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历史上真实的赤壁之战,恐怕和你知道的很不一样

变换的“正统”

公元196年,曹操接受谋士毛玠的建议,派兵将无家可归的汉献帝刘协迎请到了自己的根据地许县(今河南许昌)。把当朝皇帝“保护”在自己的羽翼之下,这是曹操政治生涯中的一个重大转折点,从此以后,他获得了以皇帝名义向诸侯施令的有利政治地位。

在此有利条件下,曹操构筑了自己的战略宏图:他决定采取由近及远、先弱后强的主动性攻势策略,先统一黄河以北地区,然后东征西讨,平服两翼,最后南征江汉,统一全国。

公元207年,曹操以十年之功,将乱作一团的黄河以北地区整饬一新,使得长久陷于乱兵之苦的人民重新过上安稳的日子,可谓居功至伟;而北方初定,曹操就鼓励农桑、兴办学校、安抚人心,更是深谋远虑。但曹操并没有因此留下美好的名声,在民间反倒成了“奸臣”的代名词——具有十足政治野心、奸许多诡计同时又不择手段;在戏曲舞台上,曹操的脸谱被画成白色,脸上布满皱纹,以象征其奸许诡谲。

这一番奇妙转变,有多重因素的参与。其一,曹操本人的确有奸诈多谋略的一面,陈寿所撰《三国志》对此有所记载,比如曹操年堑时被人当面评价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其二,陈寿死后1.30多年,裴松之为《三国志》作注,称曹操“酷虐变诈”(裴注史料来源广泛芜杂,其中不少来自伪史书如《英雄记》、《曹瞒传》等);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可疑的儒家词汇“正统”起了巨大作用。

何谓正统?字面义即是封建王朝前后相承的系统,而辨别一个王朝是否合乎正统标准,则要看其获取天下的手段是否正当,以及管理是否有效等等。这实在是一个非常主观的问题,多数时候取决于判断者的身份和立场——比如三国时代,魏、蜀、吴三家,谁是正统?西晋的陈寿,在史书《三国志》中尊魏为正统;东晋的匀凿齿,在史书《汉晋春秋》中则尊蜀为正统;北宋时,司马光撰《资治通鉴》,把正统再次归魏;到了南宋,朱熹作《通鉴纲目》,蜀又成了正统。

那么,陈寿等人为何要如此改来改去呢?

清代学者章学诚早已一语道破:

“陈氏(指陈寿)生于西晋,司马氏(指司马光)生于北宋,苟黜曹魏之禅让,将置君父于何地?而习(指习凿齿)与朱子(指朱熹),则固南渡之人也,唯恐中原之争正统也。”

意思就是,修史者要站在他所在王朝的立场,维护这个王朝的“正统性”。

陈寿活在西晋,而西晋是从曹魏禅让而来,他若废去曹魏的“正统”地位,就意味着同时剥夺了西晋的合法性。其他几位修史者与此大同小异。

这变戏法般的改来改去,对整体的历史进程固然没有什么影响,但对于具体人物的描写却可以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自孔子起,中国的史书修撰就充满了所谓“春秋笔法”,为尊者贤者讳,但言其好,不及其恶。以魏为正统,当然不能说曹操的坏话;以蜀为正统,肯定要多提刘备、诸葛亮的好处。也就是说,真实的历史已被所谓正史改写过了。

“正统”的变换顺理成章地影响到了民间的审美观和价值观。今天人们所熟知的三国故事,在朱熹的时代全部定型,而曹操也是在那时经由戏曲、话本等民间艺术形式彻底被改写为一个反面人物。此后不久诞生的小说《三国演义》顺应民意,沿袭了南宋对“正统”的看法,并将此前各种门类的三国故事发扬光大,遂在芸芸大众中坐实了曹操“奸臣”的身份。

公元207年的曹操无从预料身后这番神奇变化,那时他因大功而晋升为当朝承相,春风得意,踌躇满志。当然,胜利没有让他忘记自己的终极目标,在邺城,他专门修建了玄武池以训练水军,为南征做最后的准备。

那时,曹操眼中的敌人只剩下三个:据守荆州的刘表、寄居在刘表屋檐下的刘备,以及接替兄长孙策之位的孙权。时代的焦点逐渐从风云变幻的中原地区转移到了南方江汉之间的荆州。

