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罕绝丨林则徐书《兰亭序》,临苏轼、米芾, 竟如此神肖精妙!

或许我们对于林则徐的印象还停留在历史书上写到的1839林则徐于“虎门销烟”,有中华之“民族英雄”之誉。其实, 他的书法在27岁中进士入翰林院时已名声卓著,他的书法宗唐人楷书,尤其追慕以方正见称的唐代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作为临池学书之规范,勤加体会临摹,所以小楷《兰亭序》拓本有欧阳公之遗风。



林则徐书《兰亭序》





林则徐临米芾《箧中帖》《李太师帖》



我们再来看看米芾的原帖。


原帖1


  米芾《箧中帖》(又称《致景文隰公阁下尺牍》、《天机笔妙帖》) 行草书。纸本。信札一则。约书于北宋哲宗元祐六年(1091)。纵28.4厘米,横39.5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

芾箧中怀素帖如何。乃长安李氏之物。王起部、薛道祖一见。便惊云。自李归黄氏者也。芾购于任道家。一年扬州送酒百馀尊。其他不论。帖公亦尝见也。如许。即并驰上。研山明日归也。更乞一言。芾顿首再拜。景文隰公阁下。



原帖2


李太师帖 元祐二年(1087年) 纸本 纵25.8厘米 横31.3厘米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释文: 
李太师收晋贤十四 帖。武帝、王戎书若 篆籀,谢安格在 子敬上。真宜批帖尾也。



 林则徐临苏轼《寒食帖》





释文:
    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闇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已白。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小屋如渔舟,蒙蒙水云里。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东坡此诗似李太白,犹恐太白有未到处。此书兼颜鲁公、杨少师、李西台笔意,试使东坡复为之,未必及此。  

    款识:墨樵一兄属临。林则徐。   
    钤印:林则徐印、读书东观视草西台  



原帖


苏轼《黄州寒食诗帖》,纸本,34.5×199.5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林氏在1827年(道光七年)《跋沈毅斋墨迹》中说:“初学临摹辄舍唐人矩范而躐等于钟张羲献,是犹未能立而使之疾行,僵卧必矣”。虽然林则徐书法主张从唐人入手,但观其书法,仍知其并未舍弃“取法乎上”的追求。今观其书,可知林氏亦为当之无愧之“书家”。



书法网精品推介


包邮

初学套装

半生熟宣、米字格毛毡、毛笔、书画墨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林则徐是怎样临“大家”作品的?
书法鉴赏--行书
林则徐小楷《兰亭序》
林则徐小楷《兰亭序》,怎么样?
精研米芾的书法大家,曹宝麟《兰亭序》
褚临《兰亭序》,让米芾大赞丨附高清原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