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Airbnb交税,网约车新政,怎样解锁共享经济的正确打开方式?
导读

是的。共享经济这个概念被炒得太热了,也该到冬天降降温了。


by 金凯娜 

 

作为共享经济的第一代言人——airbnb遭遇了一些麻烦,这和一项法案息息相关。

 


 

今年6月,纽约参议院通过一项法案:规定房屋出租30天以下被视为犯法,首次违反该法规的房主将被罚款1000美元,第二、第三次违反将分别面临5000美元和7500美元的罚款。如果纽约州州长安德鲁·库莫签署了该项法案,那么airbnb将很难再在纽约发展下去。

 

要想走此路,留下买路财


Airbnb的扩张之路走得非常顺利,迄今为止已经在全球191个国家,34000多个城市拥有200多万房源,纽约市大概有4.6万套公寓和住宅,市值达到300亿。

 

当扩张走得太快时,有些必要的规则就没有那么及时地跟上,甚至被决策者有意无意地延后了。

 

于是糟心的事情层出不穷:Airbnb的用户提到了房东是大麻爱好者,存在房间信息虚假,卫生间质量不行以及房客洗劫房东等等糟心不已的事件。这些都说明了airbnb在监管和信息输入方面的不到位。

 

如果仅仅是个人遇到一些麻烦事儿,或许政府还能忍一忍。但是在纽约州众议员琳达看来:airbnb的房屋出现多重挂牌现象,扰乱了市场。多重挂牌,简单地解释就是“一个居所,多个房东”。在利益的驱使下,房子被一租再租,于是原本市场上用于长期租赁的房源就变成了短期房源,间接导致长期租赁的房屋数量减少,房租升高。

 

为了能够在纽约市继续发展下去,airbnb提出将执行强制性房东登记系统,实行“一个居所,一个房东”,同时airbnb也在各个城市交税,试图以此来缓和与城市的监管者的关系。

 

可这本来在一开始就应该同步完善,而不是事后补交学费,现在的airbnb被法案束缚,只能等待宣判。

 

另一边是合并后的滴滴优步,陷入了更为艰难的境地。网约车合法不到两个月后,北上广深等城市相继发布网约车细则,有人笑称以后叫网约车将不再是坐车,而是相亲,以此来调侃网约车的高要求和严标准,因为细则对车牌、司机和车辆进行详细规定。

 


 

网易科技估计了新政对网约车平台的影响,粗略估计后得出:三个月以来,网约车的订单量已暴跌一半,符合新政规定的司机和车辆只占总数的5%-10%。

 

这边愁云惨淡,那边轰轰烈烈


那么共享经济就这么从天空坠落了?

 

有人说,不会的,ofo和摩拜单车这两款共享单车计划正在轰轰烈烈地展开。前不久小黄车ofo还获得了1.3亿美元的C轮融资,摩拜也推出了轻量版的自行车,双方都在争夺地盘,你来我往好不热闹,怎么可能就此冷清。

 

Ofo从校园走向城市,摩拜单车从城市往校园扩张。在同一个地方中关村附近,橙黄交加,鲜艳夺目。

 


 

除了ofo和摩拜,小鸣单车和优拜单车也要加入战局,参与公共出行单车的大战。

 

用户用手机刷一刷,没有停靠桩,所见即可骑,的确非常方便。

 

单就这样看,好像共享经济还没那么糟糕。

 

可是等等,我们是在说共享经济么?



不论是合并前的uber还是滴滴,亦或者是现在小黄车的ofo,都或多或少地借着共享经济的名头做宣传。

 

到底什么是共享经济呢?

