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纸上谈兵的赵括真的如此不堪?白起七个字道出背后残酷的真相

公元前260年,赵国长平,一场战国时期,持续最长,规模最大,最惨烈的战争,就此打响!

秦国先后派出了名将王龁、白起,起兵五十万围攻赵国。

而赵国也被动地派出了廉颇、赵括应战。

这这一场赌上了两国未来国运的战争之中,最终秦国惨胜,白起一战坑杀四十万赵国士兵而震惊天下!史称“人屠”

此战之惨烈空前,难以用语言来形容,血流漂杵,天地变色!

虽说不以成败论英雄。但后世将此战的黑锅都背负在了年轻将领赵括一人的身上,似乎有失公允。

在战争初期,是赵国廉颇VS秦国王龁,赵国连连败退,没占到任何的便宜。甚至两个重要据点都尉城和故谷城均被秦军占领攻下。

赵军屡战屡败,于是廉颇坚守阵地不出,想要以逸待劳地拖下去,结果自己这边反而粮草补给不上,粮道更是频频被骚扰劫持。

反而远道而来的秦军,利用水路运量,粮草反倒是比赵军的补给更及时。

在冷兵器时代,讲究三军未动,粮草先行!可见后方补给的重要性。

从双方补给这一块来看,就已经令胜利的天平倾斜,胜负也就成时间问题。

原本远道而来的秦军,反而比赵军更加能拖,拖得赵军反而撑持不住了?

这种不利的局面,即便是赵国第一名将李牧在,恐怕也是无能为力了!

粮草!粮草!粮草!

打不过可以拖;但连拖都没资格托,焉能不败?

这种旷日持久的拉锯战,也是两国国力的比拼。

秦国依靠着秦孝公、惠文王、昭襄王三代积累的基业,从边陲弱小的秦地,变成了国力空前的秦国。

而此时的赵国,国力空虚,俨然已经是拖不下去,再拖就不仅是输掉战争,甚至整个国家都要被拖垮了。

于是赵国换下了主守又屡败的廉颇,换上了更加擅长于进攻的赵括。

这也是赵国释放出的一个信号——决战!

在内无粮草,外无救兵(诸侯或畏惧秦国不敢救援;记恨赵国不愿救援),赵国只能放手,拼死一战!或还有一线生机!

最后的结局,大家也都知道了:赵括率军,主动出击,进攻秦军;而秦国暗中派白起接替王龁,成为军中主帅。用计佯装败退,将赵军包夹困住。

在赵静被困又断粮的市十六天之后,赵括亲自上阵,率军冲杀突围。结果死在了乱军之中。

群龙无首的赵军随即投降,被白起欺骗后,四十万大军全部被坑杀。

长平一战,赵括身为主帅,轻失冒进,中了敌人的包围圈。在兵力相近的情况之下,被对方全歼,的确是有很大的责任。

事后大家都记住了得胜的秦军,以及战神一般的白起。却忽略了秦军在这一战的损失,同样是惨重!

战后,白起见秦昭襄王,谈论赵括。

白起说:我以五十万之众围赵括二十万之军,伤亡过半,才全歼此军,是我用兵以来从未有过的事情。腹中无食,以人充饥而斗志不懈,这是赵括的本领。长平之战,秦军精锐损失过半,优秀将领死伤无数,实际是秦军未胜,赵军未败。唯一的不同是,赵括死了,我还活着。

秦虽破长平军,而秦卒伤亡过半,国内空!

白起这七个字,道出了此战背后的残酷真相,双方可谓都是两败俱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长平之战简述
相关评论
长平之战简介,长平之战活埋了多少人?
秦王一道无字诏书白起却为何要坑杀四十万赵国降卒
千古奇冤赵括:从已知历史来看,我们伤害了这位真正的名将2279年
长平之战,赵括率领的精锐多次冲锋,为何击破不了白起的防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