势力最弱的刘备却是曹操最看重的人

起初,刘备是群雄之中实力最弱的一个,连固定地盘都没有,但却最受曹操重视。

曹操如此看重刘备,但刘备还是转身投奔了北方的袁绍——一是因为他参与谋害曹操的阴谋泄露,二是因为袁绍势大。不料袁绍在官渡被曹操一击而溃,刘备只好再度流亡。这次,他一口气越过中原,跑到汉江边上的荆州投靠了刘表。

刘备仓皇奔至荆州是在公元201年,而曹操大军南征,是在公元208年的7月。也就是说,此时刘备已经在刘表屋檐下低头生活七年之久,职责就是为刘表守护荆州北大门——新野(今河南新野)。或许刘备此时尚未明白荆州的重要性,但有一个人早已意识到了。

公元207年,刘备在隆中(今湖北襄樊市西)的山林中,得到了自比管仲、乐毅的一代奇才诸葛亮。像所有怀揣政治野心的军阀头目样,刘备口口声声是为国家利益,实际上也是出于私心。在隆中,他标榜了一番自己的出身和伟大理想后,问诸葛亮该怎么办。诸葛亮随即提出了自己的对策,其核心有三点:其一,与孙权结盟;其二,占据荆州;其三,称王巴蜀。

在诸葛亮看来,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只要拿下荆州,就等于成功了一半。

这就是著名的《隆中对》,其重要性和高瞻远瞩,堪与曹操的战略大构想相提并论,而且有过之而无不及。可惜,这个策略提出得有点晚。几个月之后,曹操就领着十数万大军从邺城直指荆州,对曹操而言,荆州不仅是挺进长江流域的最佳跳板,而且,刘表手下的10万水军,也将是一笔巨大财富。

公元208年8月,曹操大军还没到新野,荆州牧刘表就连病带吓,一命呜呼。其次子刘琮阴谋继任后,立即向曹操举手投降。不费兵一卒,荆州城就到了曹操的手中。此时刘备还不知道荆州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等到消息传来时,曹操大军已进入新野境内。惊慌失措的刘备立即率部南逃。

过襄阳时,深知荆州利害的诸葛亮提出攻打刘琮。将荆州据为已有。事实上,早在刘备三顾”之时,诸葛亮就暗示刘备从刘表于中夺取荆州——荆州地理形势优越,“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但当时刘备说刘表有恩于自已。不忍下手。此番曹操大军压境,而刘丧已亡刘琮降操。诸葛亮以为刘备不再有所顾虑、所以直言攻取。哪知刘备还是以不愿背信弃义为理由,拒绝了诸葛亮的提议。

表面看,这是刘备的重大战略失误。实际上并非如此。刘备不取荆州的真实原因。不是不愿,实是不能—以他的兵力。绝无可能从自恃有曹操撑腰的刘琮于中夺取荆州面其所谓“信义”等理由,很显然是个借口。当年吕布、曹操、袁绍都曾有恩于刘备,刘备皆轻而易举背叛之,为何偏偏要对刘表守信义?如果说是因为他和刘表同姓。都是汉室宗亲,那刘备日后从刘璋于中夺取益州又如何解释?因此,出于《三国志·蜀书·先主传》的这段意在表扬的记载,并不可信。但这段记载对于尊蜀为“正统”的《三国演义》来说十分有用,于是书中大加修饰,着力描述了一番。

南逃的刘备,在躲过曹操的追杀之后,该何去何从?这个时候,一个来自孙权集团的人出现在了刘备面前,并且带来了好消息。这个人就是鲁肃。

鲁肃,一个在小说中被掩盖的关键人物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鲁肃被描绘成一位老实巴交、没有什么能力的庸才,整天围着诸葛亮转,以衬托后者的绝顶聪明。但这个“演义”有点过分。因为历史上的鲁肃非但不是庸才,而且简直可以称之为奇才。

当刘表死亡的消息刚传到江东之时,鲁肃立即敏感地意识到。这是一个重大契机。于是向孙权建议:

