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闲聊写诗
userphoto

2022.04.29 黑龙江

关注
闲聊写诗
作者:希酌

    我爱诗,就像爱媚媚。爱媚媚需要有经济基础做后盾的,锦囊(中)羞涩媚媚绝少答理。写诗成本小,还能在其中抒发对媚媚地眷恋和柔情。并且,诗歌又是一项很好的心里运动,诗歌是抒发内心最简洁的文化形式。可以凭借诗之想象的翅膀,飞到肉身想去而去不了的地方,比如:媚媚的眼前…… 只是飞不到媚媚的心里,让人有些遗憾和落寞。

    初学写诗时,冲动主导一切。一切即兴而为,一挥而就。偶有“神来之笔”(回头一看不过是狗屎)。那时,写诗的冲动往往不能自己,且不拘何时何地。我在写诗之前脑海里,冷不丁地会冒出些句子,且每每是这些句子促使我动笔的。其诱因又往往和媚媚有关
(一些突然冒出的句子恰如艳遇),伊们的喜怒哀乐,决定了诗的格调。写格律诗尤其如此。
   我不像其他作家那样先想好题目,再动笔。他们是斫轮老手,自然中规中矩。我是涂鸦手,按框框写出来的东东自己不满意,尽管其中有别人说好的,但我清楚得很,这不是我心里的图图。诗人是感性的,这一点我具备。曾想,只要我是一只鹰,终有褪去弱羽的那一天。曾说,但得红颜顾,此生可当垆!但是,话虽如此,命题作诗终是必由之路。这一点阅历久了自不必说。
   写作的目标往往不是很明确。窗前看风景,或到网上采风。浏览一些帖子,阴晴冷暖经历一遍,再重坐到桌前动笔。事先无题或拿不定主意拟题,是因为我不知伊们今天的晴雨表。所以,总是题目滞后,灵感先来。思如潮涌了,就漫无目的地写去开来。然后根据媚媚的眼色重敲题目。其结果是写着写着,最后通篇都要改,改得面目皆非是常事,改到眼睛干涩头昏脑涨后,搁下沉淀一段时间,再拿出重写,觉得切题了方肯罢休。既出的东东不改真就离题万里了。目的倒是很明确:宁肯咬掉指甲,搜尽古肠,也要避免伊们笑喷!当然,能否如愿全凭一颗不知疲倦的心,和媚媚的体恤了。
     写诗看起来简单,实则不然。诗相对于散文和小说(微型体除外)行文字数少。才高八斗的人一挥而就成文章,且俱是奇语,俱是佳作。但你我不是李白也不是普希金,更不是七步成诗的曹子建。
     某囊中有物,一锥也,距今十年,几成钝器。焉得脱颖而出?由此可知,诺大个布袋层层如壁,苦了莘莘学子。学任何一门技能,天赋是不可或缺的,写诗当然不能例外。
    字数少的文体就好写吗?其实未必。这不同于写信或留便条。写诗如登高山,陡峭总在力竭时。先以微型诗为例,微型诗广义上是百字以内,狭义上的微型诗,才是真正的微型诗。它是有具体要求的:三行以内,一般不超过三十个字,(严格为二十三个字以内)行限是绝对限,字限为相对限。难吧?再看看格律诗中的“小个子”五绝:字数仅区区二十个字,四行,二十字。起、承、转、合,一帧绘就意境迭出。你曾以为难的格律,概不在此列;再聊聊汉俳,讲究语言的节奏的和谐性,这一点和格律诗相通。因为:俳,是地地道道的华夏艺术!而绝非是小邻居日本的原创文体。短的如格律汉俳:其韵式分为三韵式(又称排韵式,即AAA式)和两韵式(BAA式或ABA式)“三五三”和“五七五”两种类型。字数也不过是寥寥可数的十一字和十七字 。但写好上述这些短诗,绝非易事! 光字数和格律符合标准不能算是诗。汉典曰:诗,文学体裁的一种,通过有节奏和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情感。所以,光有诗之骨架不行,还要诗之五脏六腑、血肉经络、灵魂等等。写诗好比生生造出一只麻雀,你还以为它简单吗?
    新诗的要求比较宽泛。这里的新诗非杜甫诗“陶冶性灵存底物?新诗改罢自长吟。”中的新诗。亦非齐梁陈三代形成的新体诗。前者是新诗作的意思,后者是强调声韵格律的“永明体”诗。而是五四前后产生,有别于古典诗(词)以白话作为写作手段,并演化出多种流派的诗歌体裁。这里我指的新诗,和现代诗、自由诗基本相同,我的理解,它们名字的由来之所以不同,是因时而约定的。有别于古典诗是它们的共同特征,写作手法也大致相同或相近。差别不大。这里只谈本人写诗的点点体会,而非文学概念上的梳理,因此,不对此做深入地研究和解析。
