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再现真实完整的中共三大!

毛主席在中共三大开会期间很活跃,多次在会上发言,提出许多与国民党合作的理由,主张国共合作。

1923年6月12日至20日,毛主席在广州出席了中共三大,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统一了全党的思想,奠定了国共合作的基础。

中共三大会址是在恤孤院路的西侧(原东山恤孤院后街31号,现恤孤院路3号)。从高前街到恤孤院路的地势是由高至低的斜坡路,到开会的地点,马路转为平路。会址的四周比较空旷,北边有“边园”,是华侨女青年读书的地方;南边走一点路就是“春园”;西边有一片荒草地和一个鱼塘;东边是“简园”

会址是一幢砖木结构的普通楼房,两间两层,是临时租来的。楼下南边一间是会议室,北边一间是餐厅。楼上两间是宿舍,一部分代表就住在那里。屋内灰白色的墙体,当时很旧很脏,看上去这房子已经很长时间没住人了。

会议室当中摆放一张西餐式的长方台子,两边是长条凳,前后两端是小方凳。

出席三大的代表有20多人,他们是:

北方区:李大钊、邓培;

两湖区:毛泽东(湖南)、陈潭秋(湖北);

江浙区:徐梅坤、王振一;

广东区:谭平山、冯菊坡、阮啸仙、刘尔崧(阮、刘二人是列席代表);

中央:陈独秀、张国焘、张太雷;

京汉铁路:王俊、孙云鹏(孙是京汉铁路二七罢工的代表);

津浦铁路:沈茂坤(浦镇铁路工厂工人);

杭州支部:于树德、金佛庄(两人是列席代表);

法国回国:蔡和森,向警予;

苏联回国:瞿秋白。

刘仁静以中共出席共产国际四大代表的身份列席了会议。会议记录人员是广东区委的工作人员罗绮园,他不是代表。共产国际代表马林自始至终参加了会议。

到会代表穿的衣服不一样。穿长衫的有:李大钊、毛主席和徐梅坤。毛主席衣着很朴素,穿一件很旧而且打了补丁的湖南蓝布长衫;徐梅坤和李大钊穿着北京蓝布长衫。他们三人都穿黑布鞋。穿西装的有:蔡和森、陈独秀、瞿秋白、张太雷、马林。穿学生装的有:罗绮园、王振一、谭平山、陈潭秋、冯菊坡。穿短衣的有:王俊、孙云鹏、沈茂坤、阮啸仙、邓培。

会议期间,马林、毛泽东、张太雷、瞿秋白、蔡和森、向警予等住在“春园”,并在“春园”吃饭;其他外地代表沈茂坤、于树德、王振一、徐梅坤、金佛庄、王俊、孙云鹏、陈潭秋等住在会址楼上,吃饭在楼下。广东代表都在家住,吃饭在会址。谭平山回家吃饭。

三大会议由陈独秀主持召开,没有举行开幕仪式。第一天上午,首先由陈独秀代表中央做工作报告。他着重谈了二大以来的革命形势和党的发展情况。

第一天下午,马林报告国际形势与国际工运问题。他英语讲得很好,张太雷做翻译。

第二天,讨论陈独秀的工作报告。

第三天,各地代表汇报工作。瞿秋白简短地介绍了共产国际四大的情况。张国焘报告铁路工会的情况。陈潭秋作了京汉铁路“二七”惨案报告,其中谈到烈士施洋,讲了他的家庭情况,孩子小、生活苦等等。孙云鹏讲京汉铁路大罢工被捕工人的救济工作。他带来的《京汉工人流血记》在会上散发,每人一册,是32开本,封面上印着红色字体。

第四天是大会发言。徐梅坤在会上谈了农运情况,毛主席发言主张党的工作重点应放在城市工人运动上,同时也应特别注意农民运动。他以1922年长沙第一纱厂和1923年京汉罢工为例,说明工人是有觉悟的。他还说到历史上农民斗争的力量是很大的。

三大的主要议题是讨论国共合作、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的问题。关于国共合作问题,开会以前在党内有过酝酿,共产国际也作过指示。根据国际的指示,才召开“三大”专门进行讨论。这个问题当时争论很激烈,一个多星期中,大部分的时间是在辩论这个问题。会上,陈独秀发言认为,我们的党员不多,力量不强,工人没有文化,觉悟不高,不懂革命,也没有革命理论,甚至污蔑说部分工人有流氓习气。所以他主张要在国民党里去发展共产党,可以暂时不要共产党的独立工作,整个党参加到国民党那里去,中国革命应该由国民党来领导。会上只有他一个人提出这种主张。

