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复旦校长金力寄语新生:摆脱收益计算的边际,做卓越的事业,做有趣的灵魂

阳光明媚,微风轻拂。9月1日,复旦大学2023级学生开学典礼在光华楼草坪举行,这是学校近20年来第一次在户外举行开学典礼。

【“伏羲”说今天上海不下雨】

今年共有来自80个国家和地区的4217名本科生和11807名研究生加入复旦大家庭,复旦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金力寄语新生,以创新为天职,以卓越为目标。

首先,要越过学科专业的沟壑。最近江南雨水多,很多人对在户外举行开学典礼感到担心。复旦大学人工智能创新和产业研究院联合大气海洋科学系,基于学校自有的国内高校最强的云上科研计算平台,训练出拥有45亿参数的“伏羲”气象大模型,这一模型能成功预报未来15天的全球天气,每次预测耗时三秒以内。

“'伏羲’说今天上海不下雨。”金力话音刚落,场上笑声、掌声响起。这就是一个跨学科交叉融合的案例,每一个学科和专业都能提供不同的学术视野、思维方法和研究工具,但解决现实问题往往离不开跨学科的协作,面对快速变化的复杂世界和新一轮的科技产业革命,打破知识体系边界,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已经成为普遍潮流。跨越学科边界不仅需要交叉,更需要融合,交叉是物理结合,融合将发生化学反应,创造出新的物质,产生出创新成果。

今年学校为厚植创新和育人沃土,新推出了“文化校历”。对于学生而言,应不囿于学科背景,投入各类融合创新的实践。要像分子运动一般,在升温中提升交流的主动性,在增压中提高思维碰撞的几率,激荡出创新的无限可能,为实现自我能级跃迁积蓄深厚的能量。

其次,突破发现新知的壁障。创新有许多类型,其中最基础最重要的就是以发现新知为目标的原始创新,发现新知是突破已知边界、拓展人类知识疆域的过程,往往分为两个阶段,第一步提出新问题,对原来貌似不相关的多个事物进行关联性思考,发现新的联系。第二步解决新问题,搞清楚新联系的因果关系和背后的学理机制,新问题提得越好,新关系的跳跃性越大,对知识边界的突破越大,创新的价值也就越大。

复旦大学是以基础研究见长的高校,复旦人服务现代化国家建设最核心的任务,就是把原始创新做到世界顶尖,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发挥策源功能。文社理工医各学科的竞争力都离不开原始创新内核,同学们最重要的学习就是学会如何原始创新,学会提出好问题,并不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摆脱收益计算的边际。从创新视角看,卓越精神和精致主义截然不同,精致主义往往以利己为核心,计算收益,规避风险,权衡边际效应;而卓越精神是把实现理想作为首要目标,有进无退,不计功利才是追求卓越的姿态。创新路上,如果因为权衡得失而选择跟随式研究,将输在起跑线上。成才路上,如果太计较一时得失,用宝贵的大学时光打造漂亮的简历,只会与卓越精神渐行渐远。

复旦人应该具有“卓越而有趣”的特质,做卓越的事业,做有趣的灵魂,对于思想、知识和生活永葆趣味性和创造力。

今天的中国要实现现代化的梦想,必须攀登科技“珠峰”。对于有志于攀登“珠峰”的人们来说,只有第一没有第二,敢于从北坡迎难而上,走出中国自己的路,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今天的中国青年要实现真正的创新,只有参与全球全年龄段的全赛道竞争。要追求真正的卓越,必须敢于立足科学的无尽前沿,在无人区尽心种好自己的树,而不是光摘别人剩下的果子。

【要勇于进取,也要内心柔软地体会世界】

“年轻真好!”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任重书院院长陈尚君作为教师代表发言,“我进复旦学习、工作,至今47年,一直感到复旦是一所开放包容、多元温暖的大学,在我心中,复旦就是中国最好的大学。每天很充实地工作,每天都在成长,每天都有收获,惟一遗憾,不知不觉就老了。”

