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孩子读名著的最佳时间段,错过这个时间段,孩子将远离经典

在电视剧《三国演义》里有一个著名的桥段。

刘备、关羽、张飞三人对话,两位兄弟表达忠心。

关羽出口成章,而张飞只会四个字:“俺也一样”

都是当兄弟的,为什么差距这么大?

原因就在读书上。

关羽是读书的,张飞是不读书的。

史书记载:羽好《左氏传》,讽诵略皆上口。

可见,一个人的谈吐,隐藏着他读过的书。

曾经有一篇获国际大奖的文案。标题叫《我害怕阅读的人》

阅读的人有什么可怕的?

“因为阅读的人具有看穿一切的眼睛,任何的掩饰、虚假在他的面前都无所遁形。”

在阅读的人面前,没有人可掩饰苍白的头脑。

高晓松在节日里曾经说过一句话:笨是隐瞒不了的。

在生活中,你很容易发现那些高阅读的人,他们偏于安静,不经常发言,但一旦发言,就能直击重点。他们更新知识快,从来不会在社会上落伍。他们能玩能工作,工作时专注,玩耍起尽兴。

跟这样的人竞争,能不害怕?

阅读的人还有什么可怕。

“当他们阅读时,脸就藏匿在书后面。书一放下,就以贵族王者的形象在我面前闪耀。”

是的,一个人的谈行举止,隐藏着他读的书,走过的路,见过的人。

读遍历史,熟知帝王将相的人,不会轻易被权力折服。

熟知天文,通晓地理的人,不会被奇怪的现象所迷惑。

读过马克·吐温的人,会懂得什么才是真正的幽默,什么是低级趣味。

读过柏拉图的人,会懂得什么才是人生的完善。

读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人,会懂得珍惜拥有。

读过《老人与海》,会懂得男人怎样才算坚强……

阅读的人,不会害怕孤独,不会满足现状。阅读的人,他们的一小时,就是他人的一生。

阅读,是让一个凡人呈现王者光辉最简单最善良最彻底的方式。

这个世界最好的投资是阅读。通向杰出最近的路也是阅读。

一个优秀的作家,用二十多年去学习,用去寻找文字组合的奥秘,又用生去经历,在经历无数的喜怒哀乐之后,将那些过往的经历,人生的感悟,情感最隐秘处化成文字。而你,只需要数个小时,就可以窃取这样的一生。

阅读是让人达到最广境界的唯一途径。

我们的宇宙很大,一百多亿光年,我们的地球,不过是浩瀚沙海里的一粒尘。

而就是这样的地球,这个世界上的绝大多数人也不会有机会全部游历。

更何况,还有时间这样的维度,是我们永远无法追溯的历程。

唯有阅读,能穿透时间,横渡大洋大陆,让我们接触我们原本永没有机会接触的世界。

这个世界上最完美的装饰也是阅读。

名牌衣服不一定合身,奢华的妆容总要卸去,但阅读不会。

你阅读过的书,就像你走过的路,看过的风景,你或许已经不记得,但他们正悄悄丰富你的人生。

只要你读的够多,在你遇到非难时,你会想起马克·吐温的幽默。

当你孕育梦想(这梦想往往也来自阅读),你会忽略遍地的六便士,而抬头望见那轮明月。

当你孤独时,有无数的人物从书中走出来,站在你的身后。

当你迷茫时,阅读不是道路本身,但它能够擦亮你的眼,让你发现原本没有发现的路。

当你沮丧时,阅读不能带给你好运,但他能让你成为你自己。

那么,什么时候开始阅读?

小学!