“大荆楚与国邻接,水流顺北,外带江汉,内阻山陵。有金城之固,沃野万里,士民殷富,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今表新亡,二子东不辑睦,军中诸将各有彼此。加刘备天下枭雄,与操有隙。寄寓于表,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如有离违,宜别图之,以济大事。肃请得奉命吊表二子。并慰劳其军中用事者,说备使抚表众,同心一意,共治曹操,备必喜而从命。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

从这段话可以看出,鲁肃眼光高远。与诸葛亮可谓英雄所见略同。都看到了荆州地理的极端重要性以及孙、刘联手的紧迫性。而且与《隆中对》相比,鲁肃的策略还有预案,更显得进退裕如。

孙权接受鲁肃建议,派遣其前往荆州吊唁。不料变化远比计划快,鲁肃在半途得知刘琮投降,而刘备已南逃至当阳。于是当机立断,赶赴当阳去见刘备。那时刘备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打算投奔远在千里之外的苍梧(今广西苍梧县)太守吴巨。鲁肃见状,向刘备献上了自己的计策:

“孙讨虏(指孙权)聪明仁惠,敬贤礼士,江表英豪,咸归附之,已据有六郡,兵精粮足,足以立事。今为君计,莫若遣腹心使自结于东,崇连和之好,共济世业,而云欲投吴巨,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岂足托乎?”

鲁肃这番话既表明了自家态度,又对刘备无丝毫不敬之意。刘备闻之大喜,随即接受鲁肃建议,与关羽所率水军以及江夏太守刘琦(刘表长子)部众共计两万人,奔赴夏口(今湖北武昌);同时,派遣诸葛亮与鲁肃一起前往柴桑(今江西九江)面见孙权。

此时孙权正陷在焦虑不安之中,寝食难安,因为他收到了曹操自荆州发来的招降书:

“近者奉辞伐罪,旄麾南指,刘琮束手。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

作为“建安文学”最有代表性的诗人之一,曹操这份招降书只有短短30个字,看似轻描淡写,实则刚柔相济、恩威并举,立时在柴桑引起剧烈震动。孙权手下群臣大多主张投降,只有鲁肃力主抗曹,他私下向孙权进谏:

“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不足以图大事。今肃可迎操,如将军不可也。何以言之?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乘犊车,从吏卒,交游士林,累官故不失州郡也。将军迎操,欲安所归?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

鲁肃的建议情真意切,而且完全从孙权的角度考虑问题,令孙权十分感动,大呼:“此天以卿赐我也!”孙权抗曹之心初定,但并没有彻底放下心来,于是鲁肃适时向他引见了诸葛亮,并建议立即召回镇守鄱阳的大都督周瑜。

这一番左右穿插,鲁肃不仅思维缜密,而且很讲究策略。正是他的穿针引线,才使得当时最有才华的几位人物聚集到一起,让孙权得以听到多方意见。后来当赤壁之战结束时,孙权尽遣诸将恭迎鲁肃,他自己也亲自下马相迎,对鲁肃推崇备至。再后来,周瑜病困,上疏孙权,请求让鲁肃代替自己的职位,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鲁肃治兵的才能。

出于《三国志》的这些记载表明,鲁肃不仅是东吴最具才华的贤臣之一。更是赤壁之战的一个关键人物。

周瑜和诸葛亮,谁更胜一筹?

诸葛亮在柴桑的出场,被小说《三国演义》描绘得轰轰烈烈,即所谓“舌战群儒”,孙权手下一群主降派谋上被他驳斥得哑口无言。可惜,这个令人热血沸腾的场面不过是小说家的想象。根据《三国志》的记载。真实的情况是,诸亮直接被鲁肃引至孙权面前。并发表了一个绵里藏针的演讲:一、承认刘备暂时失败,但这是“英雄无所用武”,并非刘备无能;二、不急于劝谏孙杈抗曹,而是劝其量力而行:敢打就打。不敢打就投降算;三、直指孙权的七寸:当断不断,犹豫不决,必将惹祸上身:”今将车外托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事急而不断,祸至无目矣。”这三层意思欲扬先抑。层层推进。最终目的就是刺激孙权。

孙权果然十分不高兴,在诸葛亮的步步激将下。终于一怒决定与曹操对决,但是把握有多大呢?诸葛亮于是提出了有把握取胜的理由:

