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转载]嶺南第一狀元莫宣卿
原文地址:嶺南第一狀元莫宣卿作者:南海果豐居士
「嶺南第一狀元」莫宣卿
中國自隋唐開科舉取士之後,唐朝的莫宣卿成為嶺南人至今仍津津樂道的驕傲:他不僅是廣東第一位狀元,也是兩廣第一位狀元,還是中國開科取士科舉史上最年輕的一位狀元。
唐朝大和八年(公元
834年)莫宣卿誕生在廣東封川(今封開縣)麒麟山下一條僻靜的小山村,字仲節。宣卿的父親莫讓仁,博學能文,是嶺南八大才子之一。母親梁氏,生性賢淑。據記載,宣卿為遺腹子,因家境困難,母親帶著他改嫁開建縣(今封開縣南豐鎮)的莫及芝。所幸的是,繼父忠厚仁慈,鼓勵宣卿奮發讀書。宣卿天性聰慧,聞言即悟,過目成誦,學業優異。七歲那年,莫宣卿因受小夥伴嘲笑,於是,憤然題詩言志:「我本南山鳳,豈同凡鳥群,英俊天下有,誰能佐聖君?!」詩一寫出,鄉親們嘖嘖稱奇,「神童」之名不脛而走。
十二歲時,莫宣卿舉秀才,為安心讀書,在家鄉麒麟山側搭了一間草堂書屋,苦攻經典,博覽群書。他當時作了《答問讀書居》一詩,記敍了他在山間讀書的生活:「書屋依麒麟,不同凡馬路。床頭萬卷書,溪上五龍渡。井汲冽寒泉,桂花香玉露。茅簷無外物,只見青雲護。」
唐大中五年(公元八五一年),年僅十七歲的莫宣卿赴長安會考,以《興國論》一文考取廷試第一,成為兩廣狀元第一人。唐朝時的嶺南,是貶斥大臣和流配罪犯的地區,被視為南蠻之地,經濟發展和文化水平都無法同中原相比,而一個南方少年一舉壓倒全國眾多才子,一時轟動長安城。唐宣宗十分器重宣卿,賜宴並賜詩:「南方遠地產奇才,突破天荒出草來。神鯉跳翻三尺浪,皇都驚震一聲雷。」這一殊榮是嶺南的驕傲,宣卿推動了後世學風,成為嶺南學子的典範,對嶺南文化的發展影響深遠。
據記載,大中十一年起,嶺南連續三年失收,民眾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宣卿多次向宣宗面陳災情,請求減租減稅,以解民困。此時,宣宗正被宦官與朝官之間的爭鬥搞得是非難分,任何諫諍都聽不進。當宣卿知道宣宗想吃南方土特產後,便巧妙地將家卿山上生長的薯茛(一種染料用的野生植物根塊,味苦不能吃)和大薯混煮給皇帝吃。皇帝分不清薯茛和大薯,將薯茛吃到嘴裡,苦不堪言。宣卿乘機啟奏,力陳嶺南貧窮,百姓就是靠吃這東西過日子,現在又不幸連年天災,數百萬老百姓掙扎在死亡線上。後皇帝准奏,嶺南免徵糧三年。
宣卿中狀元後,出任翰林院編修,賜内閣中書大學士 ,
深受皇帝器重。但是,他始終牽掛著母親,乃上表陳情,自願出任南方的地方官。後來,唐懿宗為成全其孝道,封他為浙江省台州別駕(刺史副職),莫宣卿離京時眾官相送。同榜進士柳珪贈詩一首:《送莫仲節狀元歸省》。詩曰:'青驄聚送謫仙人,南國榮親不及君。椰子味從今日近
.鷓鴣聲向舊山聞。孤猿夜叫三湘月,匹馬時侵五嶺雲。想到故鄉應臘過,药囗猶有異花薰。'
莫宣卿榮歸故里,奉母携眷赴台州上任。不幸病逝於途中。安葬於封州文德鄉鑼鼓崗。唐懿宗咸通九年(868),封州刺史李邦昌上奏唐懿宗,敕封莫宣卿为正奏狀元,謚孝肅。
莫宣卿雖英年早逝,但其原配夫人白氏在唐宣宗大中八、十、十二年分别為他生下了長子莫齊、次子莫楚和三子莫晉。莫晉曾任懷州刺史。
莫宣卿的後代繁衍興旺,人才輩出。後人莫宗堯、莫宗舜、莫天佑在宋朝年間分別高中進士,莫天佑殿試名列三甲。莫林符當過唐融州刺史。一九七七年內地恢復高考至今,僅有一百一十多戶人家的封開河兒口鎮西村(鄉民均為莫宣卿後裔),已出了五十多名大學生,其中不乏清華學子和留學國外的學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宋書卷八十五  列傳第四十五
​金史卷九十八 列傳第三十六
全唐文(第二十三册)【清 · 董诰 等辑】
册府元龟(宋)王钦若等 编修-●卷九百五十四◎总录部·寡学虚名妄作愚暗
胡三省注资治通鉴-資治通鑑卷第二百二十
刺史六條問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