“近年国学很热,如果评二十世纪国学第一人,我认为还是王国维,他为旧学向新学转型作了全方位的开拓。”陈尚君说。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引三段宋词描述成就大学问大事业者经历的三种境界。第一段来自晏殊《鹊踏枝》:“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是说摆脱俗谛,超越红尘,或者说不要急功近利,不要纠缠日常是非,心怀高远,追求永恒。第二段来自柳永《蝶恋花》:“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也就是孟子所说“苦其筋骨,劳其心志”,必须付出艰苦努力,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第三段来自辛弃疾《青玉案》:“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是刻骨铭心、锲而不舍的追求后,意想不到又在情理之中的最终得解,也就是禅宗所谓“言下大悟”,也是中外许多科学家在取得关键突破时的一瞬感悟。

“我治唐代文献几十年,只有一次达到这种感觉,即我怀疑司空图《二十四诗品》是伪书,苦无确证,某晚读书突然发现铁证,惊喜莫名,这是可以改写全部中国文学史和文学批评史的重大发现。”陈尚君说。

陈尚君谦虚地感叹,近年难得地读懂了李白,看到他少年时曾三拟《文选》,存世诗作曾反复修改,方知他是天才而特别用功。“我相信,天赋异禀者善用才华,又勤奋努力,成就不可限量。稍有短板者也不必气馁,后天努力可以改变一切。学当然是后天的努力。”他特别提醒本科新生,“中学里学到了许多确定性的知识,进入大学,请你们理解世界是立体的,万物是多元的,答案和对错都是相对的,忘记过去,重新出发。”

陈尚君引用了两段话与同学们共勉。一是近代改革殉道者谭嗣同的两方私印,一曰勇猛精进,二曰芬芳悱恻,即勇于进取,与物多情。“后一句如果用现代诗表达,就是当看到花开花落时,同学你还有眼泪吗?同学们要勇于进取,也要内心柔软地去体会世界。”二是其导师朱东润先生的一段题词:用最艰苦的方法追求学识,从最坚决的方向认识人生。

【想要做怎样的复旦人】

对于2023级新生而言,他们想要做怎样的复旦人呢?

基础医学院本科生温嘉哲的父母均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即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的前身。父母的一言一行很早就在他心中埋下一颗学医的种子,他曾入选上海市高中生英才计划,跟随着复旦教授参与了一项关于人类胃癌基因调控机制的研究。

在进入大学生的行列之前,温嘉哲问自己,想成为一个怎样的人?他的回答是要成为一个有使命感的担当者,同时也是不计名利的奉献者。“我曾不止一次地被告诫医学之路是条艰辛之路,但我想若是能为他人减轻一丝痛苦,带来些许幸福,我的人生便被赋予了一些意义。”他祝愿大家都能找到人生的志业与方向,做卓越而有趣的复旦人。

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博士研究生叶俊杰,来自福建闽东寿宁县,从小在山里长大,上大学前接触电脑的次数屈指可数,刚入学时跟不上老师的授课节奏。“我当时很不自信,但老师们对我说,起点不代表终点,零基础不代表不能登顶。我踏实学好每一门课,从一个计算机小白到逐渐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

叶俊杰说,在复旦勇于挑战自我,就能不断逼近自己思维的极限。“未来的科研道路有很多不确定,但我想在复旦校园内,我们一定将获得滋养,获得魔力,获得探索自我、探索科学、探索未来的无限可能。让我们一起做一个永不设限的复旦人。”

来自法国的留学生郭佩绮(中文名),是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的一名硕士研究生。在她看来,中文非常有趣,而选择复旦是缘于她高中时看过的一部中国电视剧,里面有一个很帅的男生,就在复旦大学学习。未来她想要从事中法交流工作,“复旦大学的氛围让我觉得非常舒服,同学们也很热情,希望能认识更多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复旦大学校长许宁生开学典礼寄语新生:完成“三个提升”,站上“三个新高度”
复旦毕业典礼:校长寄语“力当先行者”(演讲全文)
360doc网文摘手
金句频出!西安交大校长又脱稿寄语新生
复旦校长许宁生寄语毕业生:今后要常怀感恩心
复旦校长:仅有专业知识的学生 像一条被训练的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