     新诗没有严格的写作规定,形式自由,可押大致相同的韵也可以不押韵(现无韵诗居多,已成趋势)。能做到主题明确,语言凝练,意涵丰富也就差不多了。诗歌的流派有很多,诸如: 尝试派、 朦胧派  、人生派 、意象派、新月派等等,以及后来的这个体那个体和现今流行的网络诗歌。初学的人可以根据个人偏好任选其一,或一一尝试。喜欢文学的人,有了一定的文学基础和生活积累后,都不想把自己与生俱来的文学天赋浪费掉,有闲暇的更有进一步开拓之需。写诗就在所难免了。文学由诗入手大概是许多人的必由之路。底子薄的亦不例外。兴趣一来,自己胡诌两句的东东,有人说好便以为是杰作,甚至别人说看不懂,窃以为行文高妙。不论阿猫阿狗都是作品。有心的或许攒积起来。以备日后装订成册出版发行,成为诗人作家什么的也未可知。
    新诗好写吗?或问那些胡诌来的“诗”,经得起诗之概念的衡量吗?这些无难度写出来的“阿猫阿狗”们当然不能称其为诗。它们或曰日记或曰随笔皆可,顶多不过是“顺口溜”。但它不是诗。因为,答案不由你定!是的,现在网络便利,给一些思想活跃文学兴趣浓厚的人打开了方便之门。网络上灌水,致使“诗歌”泛滥。据有关部门统计:现在网络上一年诗歌总产量超过百万首,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全唐诗》共收录诗四万九千四百零三首,算整数为五万,《全宋词》不过两万首。当然流传途中遗失了很多。加一倍可以吗?不然再加一倍总可以了吧?!也不过二十八万吧。现在一年是唐(统治289年)两宋(共统治319年)两个朝代诗词总量的四倍。可能更多。诗之艺术虽由口语中来,但诗之创作方法,古人是严格遵守的。古人写诗的态度是“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唐·贾岛《题诗后》“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唐·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唐·杜甫《偶题》。真可谓文章事大,生命事小。字字推敲,细细揣摩。皓首穷经,不遗余力。所以,一应诗作盖无灌水成分。历经时光地磨砺唐诗宋词依然熠熠生辉。而今天你我的诗词帖子就不然了,如此水准一天写出两三首诗,亦或七八首诗。轻飘飘,还以此炫耀,窃以为才思泉涌,云云。
    我以为,写诗就像对媚媚,喜欢她就得尊重她,研究她。可专宠,不可以博爱。囊中羞涩(知识浅薄,文词匮乏)不是借口;先天不足也不是借口,一切可以后天弥补,滋养。或许你说大成无望小成可也。果真如此吗?古语云“行百里路者半九十”,学诗者当勤勉。
       三分靠天赋,七分靠努力。虚心求教,不耻下问还远远不够。虚张声势不如默默前行,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任何粗制滥造都是经不起历史长河淘洗的,所谓云过水无痕。浮云千朵,不如暗礁一座。不论学什么,定力是关键。达芬奇不师从韦罗基奥也可以成为画家,倘使他不听韦罗基奥之教导千百次认真地画蛋就没有日后的达芬奇。浮云千朵“不废江河万古流”,暗礁一座可以撞沉行船,甚至可以改变水流(自成流派)。
    学诗要有意识地改变惯用的语言架构。这一点可以靠增加阅历和模仿来完成。当然首先要有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多读,多问。但无可否认,模仿是捷径之一,师从某人是另一种形式地模仿。他的特质是你既定的模仿物,但是俗话说进去容易出来难。所以世上千篇一面风格雷同的诗作比比皆是,模仿之通病也。昔年齐白石一句
“学我者生,像我者死”点醒了许麟庐,使其脱出窠臼自成一格。这个警钟如今已形同虚无了。或许有人会说读古诗经常能看到一些名家化用别人的句子,成自家言,不也是模仿吗?是也!但你要知道人家是大侠,化打结合杀人无形。初学者焉能望其项背?好好扎你的马步吧!切莫生吞活剥。所以模仿只能作为初学者的一种手段,有其时效性,或以此起兴也未尝不可。(3082字)

                                             
2013-11-2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你喜欢写诗吗
全面论述我写古诗体,坚持不追求平仄、押韵、格律的理论问题
张执浩:诗说(2)
素心雅趣/上海T·W(技术·智慧)写作工坊 · 矩阵式的提问 问题式的启蒙十个诗人十问中国诗歌(第一辑)
《写诗十忌》一
精通写诗者的真知灼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