洗都洗不掉。半个月后,茼蒿可以采来煮面,再过数日,小白菜终于够炒一盘,我舍不得下调料,只以油盐快火清炒,菜味浓冽醇厚,明明是极素之物,鲜腴却胜肉味。


可惜太迟又太少,省吃俭用炒过两三次,意犹未尽,茼蒿已经老熟抽花,小白菜被大雨泡烂,荷兰豆惨遭虫吻,枝叶被啃成蕾丝轻纱,我抢收到二十来枚豆荚,每枚邮票大,煮了汤泥牛入海,入了嘴浑然不觉。


总之,第一季成绩单发下来,满江红,好几科零蛋。


苋菜死也不长,两个多月还是幼苗;油菜才刚发芽,一夜被地蚕吃清光。唉,连菜都种错,本来要种茴香(fennel)来包饺子,长出来才发现是莳萝(dill),不过将错就错,采来烤鲑鱼、煮越南酸汤,滋味清新醒神,反倒有惊喜。


哼,我还有蕹菜落葵番茄,黄瓜瓠瓜木瓜,等夏天再决胜负。成绩烂怕什么?这事是终身学习,永远也没法毕业啊。


节选自《种地书》


看着看着竟然饿了。给我来一盘清炒小白菜!




《种地书》

(梁文道、马世芳手不释卷推荐;

关于人与土地的美好相遇,

关于自然风物最值得珍藏的私家记忆 )

分类:文学 / 16.03.02 现当代散文 

著者:蔡珠儿

定价:39.00

出版时间:2016.5

出版社:世纪文景 上海人民出版社

书号:978-7-208-13276-4

开本:32开 130*185   

字数:121千字

页数:256  

装帧:精装   


《种地书》是台湾著名作家蔡珠儿的最新散文集,由作者近年来的专栏文章集结而成。

    作者搬到香港离岛的新居,在屋外空地开荒种菜。以节气为序,写出了垦荒的艰辛和收获的喜悦。在她笔下,蔬菜瓜果都有了灵性。此外,书中还收录了作者在世界各地的旅行见闻,如何采购当地食材,融入当地生活;写人生的际遇:结婚、遭窃、患病;写香港风物与市井生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蔬菜花系列之二
【扩散】城市阳台种菜,get这些就可享用美味和美景了
冬季市民可多吃点菠菜、南瓜等蔬菜有营养能养胃
如何种植小白菜 | 种植小白菜技术 | 栽培小白菜要点
适合秋天种的10种蔬菜,现在播种,一个月上饭桌
私服分享之小胶靴搭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