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央红军长征后,留守苏区的10位领导人都有谁?仅有一人活到建国

1934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红军遭受了重大的损失,此时由于军事差距,党在苏区内打破国民党的围剿策略已经没有可能。为了摆脱国民党军队的纠缠,决定放弃根据地实行战略转移,进行长征。

在中央决定战略转移后,同样有一个重要的问题浮出水面,谁在红军北上期间牵制国民党军队、维护苏区革命根据地,为我军争得突围的希望呢?

在了解到这种情况后,革命党人没有退缩,经过研究讨论最终有10位革命领导人留在了苏区,在之后的岁月中,这10位留守的前辈中有9位相继牺牲,只有一位活到了建国,被授予功勋。

一、三年游击战争

在红军出发后,中央苏区进行了改组,由留下的10位革命领导人组成了全新的苏区领导机关,他们需要伪装成红军主力拖住敌人,还需要保卫住苏区革命根据地内的百姓。

留守的红军共计1.6万,在这些红军中还有将近万人是无法战斗的伤员,但为了红军主力部队的顺利转移,留下的干部们依旧率领留守红军同国民党的几十万部队展开激战。

由于敌我兵力悬殊,武器差距也很大,三个月后,中央苏区的根据地几乎全部沦陷,国民党人对根据地内的群众和苏区干部大肆进行杀戮,当时苏区内的很多村庄都被屠村。

苏区中央局决定将剩下的部队分为9路进行突围,在突围过程中这些部队损失很大,9只部队仅有4支成功的到达了目的地,而后他们由于和中央失去联系只能各自为战,独立开展了三年的游击战争。

在这三年中,苏区留守部队将战略思想由正面战斗转变为游击战,他们在国民党几十万部队的围剿下依然坚持斗争,即使遭受到了严重损失,三年从未有一刻停止斗争,

三年游击战争的艰苦程度丝毫不弱于长征。在三年游击战争中,先后有超过60位的高级革命干部牺牲,索尔兹伯里曾经写道:“长征时留在江西的人中间,牺牲的杰出共产党人比任何其他斗争时期都要多”。

二、艰苦岁月

1935年59岁的何叔衡在率领部队由江西向福建转移时,遭受到了国民党军的拦截,并被包围。在领导突围战斗时何叔衡壮烈牺牲,他实现了“我要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的伟大誓言。

1935年1月29日,方志敏在江西玉山县行动时走漏风声被捕,在囚禁过程中,国民党多次想劝降方志敏,但都被方志敏言辞拒绝,同年8月6日,方志敏被国民党残忍杀害,年仅36岁。

1935年3月,贺昌受命带领部队突围,在突围过程中贺昌带领的部队在江西会昌河遭受到敌人的伏击,在战斗过程中,敌人多次下令要求活捉贺昌,贺昌为了不做敌人俘虏举枪自尽,年仅29岁。

1935年4月,毛泽覃带领的游击队在江西瑞金被国民党包围,为了保住党的有生力量,毛泽覃决定以自己的身躯来拦住国民党部队,为游击队员脱险争取时间,在战场上英勇牺牲。

1935年3月,古柏为了向其他部队传递消息,带领部分游击队前往广东,但在行动过程中,部队中的叛徒为敌人发送了古柏的行动路线,让古柏的部队被包围在广东龙川县,在突围过程中牺牲,年仅29岁。

1935年2月,瞿秋白在福建长汀县被当地保安团发现,突围失败被捕,在被押送过程中,瞿秋白写下《多余的话》抒发了自己的大无畏精神,后面对国民党的劝降和审问,没有透露任何共产党的消息和线索。

1935年6月,瞿秋白在写下绝笔诗后被押往刑场,在刑场中瞿秋白神色自若,他在一处草坪向处刑者微笑道:“此地甚好”,而后从容就义,年仅36岁。

1935年3月,刘伯坚在突围战斗中受伤被俘。在被俘后,国民党对刘伯坚进行了严酷的拷问,但刘伯坚依然不惧,他在被审讯过程中还在向国民党宣传自己的世界观和共产主义,让国民党都为之钦佩。

国民党为炫耀胜利,将受伤的刘伯坚押解游街,但即使受到了这样的侮辱,刘伯坚仍然心智坚定,甚至写出了《带镣行》这样抒发自己坚定内心的作品。

1935年3月,刘伯坚在留下给家人《生是为中国,死是为中国,一切听之而已—刘伯坚致妻嫂凤笙等》的遗书后5天,刘伯坚在江西大余县金莲山被敌人杀害,年仅40岁。

陈毅,项英,陈谭秋三人在三年游击战争中负责指挥部队,在这三年中由于国民党军的大力封锁,三人带领的游击队无法得到外界的补给,他们只能在山中居住,以野菜野果为食,甚至忍饥挨饿。

1936年冬天异常寒冷,他们三人在国民党的封锁下只能被迫隐蔽在高山上,在高山上的天气更加寒冷,他们只能背靠背用仅有的一条破毛毯来裹住自身,互相用体温抵御严寒天气

在这样的天气中,陈毅曾在战斗中生病,由于当时缺医少药,他认为自己凶多吉少,便写下了绝命诗准备英勇就义,但坚定的意志让陈毅击败了病魔,成功的活了下来。

就是在这种严酷的情况下,三人依旧带领着游击队在山西的大山中和敌人进行周旋,这让国民党军队苦不堪言,也让当地的民众了解到共产党始终都在他们的身边。

国民党对这一支部队恨之入骨,他们将原定持续三月的封锁政策先后改为半年,一年,到最后甚至改成了无结束期的长期围剿封锁,但三人依旧领导着部队坚持到了曙光的到来。

在之后的岁月中,项英、陈毅继续领导南方的新四军,陈谭秋被派往新疆。三人在他们的革命事业中继续发光发热,为新中国贡献出了自己的力量。

后来项英由于叛徒的偷袭而丧生,年仅43岁。陈谭秋在新疆的工作中被捕,后被残忍杀害,年仅47岁。陈毅在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中都发挥出了重要的作用,在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

三、总结

在三年游击战争中,即使面对如此恶劣的环境,南方的游击队也没有倒下,他们经受住了严格的考验,这就是信仰的力量。正是这种力量让游击队员们在之后的战场上可以继续书写他们的传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934年,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苏区1.6万留守将士后来经历了什么
1934年,留守在苏区的部队情况什么样?三年的艰难斗争
主力长征后,留在江西苏区坚持斗争的红军将领们,后来怎样了?
红25军之后,红28军也曾踏上长征之路,为何却最终返回原地?
跟着典故看赣州|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战在这里打响
黄冈党史·红色记忆 | 坚持鄂豫皖三年游击战争的红军部队——红二十八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