一位网友说:小学时读书多的人,中学后脑子会更聪明,中学时爱读书的人,大学时会更幽默,大学时还爱读书的人,心胸比较豁达。

但其实这里面还有一个因果链,小学爱读书的人,中学才会爱读书,中学爱读书的人,大学才会继续读书。就像补钙要在发育期,阅读也有它的时机。

到了初中,开始冲刺高中,不会留给孩子太多时间,到了高中,孩子将被数理化的题海所淹没。只有小学六年,那才是黄金的阅读时刻。

小学没有养成阅读的习惯,到了中学,孩子有更多的自主权,也有更多吸引他的东西,用来阅读的时间只会更少。

在小学阶段,孩子一周阅读两本名著,一年就是近百本,六年下来就是六百本。

用六百本名著训练的孩子,将提高他们的审美趣向,为他们通往更高的文学境界铺平道路。从而让他们成为不怕对话、不会满足、不畏孤独、不会迷茫的可怕读书人。

前段时间,有个亲戚让我教他的小孩子学写作文。

孩子数理化都很强,唯独语文差了点。

这已经成为了高中的普遍现象,真正拉开学霸跟优良之间距离的,不是数理化,而是语文。

而且你会发现一个现象,语文很强的人,通常数理化同样强,而数理化强的人,语文并不一定强。

因为语文强的人,一定是会阅读的人。而阅读是一门需要时间的功课。

我跟亲戚说,作文没有捷径。只有读书破万卷,才能下笔如有神。这个万卷,要从小学就开始。

宁可小学不上奥数,也要从小开始阅读。因为它提升的是综合能力。

奥数考的多是人的思维能力。

但阅读不仅于此,它首先提升你的理解能力,其次是语言组织能力,第三还给你展示不同的价值观,最后,还教给你人生百态。阅读锻炼的不仅仅是智商,更重要的是锻炼情商,他们会学习书中那些优秀人物的处世方式,会了解人间的喜怒哀乐都有出处。

没有比阅读更为复杂的锻炼。它是一种全面的提升。

所以,从小学时就开始大量阅读的人,最开始可能成绩并不特别突出,但到了初中,高阅读的孩子将开始展现后劲,上了高中,高阅读的孩子将完胜那些只会涮题的孩子。

打个不恰当的比方,阅读就像内功。只有内功雄厚的人,才能厚积薄发,达到无招胜有招的境界。

当然,要读好书,读经典。读低质的书,等于没读书,等于浪费生命。

最新的消息,教育部正在改革,将来的语文高考将越来越难,其中,很多孩子将做不完所有的题目。

为什么呢?

因为考卷的阅读量将越来越大,以前是七千字,现在是九千字,将来要提到一万字。

没有阅读能力的考生,连阅读完都做不到,谈何做完题呢?

不仅仅是语言,数学、英语、化学、物理,最终都将归于阅读能力的高低。

那么,读什么书好?

当然是经典。

什么叫经典?

经典是超越时间,越超空间的存在。

时过千年,我们还能被李白诗中的豪迈被感动,依然为红楼梦里的人物命运而感叹。

穿越地域,我们可以被《诗经》方块字所感动,也能被《悲惨世界》所感染。

经典,可以让相距千年,相隔千里的两个人产生同样的感情。

记得《春江花月夜》的名句吗?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经典就像月光,它将一样的皎洁洒向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灵魂。

所以,要尽量早的让孩子读经典。

只有让孩子见过星辰大海,他才不会被局促的空间束缚。

只有让孩子见过美,他才能察觉到丑。

阅读经典,他才会知道好作品的标准在哪里。

不是粗暴的打打杀杀,不是眼花缭乱的乱力怪神。

如果科学是突破人类对外部世界的认知。

那经典就是突破人类对内部世界的认知。

读了《海底两万里》,他会惊讶人类的想像。

读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他会学会珍惜与乐观。

读了《瓦尔登湖》,他会爱上自然与宁静。

读了《列那狐的故事》,他会变得更智慧。

……

一书一世界。让孩子突破城市的束缚,将灵魂放飞到更高更远的地方。

千言万语的叮嘱跟教导,不如给他一本好书,孩子的差距,是行万里路的差距,也是破万卷书的差距。

但是读名著,一定要选译者。

差的译者会毁了名著,只有好的译者,才能让名著的光芒展现出来。

建国初期,邓小平爷爷钦点并接见的第一批老翻译家,让他们将外国经典文学作品首次引到中国来;

他们是这些外国文学幕后的英雄;目前他们已经平均年龄82岁,已经被大家渐渐遗忘了,我们决定将他们请到台前,对他们的经典作品全新修订,让读者记住这些幕后的英雄;

这套书就是《部编版:世界文学经典名译文库》

这套书选取了中学部编版教材指定的世界的名著,然后挑选出大师翻译的版本进行无删减全本的出版。

《海底两万里》

作者:儒勒·凡尔纳(1828-1905)

19世纪法国著名作家。生于海港城市,所以自幼便喜欢航海,曾经当过水手。1848年到巴黎学习法律,毕业后又去剧院做秘书、写剧本。1863年,因出版《气球上的星期五》而一举成名,从此开始了他的职业创作生涯。他一生写有六十多部科幻小说,基本都收录于《在已知的和未知的世界中的奇异漫游》这部集子中。代表作有《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神秘岛》等,被誉为“科幻小说之父”。

