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书楼】桂山书院:四大最晚,级别最高(上)
清代的桂林为广西省城,当时有“四大书院”之说,其分别是宣成书院、秀峰书院、榕湖书院和桂山书院,其中宣城书院修复于康熙二十一年,秀峰书院则创建于雍正十一年,榕湖书院创始于道光十四年,这四家书院中以桂山书院建成最晚,其创建时间为同治十一年。
这四大书院以名气论,秀峰书院最为有名,然以书院的性质与级别来论,则以创建最晚的桂山书院为最高。这样的断语是以其招生对象为依据,因为宣成书院的招生对象是专招童生,而秀峰书院则兼招举人和生员,榕湖书院则主招生员兼招童生,然桂山书院则只招举人。至少在清代的广西所设的书院中,桂山书院堪称级别最高。
桂林市第二人民医院正门
可能也正因如此,清代桂林各书院中,在科考方面出人才最多者,恰恰是创建最晚的桂山书院。罗振宝所撰硕士论文《清代桂林书院与地方文化研究》中,列有“清代桂林各书院培养科举人才简表”,我将此表引用如下:
清代桂林各书院培养科举人才简表
姓名
肄业书院
科绩
年份
张之华
桂山
举人
光绪八年,大挑二等。
胡世名
桂山
举人
光绪元年乙亥乡试恩科,授四川知县。
孙炳宸
桂山
举人
光绪元年乙亥乡试恩科。
朱远绶
秀峰、桂山
进士
光绪十九年癸巳乡试中举,二十一年中进士,授同知府,四川太平知县。
朱远缮
秀峰、桂山
进士
光绪十九年癸巳乡试中举人,二十一年中进士,授同知衔,甘肃即用知县。
朱远缙
秀峰、桂山
举人
光绪十九年癸巳乡试中举人,授直隶知县。
胡运昌
桂山
举人
光绪八年壬午科,山西大挑知县。
李遇元
桂山
举人
光绪十二年丙午科赵以炯榜。
陈葆初
桂山
拔贡
光绪二十三年乡试。
夏辅清
秀峰
举人
光绪八年壬午科乡试。贺县教渝。
曹树藩
桂山
进士
光绪十五年乙丑张建勋榜,翰林院编修,江西知府。
赵光瀛
桂山
举人
光绪六年庚辰黄思永榜,授学正、学录。
伍连城
桂山
举人
光绪十二年丙午科赵以炯榜。
陈铭新
桂山
举人
光绪八年壬午科。
周炳翰
桂山
副贡
光绪二十七年。
张文锦
桂山
拔贡
举人
同治五十四年乙酉拔贡;光绪六年辛酉乡试举人。
况仕燮
秀峰
副贡
光绪十九年癸巳乡试恩科,皇太后六十万寿。
李文炯
桂山
进士
嘉庆庚辰年进士。江西知县。
杨泳春
桂山
进士
光绪三年丁丑王仁嵁榜,授刑部主事,湖北知县。
龙焕纶
桂山
进士
光绪二十四年戊戌夏同龢榜,翰林院庶吉士,广东饶平县知县。
张咏霖
秀峰
举人
光绪十九年恩科,皇太后六旬万寿。
张德庆
秀峰
举人
光绪二十年甲午,与朱远缙同年中举。
刘进
桂山
举人
光绪二十三年丁酉,授内阁中书。
王希贤
桂山
进士
光绪二十四年戊戌夏同龢榜,山东德平知县。
刘锦祚
桂山
举人
光绪二十三年丁酉。
周安元
秀峰
拔贡
光绪二十三年丁酉,云南知县。
谢启中
桂山
进士
光绪三十年甲辰会试恩科刘春霖榜,授户部主事。
石徽庸
桂山
举人
光绪十九年,武缘训导。
廖鸿年
桂山
举人
光绪二十三年,苍梧教渝。
龙启瑞
秀峰
状元
道光二十一年中状元,曾任顺天府乡试同考官、湖北学政、江西学政、江西布政使等官。
刘福姚
秀峰、桂山、宣成
状元
光绪十八年考中状元。授翰林院修撰。第二年任贵州乡试考官。后又到广东、河南等地主持地方科举考试。
张建勋
秀峰、桂山
状元
光绪十五年中状元,被授翰林院修撰。后在云南、黑龙江等省任学政。
此表列出了32位桂林一地四大书院所培养出的科举人才,就数量来论,竟然有一半以上出自桂山书院。由此可知,桂山书院在清代广西科举史上有着何等重要的地位。