  • 其一,刘备手卜尚有精兵两万余人;
  • 其二,曹操长途奔袭,追击刘备,已是强弩之末;
  • 其三,曹操手下多是北方人,不习水战;
  • 其四,荆州水军虽然投降曹操,但心中不服,因此战斗力必然不强。

孙权听后非常高兴,立即同意了孙、刘联合抗曹的建议。

此时,镇守鄱阳的大都督周瑜也赶回了柴桑,并向孙权贡献了自己的意见,由此可以比较一下周瑜与诸葛亮的“高见”:

  • 其一,北方并未完全平定,马超和韩遂尚在关西,这是曹操的后患;
  • 其二,舍鞍马,仗舟楫,与吴越争衡,这是以北方之短击南方之长;
  • 其三,眼下正值隆冬,曹操粮草匮乏其四,北方土兵水土不服,必生疾病。

对比诸葛亮和周瑜各自的形势分析,可以看出二者见解大略相同,不过诸葛亮的分析更直接,而周瑜的分析则更显宏观和全面,略胜诸葛亮一筹。

周瑜的话让孙权终于彻底放下心来,誓言抗曹:“孤与老贼势不两立!”并任命周瑜、程普为左右督,鲁肃为赞军校尉,率水军数万,与刘备并力抗曹。

公元208年11月间,曹操大军渡过长江,在赤壁与孙刘联军相遇。

不存在的“借东风”

小说《三国演义》的赤壁之战,涂抹着一层“演义”和传说的色彩,迷人而又可疑:

时序已入深秋,浩荡长风穿过层层丛林发出呼啸之声;江面上翻卷着浪花,将偶尔驶过的小船颠簸得左右摇晃,令人心惊。两千年前的此时,当曹操的军队刚刚登陆这片陌生的土地,就立即遭到孙刘联军的迎头痛击。曹操见无法立足,急流勇退,回军北岸,在乌林扎下大营。

那时,他的士卒中已经开始出现疫病——正如周瑜所预料的那样。但疫病流行的规模有多大?这个问题不仅后世众说纷纭,就连《三国志》本身在不同篇章中的记载也各不相同,有的地方说是“疾疫”,有的说是“大疫”,甚至还有“饥疫”的记载;而如今一些学者则有些无厘头地将其类比为“SARS”或者“禽流感”。事实上,这场疫病不可能很大,否则,以曹操的精明和深谋远虑,早就撤军了。北方的士兵水土不服,有可能染上了疟疾之类疾病,但荆州归降的近十万水军不存在这个问题,因此曹军的战斗力并没有明显的下降。

时间缓慢地滑向12月,冬天早已到来,江风越来越凉了。对峙的时间越长,对远道而来的曹军就越为不利。曹操开始着急,水军的训练节奏也越来越快了。

某一天,周瑜的部将黄盖来信说要投降,原因是得不到周瑜信任,还被痛打了一顿。曹操听了,心中欢喜。又某一天,从江东过来的谋士庞统向曹操献计:可以把战船都用铁索连在一起,那样就不怕大风,北方的士兵也不会晕船了。曹操听了,又是一阵高兴。大江南岸,就在黄盖约降的当天,一身道袍的诸葛亮设七星坛祭风;三更时分,东北风忽然神秘地转为东南风。夜色中,黄盖领着几只小船乘风来投降曹操。曹军正在一片欢呼之时,那些小船忽然火起,然后乘着愈来愈猛烈的东南风,飞速冲进曹军的战船中。火借风势,瞬间吞噬了那些连接在一起的船只,浩荡长江顿时被一片火海从中截开。大惊失色的曹操率军北退,周瑜与刘备水陆并进,追击曹操……曹操侥幸得脱之后,北归邺城。

曲折、传奇、壮烈,同时又掺杂着一丝神话色彩,这就是小说《三国演义》所描写的赤壁之战。然而,真实的情况是怎样的呢?

