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鼠王之谜(感官略不适)


利维坦按:鼠王,估计很多人首先联想到的是“鼠中之王”,但,鼠王真的和“王”没什么关系,而是一堆鼠以某种古怪可怖的方式形成的“团”……难怪历史上人们会对这种令人毛骨悚然的“鼠王”感到害怕,仅仅是视觉上就让人感到难以接受了,所以,将其视为某种不详征兆的迷信也倒是可以理解。不过,如果真的不是有人故意恶搞的话,这些鼠王还真让鼠类专家头疼的了……


另外,正打算吃早饭或已经吃了早饭的,不建议继续阅读下去。



文/Alexandra Ossola

译/杨睿

校对/石炜

原文/www.atlasobscura.com/articles/the-complicated-inconclusive-truth-behind-rat-kings


16世纪插画中的鼠王(局部)


奥塔哥博物馆(Otago Museum)坐落在新西兰的达尼丁(Dunedin)。在博物馆的顶层,收藏着剥制的狮子标本、大型鲨鱼的一颗牙、精致易碎的海洋生物玻璃模型。有一样标本在众多藏品中“脱颖而出”:一尊装满淡黄色液体的巨型玻璃罐,里面装着八只老鼠;它们沉在罐子的底部,尾巴缠成一个厚大的结漂浮在液体中,将它们紧紧捆在一起。


罐子的标签上只写了两个字——“鼠王”(Rat King)。数百年来,不管是所谓的“鼠王”,还是这样一群尾巴连在一起的老鼠,都被神化了,甚至根本就没有真实存在过。至少,从未在自然状况下出现。尽管如此,流行文化仍将它编成神话,出现在无数小说作品之中。鼠王常被视作不祥之兆,或是瘟疫的代表,或和巫术息息相关。但专家们对此是持怀疑态度的;一直以来,他们都在试图解开鼠王之谜。大多数人都认同这点:如果鼠王出现在自然状况下,对人而言,它们是令人恶心的存在;对老鼠来说,可能也不是值得高兴的事,因为它们会被人类拿来观察研究。


凯文·罗(Kevin Rowe)是一位鼠类专家,他也是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博物馆哺乳动物展的高级策展人。他认为:“缠在一起的啮齿动物活不了多久,它们要一直承受极大的痛苦,直到彼此分开或一道死去。而且,鼠王可能只是老鼠缠在一起形成的球体,这只会让老鼠饱受痛苦;这些和‘王’的概念没有任何关系。


奥塔哥博物馆收藏的鼠王标本


自16世纪起,就有了鼠王的报道,并且在全世界都存在鼠王相关的记载。有人认为,鼠王是自然形成的,并且最多可由数十只老鼠组成——它们可能是同一只母鼠生下的幼鼠——被局限在一个狭小空间里,尾巴便紧紧缠在一起;也可能是低温环境迫使它们抱团取暖。屋顶鼠(Rattus rattus)又称船鼠或黑鼠,是所有记载中唯一出现过鼠王的老鼠种类【译者注:据说1918年3月印度尼西亚发现了由10只稻鼠组成的鼠王,待考】。不过,在松鼠等其他小型哺乳动物中也曾发现过这种缠尾现象。


奥塔哥博物馆自然科学策展人艾玛·伯恩斯(Emma Burns)提出:“根据一些理论,黑鼠喜欢攀爬,所以它们的尾巴……会反射性地紧紧缠住其他东西。在老鼠窝里,它们就会紧紧缠绕在一起。”


也就是说,尾巴可能会把老鼠们紧紧缠在一起。在某种粘合剂的作用下,它们的尾巴紧紧黏在一起,难以分开。这些粘合剂,可能是皮脂——老鼠皮肤分泌的一种具有黏性的油性物,也可能是它们排泄出的尿液或粪便。伯恩斯认为,至少奥塔哥博物馆的鼠王就是这样形成的。奥塔哥的鼠王大约发现于20世纪30年代。当时,它们从航运办公室的椽子上掉到了员工身上。据记载,当时还有员工拿着干草叉击打这团扭动的生物。没过多久,这团老鼠就死在了博物馆馆长的手中,被制成了标本。


德国图灵根州阿尔滕堡科学博物馆所保存的鼠王标本


南特自然历史博物馆(Nantes’ Natural History Museum)展出的鼠王


与此同时,老鼠专家们也变得更加怀疑,他们在之前的主张上退了一步,承认在自然状况下……可能出现鼠王。霍夫斯特拉大学(Hofstra University)的驻校学者迈克尔·帕森斯(Michael Parsons)说:“在特别冷的情况下,老鼠们会把尾巴互相缠在一起,彼此取暖。”他还研发了一种遥感技术,观察老鼠在城市环境中的行为表现。 “鼠王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要更加常见——但它们可能不会持续很长时间。一旦温度升高,它们的尾巴就会松开;如果有老鼠咬了自己或者另一只老鼠的尾巴(天啊!),它们也会松开彼此。”


其他人对此则有不同的看法。


1683年左右,弗里德里希·威廉·施穆克(Friedrich Wilhelm Schmuck)描绘的鼠王


马修·科姆斯(Matthew Combs)是美国福德汉姆大学(Fordham University)的博士生,重点研究老鼠。他表示:“鼠王可能只是一个神话,是某些人用虚假的例子编造出来的神话。”即使现代这些伪造鼠王的动机还不明确,造假过程也不一定容易,但这种造假的可能还是存在的。如果有人想要造个鼠王出来,他得在老鼠死后,把它们的尾巴绑在一起。要在活老鼠身上这样做,“几乎是不可能的”。


然而,不管真假与否,人类对老鼠的厌恶从未改变,鼠王也可能一直与我们同在。在我们看来,许多老鼠缠在一起,就意味着会发生更多的坏事。因为我们对老鼠充满了憎恨和厌恶。


黑鼠(右)和亚历山大鼠(左)的插图,1920年。


伯恩斯指出:“中世纪的人都很讨厌老鼠,更讨厌看到一大群老鼠。人们真的很不喜欢老鼠。”


对她来说,鼠王的研究还在继续。她打算和别的研究者合作,仔细研究鼠王标本中的那个结,想弄清到底是什么样的粘合剂把尾巴粘在了一起。他们还打算利用X射线创建一个模型,研究这些老鼠最开始是如何把自己缠在一起的。但科姆斯认为,从理论上来讲,在实验室中对活鼠进行研究是可以做到的,但这种研究并不会有太大的意义。


他还指出:“要想在实验室环境中观察鼠王形成的全过程,不仅需要大量的时间、运气,更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


也就是说,至少现在看来,鼠王之谜还将会继续下去。


在松鼠等小哺乳动物中也发现了尾巴缠在一起的现象。





利维坦”(微信号liweitan2014),神经基础研究、脑科学、哲学……乱七八糟的什么都有。反清新,反心灵鸡汤,反一般二逼文艺,反基础,反本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鼠王是否真实存在过?
爱沙尼亚发现13只老鼠捆在一起,组成鼠王现象,这些鼠将制标本
西方“鼠王”的恐怖传说,几十只老鼠尾巴交缠成的痛苦之轮
32只黑鼠缠尾开启中世纪黑死病, 尾巴打结, 至今没有解开答案!
世界上最大的老鼠
世界上最大的老鼠,1.1米长(比小孩还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