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诡异的《魏晋风度》

魏晋风度指的是魏晋时期名士们所具有的那种率直任诞、清俊通脱、无拘无束的行为风格。饮酒、服药、清谈和纵情山水、诗词、书画是魏晋时期名士所普遍崇尚的生活方式。一部《世说新语》可以说是魏晋风度的集中记录。

笔者认为,魏晋风度是个怪异的风度?从这几个故事就能领悟其到底怪异在哪?

故事之一:驴叫送朋友。“建安七子”的王璨死了,曹丕来参加他的葬礼,没有悼词、讲话、祭奠。却说,大家都知道,王璨生前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听驴叫,现在他走了,我们每个人都学一声驴叫,给他送行吧!于是,追悼会上一片驴叫。

故事之二:醉酒脱衣服。“竹林七贤”的刘伶,他最喜欢做的事,就是坐着一辆鹿车,车上装满酒,到处瞎逛,逛到哪喝到哪。离谱的是,他叫一人,扛着铁锹,跟在后面,道是“死便埋我”。有一次,这位老兄喝醉了酒,跟人家吵起来了。吵着吵着,就要动手。等对方卷起袖子准备动手的时候,刘伶却说,你那尊贵的拳头,放我这鸡肋骨上,委屈了吧!人家一笑,就不打了。

刘伶最离谱的一件事,是他喝醉了酒,一丝不挂的坐在家里。他的朋友责备他,他却说,天地就是我的房屋,房屋就是我的衣服,你为什么要走进我裤子里来呢?

故事之三:妻子跪小妾。东晋大将军桓温,能征善战,风流倜傥,野心勃勃。公元347年,他带领东晋的军队,把盘踞在蜀地的小政权成汉国给灭了。成汉国皇帝李势的妹妹长得很漂亮,于是把她纳为小妾,暗藏在书房里。可惜桓温的老婆是东晋明帝的女儿,叫南康长公主。听后勃然大怒,带着婢女,拿着菜刀,冲进房去,要杀了这小妖精。公主冲进去的时候,李势的妹妹正在梳头,她不紧不慢地把头发盘好,起身向公主道了一个万福。然后说,我的国家被你老公灭了,我的家庭也被你老公毁了,我的身体更被你老公占了,如果公主今天肯开杀戒,那就是成全我了。公主一看李势的妹妹头发乌黑,皮肤如玉,牙齿洁白,双目有神,身材窈窕。一下子被感动了,把刀往地下一扔,冲过去抱着李势的妹妹说,好孩子,你实在是太漂亮、太可爱、太迷人了。连我看见你都心痛,何况我们家那个老色鬼呢?从此,公主对李势的妹妹非常好。

故事之四:无功不受禄。晋元帝司马睿生了个儿子,当然非常高兴,于是大宴群臣,表示浓重祝贺。朝廷的官员,都给了封赏。这时,有个叫殷羡的,就站起来说,陛下诞生皇子,普天同庆,臣等深感喜悦。只不过陛下赏赐这么丰厚,臣等无功受禄,确实惭愧的很啊!晋元帝说,你惭愧什么?朕生儿子的事情,还能有你的功劳?

故事之五:王珣哭谢安。王珣是王导的孙子。王导是东晋王朝实际的创立者。东晋第一个皇帝司马睿,就是靠着王导才登上帝位,坐稳江山的。所以,王导是东晋第一位执政者。王导之后,是桓温,桓温之后,就是谢安。谢安也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有句成语叫东山再起,讲的就是他。谢安东山再起之后,名垂史册的一件事,就是打赢了“淝水之战”。因此,王导的王家,谢安的谢家,要算东晋士族中,最有权势的两个。所谓“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说的就是他们。

这样两个东晋最牛的家族,关系当然也非同一般,比如王家跟谢家一直以来都是女儿亲家。可是后来,两家因为婚姻问题,闹得厉害,翻脸不和。但是谢安去世以后,王珣还是去哭丧了。走到家门口,看门的就把他挡住了,王珣拨开,直接进去,痛哭一场,然后走人。按照当时丧礼的规则,哭完丧以后,还得慰问家属,但王珣不理这套,不跟谢安的儿子谢琰握手,这叫“想哭就哭”!