译者:郑克鲁

中国资深翻译家,著名法国文学研究学者。毕业于北京大学西语系法语专业,历任武汉大学法语系主任、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因其在翻译领域的卓越成就,获得法国文化部“文化教育一级勋章”、“中国资深翻译家”、“傅雷翻译出版奖”等荣誉,代表译作有《羊脂球》《茶花女》《悲惨世界》等。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作者:海伦·凯勒(1880-1968)

美国著名的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作为聋盲人士,她凭借坚强的意志,在安妮·莎莉文老师的帮助和关爱下,掌握了英语、法语、德语、拉丁语、希腊语等五种语言,考入哈佛大学,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完成大学教育的聋盲人。曾入选美国《时代周刊》评选的“美国十大英雄偶像”,被授予“总统自由奖章”。主要作品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生活》《我的老师》等。

译者 :朱碧恒

1940年生于上海,1964年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系毕业,1964-1980年于新华总社国际部工作,1980-1984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工作,1984-1987年在武汉大学外事处工作,1987-2000年上海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编辑部工作。译作有《新娘·主人·十字架》《黛瑟·密勒》《螺丝在拧紧》《欧·亨利短篇小说选》等。

《列那狐的故事》

作者:玛特·艾·季罗夫人(1880-1961)

法国女作家, 写有历险、侦探小说。尤擅长故事新编,以《天方夜谭》《列那狐的故事》《高康大》《白雪公主》等现代改写本流传最广。《列那狐的故事》映射了当时法国各个阶层的社会现实。

译者:罗新璋

著名法语翻译家。195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先后在国家外文局、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作。在翻译上奉傅雷为师,主张悟而后译,字斟句酌,力求精益求精。主要译著有有《红与黑》《列那狐的故事》《特利斯当与伊瑟》等。

《鲁滨孙漂流记》

作者:丹尼尔笛福(1660—1731)

英国作家。英国启蒙时期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人,被誉为“欧洲小说之父”。其一生传奇,曾航海出行,后多次经商但都失败,却在文学史上得到了很高的评价。其代表作《鲁滨孙漂流记》,塑造了与困难抗争的勇敢、乐观的鲁滨孙这样一个典型人物。

译者:唐荫荪

笔名唐古拉。曾任《新湖南报》编辑,后任调湖南人民出版社译文室主任,副编审,同时担任湖南省译协理事会理事。翻译作品有:《磨坊风波》《克雷杜克夫人》《鲁滨孙漂流记》《爱伦坡短篇小说选》《理智与情感》等。

《欧·亨利短篇小说选》

作者:欧·亨利(1862—1910)

原名威廉·西德尼·波特,20世纪初美国短篇小说家,美国现代短篇小说创始人,被评论界誉为“曼哈顿桂冠散文作家”和“美国现代短篇小说之父”,与契诃夫、莫泊桑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善于描写美国社会尤其是纽约百姓的生活,其作品构思精巧,语言诙谐,结局常常出人意料,被誉为“欧·亨利式结尾”。代表作品有《警察和赞美诗》《麦琪的礼物》《最后的一叶》等。

译者:李文俊

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中国著名翻译家,曾任中国翻译协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学术委员。2011年获中国翻译协会“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代表译著有著名美国小说家威廉·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押沙龙,押沙龙!》《我弥留之际》《去吧,摩西》,也是最早将卡夫卡的《变形记》译介到中国的翻译家。

《契诃夫短篇小说选》

作者: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1860—1904)

俄国19世纪末小说家、剧作家、短篇小说艺术大师,与莫泊桑、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他善于截取日常生活的片段,凭借精巧的细节对生活和人物作真实入微的刻画,语言简洁,结构紧凑,笔调幽默,寓意深刻。代表作有《一个官员之死》《变色龙》《套中人》《六号病房》等。列夫·托尔斯泰称赞契诃夫为“无与伦比的艺术家”。

译者:李辉凡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教授,知名翻译家。主要著作有《苏联文学史》《二十世纪俄罗斯文学史》《二十世纪初俄苏文学思潮》等;主要译作有《复活》《契诃夫短篇小说选》《童年》《奥勃洛莫夫》等。

《童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孩子成长过程中应该看看的书
“孩子,我为什么要逼你读书?”
文学翻译的黄昏是如何形成的?
这个译本的《简·爱》,为什么如此受欢迎?丨三十年,三十书
六一到了,家长都会送给孩子的16本文学经典
阅读经典 | 世界文学名著书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