张国焘发言反对国共合作,尤其反对全体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支持他的有蔡和森和王振一。他们只要知识分子和工人的联合,认为这样就可以完成中国革命。

张国焘发言后,徐梅坤接着发言骂了张国焘,而且骂得很凶,徐梅坤站起来拍桌子,骂张国焘不是共产党员。张国焘不但反对国共合作,还搞小宗派活动,徐梅坤主张开除张国焘。会上,马林支持徐梅坤的观点。张国焘见势不妙,参加了几次会,大约在第四天就偷偷地溜走了。他走后,蔡和森成了反对加入国民党的主要发言人。向警予也反对蔡和森的观点,他们夫妻在会上会下吵得很厉害。

李大钊在会上讲话不多,他只汇报了北京的工作开展情况。开会期间,他的活动也不多。张太雷在会上发言很激烈,主张国共合作。

毛主席在开会期间很活跃,多次发言,提出许多理由,主张国共合作。他利用休息时间经常到“简园”去。湖南军阀谭延闿当时就住在“简园”。徐梅坤问毛主席经常到“简园”干什么去。毛主席告诉他,他和谭延闿主要谈国共合作问题。谭有兵权,耐心做谭的工作,想把他争取过来。李大钊、张太雷和徐梅坤也都去过“简园”见了谭延闿。

会议的最后一天,上午通过各项决议案,下午通过党章和国共合作问题决议案及宣言。制定党纲、党章是三大的另一项重要议题。党章是事先写好的,由毛主席、蔡和森、张太雷、陈独秀、瞿秋白以及马林参加起草。其他决议案是开会时才提出来的,边讨论边起草决议案。关于共产国际四大决议案及三大宣言,由马林起草;农民问题决议案由毛主席、谭平山起草;妇女问题决议案由向警予起草;关于国共合作决议案由毛主席起草;青年运动决议案由张太雷、刘仁静起草;劳动运动决议案是集体起草的。

在举手表决国共合作问题决议案时,蔡和森和王振一没有举手,他们是少数,遭到大多数代表的反对。张国焘没有参加表决。

关于日本和爪哇反动政府当局逮捕共产党这件事,当时听说过,但未在大会上进行专门讨论,而是以大会名义发出了支持声明,因为这种问题无需拿到全体大会上去讨论。

马林的理论水平较高,三大通过的宣言及各项决议,他的贡献不小。他自己带来一部打字机,他把会议讨论的意见集中整理后,打成英文,然后再由张太雷、瞿秋白翻译成中文,发下来讨论。

通过决议后,全体代表到黄花岗烈士墓举行悼念活动,马林也参加了,由瞿秋白领着大家唱会议期间刚学会的《国际歌》。之后,宣布会议闭幕。

三大选出了新的中央执行委员会。选举前,提出几个人征求代表们的意见,然后举手表决。我记得当选“三大”中央委员的有: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谭平山、蔡和森等;候补中央委员有五人:邓培、徐梅坤、张连光、李汉俊、邓中夏。

三大还选出中央局成员,有陈独秀、蔡和森、毛泽东、罗章龙、谭平山、王荷波。陈独秀任书记,毛主席负责组织工作,瞿秋白负责宣传工作(后由蔡和森接替)。

开完会议后,代表们陆续离开广州,也有些代表停留了几天。这期间,陈独秀、李大钊、毛主席等曾到廖仲恺家谈国共合作事宜。

徐梅坤和王振一回到上海以后,立即向江浙区的党员传达了中共三大的经过和决议。为了党的工作需要,江浙区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了国民党。虽然规定全体党员加入,但有的参加,有的没有参加;有的公开,有的秘密。大部分参加了,当时叫跨党分子。大家是单个而不是集体加入的,只是口头说一声,没有介绍人,没有履行什么手续,也没有举行什么仪式。

三大后,大约七八月间,毛主席、蔡和森、向警予来到上海。蔡和森负责主编《向导》周报,毛主席也参加过一段编辑工作。过了一年,毛主席第二次从湖南来上海后,主要是在国民党上海执行部工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共产党第一至第四届中央领导机构成员名录
共产国际代表维经斯基:为中共四大踏上“协调之旅”(环球人物2022年6月第12期)
西湖会议:历史在这里转折
你知道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人数是多少吗?
(二十)民国演义第一部北伐风云第四章中共一大(二)
历史证明毛泽东的伟大:他们曾和毛泽东亲密无间,后来渐行渐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