故事之六:何充顶王敦。王敦是王导的哥哥,是个大将军,也是个野心家。王敦的哥哥王含在庐江做郡守,贪污腐化,生活糜烂,声名狼藉,。王敦要替他哥说话,就故意在一次集会上说,家兄在庐江,老百姓都说很好呀!这时,王敦手下有个叫何充的人却说,我就是庐江人,听到的情况刚好相反。王敦什么人,皇帝都要让他三分的人。何充什么人?王敦亲手提拔的人。但是,尽管明明知道会得罪人,何充还是直言不讳。这叫“该顶就顶”。

故事之七:罗友吃桓温。罗友是个诗人,有一天他去找桓温,说有些问题想请教。桓温就请他进来,坐下,谈话,吃饭。吃完饭,罗友说,不好意思!是这样的,我这辈子没有吃过白羊肉,这才冒昧登门造访。现在我已经吃了,其实没问题要问,再见!然后就十分坦然的走了。这叫“该吃就吃”。

实际上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最无助、最血腥的时代,从汉末董卓进京、天下大乱开始,中间经西晋二十多年的短暂统一,便再次天下大乱,直到公元589年隋文帝陈坚灭陈,天下重归一统,历时三百八十余载。

其间最少二国并立,那些霸有巴掌大地方的土皇帝还不算。国与国之间,征战讨伐,坑卒杀降,血流成河;而一国之内,勾心斗角,帝柄夕移,血光满庭。经此离乱,中原支离,烟柳繁华,终成丘墟。遑论国妇村夫,引车卖浆者流,即便皇亲帝胄,亦辗转流离,埋骨粪土。

东汉经董卓之乱后,曹操有诗云“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而西晋八王之乱时,刘琨刺并州,描述路上所见“目睹匮乏,流移四散,十不存二,携老扶弱,不绝于路。及其在者,变卖妻子,生相捐弃,死亡委危,白骨横野,哀呼之声,感伤和气。”鲁迅先生讲中国人“做不稳奴隶的时代”,大概以此时为甚。

明人顾炎武论史时说:中国历史上有亡国与亡天下之别,所谓亡国,为易姓改号,皇帝轮流做;而至于大道不行,风俗沦丧,骨肉相食,形同禽兽,则为天下亡。

世道如此,我们很难想象当时人竟然活得如此高标立异。

实际上,不仅其中的个体行为超乎我们今天所能正常理解的范围,就是两晋南北朝本身,也可算作中国历史的红杏出墙期,我们无法把它纳入正常的朝代更迭范畴。比之与家庭,给人的感觉是《婚姻法》已经消失,只要你愿意,或者你有强劲的实力,似乎和谁都能来上一腿。这不仅仅是指男女关系,关于权利,关于金钱,关于道义,莫不如是。

如果将中国历史比喻成一条波浪翻滚的长河,两晋南北朝那一段恰如洪水决堤,汹涌彭拜,狼奔豕突,冲毁了原有的秩序、底线、法则。生活在其中的人们,不知道它究竟奔向哪里,转往谁处、收口何方。犹如迷途羔羊,不知所来所去,不知所始所终,不知所生所死。即便其中一些思虑较深者,也深感单薄无助,传统既不可收拾,又拿不出能收拢人心的主义和思想。而那些身体力行的无数弄潮儿,想挺立潮头、引领时尚、主宰社会。但往往扑腾几下,又迅即被滚滚洪流淹没。势单力孤者如黔首百姓,则更只能随波逐流、同流合污、苟且偷生。

其实,正因为没有秩序,没有法则,没有底线。我们才看到了没有人性的可怕与惶恐,看到了没有道德的张扬和放纵,看到了没有标杆的突围跟刺杀。

无论是汉家英杰还是匈奴豪强、无论鲜卑健儿还是羯氐雄才、无论羌巴俊秀还是西域英雄,纷纷弯弓走马,飞踏山河;逐鹿千里,传檄四方;攻坚伐谋,成王败寇。

而末路小才、粉墨儒吏、跳梁鬼丑也择枝而栖,施才逞能,啸傲山林。

而更多深感无力者、看破红尘者、轻言放弃者,更放浪形骸,纵情山水,长啸当哭。以枯灯打座的形式来寻找内心的安宁。

所以,我们在那个时代既能看到投鞭断流,击楫中流,也能看见抛果盈车,玉体横陈;既能看到阮籍翻青白眼,王猛扪虱而谈,也能看见祖荻闻鸡起舞,刘琨胡笳退兵;既能看到武帝羊车巡宫,石虎舔血杀子,也能看见苻坚一声叹息,谢安携妓东山。

时代如此丰富,人性如此多彩,生存如此无奈,让我们对那个漫无边际的时代充满恐惧、也充满迷茫、更充满奇葩。 “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更流”,世事沧海桑田,时过境迁,岸谷之变。我们和那个时代的人们一样,既要成为历史,也为历史所左右。但不管世事如何,人终究还是要“活着”。而且“痛并快乐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千古风流一坛醋之魏晋风度
读懂了魏晋风度,才明白为什么《兰亭序》无法超越
魏晋风度的主要内涵是什么?
从《世说新语》看魏晋名士风度及其心态
把王献之单字放大10倍,便知魏晋风度
每逢大事有静气 (转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