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般保证和连带保证之区别

来源:城阳法庭法治在线(FZZX06336237618)


一般保证和连带保证之区别

导    言
当前,民间借贷纠纷和借款合同纠纷大量发生,承担保证责任的保证人层出不穷,有太多的当事人对担保权利和义务不懂得,不在意,不留心,结果最终引火上身,不得不替他人偿还债务。在这里,笔者向大家讲讲一般保证和连带保证的区别与联系。
一般保证

一般保证的保证期间

        一般保证是指当事人保证合同中约定,债务人不能履行债务时,由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保证。      

        此保证中保证人享有先诉抗辩权,因此法律对其的期间规定得比较严格,即一般保证的保证人与债权人未约定保证期间的,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

        无论是在约定保证期间,还是法定保证期间,只要债权人对债务人提起诉讼或申请仲裁的,保证人的责任则形成,则转化为保证之债。

        保证之债的期间则属于诉讼时效的规定,在债权人提起诉讼和申请仲裁后该保证之债则适用诉讼时效中断的相关规定。

连带责任保证

连带责任保证的保证期间 

     连带责任保证是指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约定保证人与债务对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的保证。连带责任保证的保证人与债权人未约定保证期间的债权人有权自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内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

       在合同约定的保证期间和法定的保证期间内,债权要求保证人承担法律责任则保证责任转化成保证之债,这里的期间包括几种情况:
     第一, 当事人约定的保证期间早于或者等于主债务的履行期;视为此时当事人未约定保证期间,直接适用法定保证期 间,即自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6个月;

        第二, 当事人约定的保证期间短于主债务履行期届满 后6个月,应视为6个月;

        第三, 当事人约定的保证期间长于主债务履行期届满后2年,从其约定;
        第四, 当事人约定的保证期间在主债务履行期届满后 6个月至2年,从其约定;
        第五, 当事人约定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直至主债务本息还清时为止等类似内容,视为无约定。连带责任保证的债权人在保证期间届满前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从债权人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之日起,开始计算保证合同的诉讼时效。

有人用微信聊天,有人却在微信中学习,成长。下面是2016年最HOT法律公众号,累计覆盖50万法律人,总有一个适合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保证期限一定要注意,过期保证人不担责!
保证责任的免除
担保超期限,担保人还有责任吗?
连带保证责任与一般保证责任的区别
债的担保 — '保证'之法律知识最详细的整理!|不看保证你会后悔哦!!!
保证期间(连带责任保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