 

共享经济在业界还没有非常贴切的定义,而在牛津英语字典中它被这样形容:“在一个经济体系中,通过免费或收费的方式,将资产或服务在个人之间进行共享。”

 

不过回到市场,共享经济的定义显然更加复杂。

 

首先,需要有过剩的资源,无论是书、还是车,亦或者是房子,都要在有盈余的情况下才能共享;

 

其次,资源必须拥有稀缺性,这里的稀缺是相对稀缺,因为流动性差和信息不对称而产生;

 

再者,资源应该按需分配,比如Uber和滴滴,都会在派单前进行计算,推送和乘客距离较近的司机,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交易,减少等待的时间;最后,既然是经济行为,那么必然是有回报的。

 

简而言之,就是一个平台整合具有盈余但又相对稀缺的资源,让用户和提供者都获得回报的经济行为。

 

为什么说只有airbnb算是共享经济



从以上的定义来看,uber、滴滴还有ofo小黄车,都只在前期符合了共享经济的定义或者说采用了共享经济的形式。

 

以uber为例,早期采用共享经济(C2C)的模式,在uber的平台上,不需要线下门店,也不需要自购汽车,它提供平台之后将有闲置时间的车主和有乘车需要的用户联系起来,降低了人们出行的成本。

 

但是,随着滴滴和uber的各自发展,在投资人不断加压,竞争压力逐渐增大的情况下,共享经济的模式显然就不再适用了。

 

单凭着主动加入的车主,根本就不够应对扩张的城市和增加的用户。所以,他们需要租赁公司这样的平台方来帮他们找司机,整合车辆。同时,扩张早期争夺司机的平台给与的红利吸引了不少人加入司机这个行业,成为专职司机。

 

这样的uber和滴滴,在模式上和采用B2C(business to customer)的神州专车也就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了。滴滴和uber的车,除去一部分接入的私家车,剩下的就是隐性B2C模式下的租赁公司的车,那些租赁公司的车大多是自租或者自购,然后再配给全职司机。

 

在这样的情况下,滴滴不用像神州专车那样承担门店和汽车的风险,同时却享受了红利。但增加租赁公司的结果就是出行的成本就很难再继续降下去了,因为车主或者司机已经改变了出行载人的心态,他们不是来分享顺便再赚点钱的,他们就是来赚钱的,原先共享经济所带有的社交魅力在他们眼里可能一文不值。

 

在Airbnb和Uber的最初发展阶段,有些加入的房客和司机不在意自己能从中收获多少利益,他们想认识更多的陌生人,开拓社交范围。

 

这一定程度上缘于人们开始对互联网时代的线上虚拟社交产生了厌倦,想通过新方式建立更为稳固的社交关系,同时O2O的经济行为混搭交友的刺激元素,很快推动了人们出行观念的转变。

 

这样一来,我们可以看到,早期“Uber打豪车偶遇高富帅”和“Airbnb交友一夜倾心”的故事屡见不鲜,甚至能在社交网站上跻身热门话题,同类型的应用工具用户开始呈指数级增长,得到了急速膨胀。

 

可惜故事发展到后面,那些高富帅已经走了大部分,再出行遇到的更多可能还是不会再多说一句话的司机。

 

再来看看小黄车ofo吧,最开始的时候,它也试图做一个平台,不造车但连接车,让他们共享出行,减少成本,这也是一些投资人选择投资ofo而不是摩拜的一个重要理由,这样可以减少成本,相比之下摩拜的智能单车的确是一笔高投入。

 

但是,既然投入了资本,扩张就势必得继续下去。所以,小黄车也开始批量生产自行车,先把量提上去,再考虑盈利的事情。同样的道理,轻量级的摩拜也是如此,都要先瓜分地盘。

 

这还和共享经济沾得到多大的边呢?一句话总结,共享经济是开始——投资人投资——从C2C转回B2C,扩大地盘,再考虑盈利。

 

为什么说airbnb才算是共享经济呢?因为在其规模化的过程中,始终保持着稀缺性。和可以批量购买的汽车和自行车不同,房源始终是有限的,具有高准入门槛,同时还存在着回报比的限制。租赁公司旗下可能可以有上万辆的汽车用于接入滴滴和uber,但是却极少可能有拥有上百套房源的包租婆愿意把那些房子都用于做airbnb,那简直是得不偿失。