关于桂山书院的建造者及其具体位置,罗振宝在其论文中称:“同治十一年(1872),广西巡抚刘长佑在桂林城定粤寺东桂山(即叠彩山)脚下创建桂山书院。桂山书院专课举人,设孝廉课,故又名孝廉书院。”看来,桂山书院就建在今日桂林市内叠彩山前。因为在课程的设置方面,唯有桂山书院设有“孝廉课”,故该院又被人称为“孝廉书院”。
匆匆前来探望病人者
既然如此,那该院的“桂山”之名是如何而来者呢?陈业强在其所撰《广西书院研究》一文中,对桂林书院的命名有着专节的分析,其中一节称:“广西有以山为名者:桂林秀峰书院建于叠彩山与独秀峰之间故名,桂山书院因地处定粤寺东桂山之麓故名,柳城县的凤山书院因建于凤山镇北门外凤凰岭之麓故名,河池州的凤仪书院因州有凤仪山故名,凌云县的云峰书院以城后有凌云山故名,上思州的三台书院因州后有三台山故名,陆川县的三峰书院,取三台山三个顶峰对峙之祥,以勉励多士是举之意。以山为名,其寓意为培养生徒学成后得抬举像山一样高。……”看来,正是因为叠彩山当年叫“桂山”,所以该书院也就被命名为“桂山书院”。
另一块招牌
而对于桂山书院的建筑规模及其历史延续,罗振宝在其论文中称:“桂山书院建筑为五间四进式,建有头门五楹,二门五楹,讲堂五楹,东西讲舍各十余楹,圣人堂五楹,东西二院上下各三楹,另建有东、西厢房多楹。经古书院迁址于此与桂山书院合并办学后,原书院东为孝廉书院院长居所,西为经古书院院长住所。光绪二十八年(1902),书院停办;光绪三十年,改桂山书院为工艺厂。辛亥革命后,相继为广西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桂山中学。”由此可知,当年的桂林还有经古书院。该书院在历史上的名气不大,不知是什么原因,此院最终并入了桂山书院。
桂山书院第一任山长乃是临桂人朱琦。这位朱琦也算名臣,他曾在朝中做御使,然而他却对于家乡的建设有着特别的热心,《朱御使传两浙忠义录》中称:“琦锐志向学,慕某乡故大学士陈宏谋之为人,思以学术动当世,不务躁进,在台端,章数上,皆天下大计,与苏延魁、陈度镛号‘谏垣三直’。”
叠彩山景区指示牌
看来朱琦很崇拜他的乡贤陈宏谋,故而他致力于以学术改变社会风气。虽然已是清末,但朱琦却有着较浓的理学思想,刘师培所撰《清儒得失论》中说:“道光中叶,清室之臣有倭仁、吴竹如,以程朱之学浅陋,别有山阳潘德舆、顺德罗惇衍、桂林朱琦、仁和邵懿辰,以古文理学驰声京师,其学略与方姚近。曾国藩从倭仁游,与吴、潘、邵、朱友善,又虑祈门诸客学出己上,乃杂治汉学,嗣为清廷建伟勋,后起之士竞从其学,而桐城之文亦骤昌行于湘赣粤西诸域。”
道光年间,朱琦跟很多重要的学人都有着密切的交往,而他的学术观受倭仁影响较深,为此他跟曾国藩有着密切的关系。道光二十八年,朱琦回到桂林就任秀峰书院山长,而后又任孝廉书院山长,故而他把自己的学术观传播到了桂林当地的书院。
医院侧旁的道路
虽然桂山书院在清代桂林书院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可是不知什么原因,该书院的历史资料记载却远比不上另外三家。在资料的搜集方面,广西师大出版社的马艳超先生给我提供了很多的帮助,尤为重要者是该书院的藏书情况,在我所读到的相关文章中,基本上都没有涉及这个问题,而正是马艳超帮我找到了康有为在清光绪二十年所写《桂学答问序》一文,此文明确地讲到了桂山书院藏书的来由。
微信号:zhilanzhaiweili
藏书家韦力的古书之媒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进士首儋尾亦儋——海南最后一位进士王云清
老福州城四大望族之一
甘谷历史中的朱圉书院及其山长们
吕志伊:普洱民国人物(之一)
广西·桂林书院对联集锦
汾口陆乡举人陆登鼇朱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