较之史籍,我们可以发现:

  • 其一,《三国志》没有记载庞统献计,使得曹操将战船用铁链连接在了一起,它只是借黄盖之口说“操军船舰首尾相接”。但“接”并非就是连接,完全可以理解为“接触”。而且即便是连接,也没有证据说明使用的就是铁链,绳索未尝不可,不仅成本低廉,而且遇到火攻可以轻易斩断。
  • 其二,曹操从荆州纳降了近10万水军足够他在赤壁之战时使用,而他们显然不可能晕船,曹操没必要以晕船为理由把战船连接在一起。
  • 其三、诸葛亮虽天纵之才,但毕竟是凡人,不可能有夺天地造化之法,将西北风忽然变作东南风。

那么当时的东南风是怎么来的呢?《三国志》只说当时有风,却根不没有提及风向。最早提及风向的应该是为《三国志》作注的裴松之,他在《三国志·魏书·贾诩传》的注中说:“凯风自南,用成焚如之势。”凯风即南风,所谓温煦柔和之风。裴松之认为,曹操之所以惨败赤壁,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忽然刮来的南风,他说这是天意。

查看地图,长江在赤壁附近呈西南至东北流向;赤壁与乌林隔江相望,实际上呈东西方向。因此。周瑜如果要用火攻的话。有多个方向的风可以利用:南风、东南风、东风,甚至稍偏一点的东北风。基本都可以起到火借风势的作用。

根据气象学的资料。南京地区(南京与赤壁属于同一气候区域,可以类比)在隆冬时节刮南风的概率非常之小,刮东南风的几率稍大,约7%,但刮东风与东北风的概率则接近30%。折中一下,一个月里刮东风或者东南风的几率应该有20%左右,大约有6~8天。这组数据反映的是1960~1970年间的气候状况,与赤壁之战相距近两千年时间。据研究,三国魏晋时期处于中国第二个寒冷期,但气温并不会低太多,江水没结冰就是证据。因此,公元208年的冬天依然可能出现东风或者东南风,只不过概率稍低,但每月有4~5天应该不成问题。

大都督周瑜乃庐江舒(今安徽)人,对于长江地区的天气状况甚是熟悉——须知,古人虽不像今天有这么多科学仪器帮助预测天气变化,但他们依靠经验对天气做出的判断,却也可以做到十分准确。所以,当周瑜等人定下火攻之计后,所要做的事情就是等待,等待东风的到来。双方沿江对峙大约将近一个月时,忽有预兆显示,是夜将有东风吹至,于是便演出了黄盖诈降的一幕。

那一夜,是极其壮观的一夜,也是曹操一世英名备遭屈辱的一夜,漫江大火彻底焚毁了他统一天下的梦想。正如后世的李白在《赤壁歌送別》中所说:

“二龙争战决雎雄,赤壁楼船扫地空。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

李白将破曹之功归于周瑜,没有提及刘备、诸葛亮的名字,这与《三国志》的记载大体一致。刘备当然也出了力,但起主导作用的是周瑜。而诸葛亮没有草船借箭,更没有神奇地借来东风。民间固执地把赤壁之战的功劳从周瑜手中拿走,“演义”到刘备和诸葛亮身上,却终归要从某些途径还回去。

之后,孙权迁都建业(江苏南京),刘备终得荆州。公元211年,益州牧刘璋遣使来到荆州,请刘备入川帮他铲除汉中郡郡长五斗米道教主张鲁,以增强益州实力,抵御曹操的西征;因为担心刘备不愿来,刘璋还先后给刘备送去了大量礼物,“前后赂遗以巨亿计¨刘备和诸葛亮没有想到。他们梦寐以求的入川之行居然以如此戏剧化的方式到来,痛决地答应了。三年后,益州的主人换成了刘备。

伟大的政治家曹操在公元220年离世后,其子曹丕在随即逼使汉献帝禅位,建立魏国——三国时代开始。第二年春天,汉中王刘备也追不及待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而东吴王孙权称帝,则迟至公元229年。

以统一为目的的赤壁之战,却导致了天下三分的结局,这个结局作为故事的转折点原封不动保持在《三国演义》中——曹操如果地下有知,恐怕一定愤恨不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国权谋:鲁肃的才具
他才是三国最有智慧的人,并非诸葛亮,很多人都误解他了
九四版《三国演义》之三气周瑜
中考名著阅读《三国演义》导读与练习
《赤壁之战》分析
庞统落凤坡之死有内情,凤雏是孙权间谍?解析刘备入蜀的阴谋与阳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