 

规范化才能走得更好


相比于8年之后遭遇纽约市严峻的情况,实际上,airbnb在中国的发展情况也一直不那么乐观。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其滞后的信息系统。

 

和蚂蚁短租以及途家网的直接让用户和房主沟通的方式不同,Airbnb的用户不能快速和真实房主相联系,也就不能得到快速回复。这对极其重视安全问题的中国人来说,实在是难以接受。

 

从另一点上看,中国的反恐法律体系要求短租平台需要仔细确认、验证并且报告租客的真实身份,这一点对于Airbnb也不容易,共享经济的快速流动性质和庞大用户基数决定了:规范管理在短期内遥不可及。

 

除去本身发展的不完备之外,环境也是影响airbnb发展的因素,欧美国家具有完善的实名制、信用体系和乐于分享的文化基础;而在中国,人们对陌生人的接纳程度还相差很多。尤其是在和颐酒店女子事件发生后,连酒店的公信力都遭遇质疑,更何况是个人。

 

无论是美国还是中国,短租要发展下去,必须规范和完善信息系统,将租客和房主的信息全部完善,保证一房一主,确保双方交易的安全。当然,信用问题非一朝一夕就能解决,这和整体的大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信用体系的建设是行业的基础性问题,并非一个平台、一个公司就能完成。

 

房子是固定资产,监管难度相对较低,而对于流动性较强的汽车,采取的更为严格的限制。以北京来说,“京人京车”筛去了一半以上的汽车。这条规定看起来对滴滴uber等平台来说异常严苛,可本质上却是符合“共享经济”的规律的。

 

2008年全球金融海啸后出现了世界范围内共享经济类型公司创业的高潮,折射出了人们开源节流、控制生活成本的想法。

 

不论是Just Park分租停车位还是印度公司Ola出租交通工具,又或者是包揽从出租教科书到找实习家教活动的Chegg,这些公司的本意都是为了更大程度地优化资源配置,提高闲置资源利用率,从而降低参与者的成本。

 

买入新车,参与盈利,全职司机,实际上加剧了资源的消耗,用车紧急时的溢价也违背了降低成本。对于北京这样大型的城市来说,更多的车辆意味着更难的交通治理,提高准入门槛,也进一步戳破“共享经济”的泡沫。

 

没有完善的规则,往往容易陷入一些模糊的境地。看看下面这张图你就明白了:

 


 

没有桩的小黄车和摩拜的确是方便出行,然而也方便了“随处乱停”。在一些不合适骑行或者停放自行车的地方,随处乱窜的自行车很有可能造成安全隐患,如果随处停放实际上也增加了城管的管理难度。这些车又不属于使用者,归根到底,其只有使用权并非所有权,当需要缴纳罚款时往往会出现“弃车而走”的现象,这也让企业伤透脑筋。

 

一辆摩拜单车的成本在降低后也需要3000元,小黄车固然便宜,却也无法一直承担丢车的损失。如果企业要这样一直补贴,为用户的不规范行为买单,共享想必也是无法实现的。

 

写在最后


只有戳破泡沫,共享经济才能健康发展,资本的狂热追逐反而对其没有好处。风口上的猪落地,脚踏实地未必不是一件好事。要想享受共享经济的红利,无论是监管者还是用户亦或者企业,都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


参考文献:


1、滴滴已死 from公众号 Dr.海松 海松ta说

2、纽约或在下周签署短租禁令,Airbnb业务将面临停摆

3、共享单车6000字干货:资本口述“投资决策全过程”|

4、订单暴跌、司机退车 滴滴租赁公司:我们要死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摩拜与ofo正在从低端出发颠覆滴滴?三家的机会与风险
滴滴出行的困局 摩拜、ofo以及美团开始围攻了
虎嗅
共享经济要翻越两座大山
共享经济的吃相非得那么难看吗?
共享经济(Sharing Economy)想要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