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当代书画家曹雕的艺术人生

书法隶变体《唐孟郊诗游子吟》 140×70厘米

工笔画《锦绣前程》 100×50厘米

国画《教子图》 140×70厘米

国画《清风》 70×50厘米

国画《轻舟已过万重山》 140×70厘米

杨丹菲

曹雕,字鹏,生于1961年,湖北武汉市人。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心理学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湖北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湖北省书法家协会理事、湖北书画院理事等。

1995年,油画《春的梦想(画组,1995)》,参加波士顿第十届艺术节,荣获金奖,被波士顿美术馆收藏为永久陈列。

1996年,油画《东方色韵》被选印成特种小型张邮票,在美国华盛顿举办的第20届世界邮政会议上发行。《月夜春怀在古桥》被美国前总统小布什收藏。

2001年,工笔画《校园春光》获广东省艺术大奖赛三等奖。

2006年4月15日,在法国巴黎朗布依埃市博物馆举行的“巴黎——中国美术周”开幕式上,曹雕的油画作品作为中国画家团礼物赠送给巴黎朗布依埃市长。

2009年,在英国成功举办了“美的中国色诗画江南——曹雕画展”以及曹雕绘画艺术研讨会。

2015年1月,油画《共和国的开国英雄》获“韶山杯”全国著名书画大师作品大展赛一等奖

2015锦里圣诞慈善公益拍卖晚会上,油画《渔村晨霞》(规格100×60厘米),以29万元人民币被上海一家私营企业主闵孝琳女士收藏。工笔画《吉祥如意》(规格140×70厘米),以13.7万元人民币被重庆一名学者胡均伟先生获得 。

2016年4月12日,在纽约新当代艺术博物馆成功举办“中华翰墨美丽的中国——中国书画家曹雕先生书画展”。

2016年4月21日,在旧金山世界日报美术馆成功举办“曹雕眼中的旧金山”专题展。

曹雕是一个性格爽朗的人,同时也是一个洒脱不羁的艺术家,我们在欣赏他作品的时候就能深深感受到。从书法到绘画,从东方至西方,他在一脉相承、融会贯通的基础上,愈发精进地做了中西合璧、旁征博引的融合。观其作品,既有承古之底蕴,更有随势之不拘。这就是书画家曹雕的艺术格局。

书画兼修 通达致远

曹雕生于九省通衢的武汉,荆楚古地醇厚的文化积淀和楚人顽强不屈的性格使他养成果断率真的性情和追求极致的性格。“书画是我的爱好,从小就喜欢。我一直坚持一个原则,就是做一件事,没想好就不去做,要做就尽量做到最好。譬如写字画画,如果创作成功了,那就是一幅作品,创作不好,就直接扔掉,重新再来。”曹雕说。

曹雕自幼受父辈严谨教育,也得家庭氛围熏染,5岁开始练习书法。及至少年,从唐楷入手,尤以褚遂良楷书用功最勤。“褚书”以骨气兼之华美而彼时名闻,始以结构的疏密,流动不拘之情感来表现作者思怀。这种创作风格直接影响了曹雕后来艺术研习的方向。曹雕青年时期始习行书,喜于魏晋风度之飘逸,取法《兰亭序》和“二王”手札。在遒劲妍美中又渗入了随性恬淡精神。可以说,对“二王”和“褚氏”风格的研习与融合,不仅是对曹雕扎实书法功底的锤磨,更为其今后艺术精神的形成打下坚实基础。

曹雕从开始便深知,字外功夫的学习比习字本身更重要,因此他的书法着意的韵味并非在字体本身。故而,曹雕平时除了勤练笔耕外,读古文也必不可少,常嗜《左传》、《尚书》、《诗经》、《战国策》、《史记》等书籍。“搞艺术就是做学问,要想学好书法,必先精读古文,通晓历史,在必须掌握的那些知识里,最重要的是古汉语。研究好这些,就有了一脉相承的传习,才能更清楚和尊重自然规律和创作规律。”曹雕说。

这样的精神陶冶,比起单摆浮搁的练习不仅有趣,而且增益了其活学活用的思维,更能以史为鉴,以史为习,丰富知识,拓宽眼界。故观“曹氏书风”,有一种深远阔达之美,那是长期浸润在古文化中的底蕴的升腾;在沉厚中透显出的妍雅精致,是长期精雕细琢磨练的纯熟笔力的体现。

古语云,书画同源。书与画,同质而异体,画家观嘉陵江水,则见其波涌涛起,写其状貌、追其神髓;书家怀素夜闻嘉陵江涛声,则于状貌之外,得其体势;张旭观其风韵,神入毫霜。可见,书、画二者自神韵出处便是相通相合。至于技艺,南朝谢赫有论六法,其中“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则在诸法之先。如用笔之“骨法”,笔者认为,谢氏虽未曾明言,但当是有书法功底在前,精习书法,才能让笔墨有筋骨劲健之挺拔。笔墨筋骨赫然,画作方不困弱无力。故曾有人云,能写好书法之人必能画好国画。

翻开曹雕的画作,油画、国画,写意、写实不一而足,题材涉及山水、人物、花鸟等。在国画方面,他在学习研究宋代绘画的同时,亦对元、明、清历代的绘画进行了认真的学习和研究。东晋画家顾恺之在《论画》中云:“凡画,人最难,次山水,次狗马;台榭一定器耳,难成而易好,不待迁想妙得也。”若从顾氏之论,那么曹雕可谓占尽难事。其人物肖像作品,力求外形特征与精神世界的统一。在其肖像创作中表现出来的“塑造”而不是“描绘”的方式,能让观者感到他虽出手不凡,却又显得朴素与内在。用曹雕的话讲,就是“要把人的灵气找出来,而不是徒有其表”。他的山水之作充分彰显了其天赋,他以寓诗于画的情怀,让观者在欣赏时便得身临其境之妙感。其作品,时而雄浑通博、大气凛然,时而苍润朴茂,皆在天然中赋予了温婉洒逸的文人情怀;花鸟画作则继承了宋明时期文人画的才情,崇尚品藻,注重情趣,契合了“写梅兰竹菊于案前,表风雅逸骨于笔端”的意境。

笔墨随心 创作随行

“师古是手段,在创作中,不拘泥于古才是目的。笔墨应随时代,画家们在自己的创作中应既有传统,还需有所创新,有所发展,有所提高,这样作品才能体现当代性、时代性。对于艺术,需要探索不止,不断尝试,成功了就是一幅好作品,失败了,就是一次有益探索的积累。当然,在成功之后还要多请教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经得住人民和时间考验的才是好作品。”曹雕如是说。

与世无争地埋头创作,执着求真的不懈追求,曹雕在艺术上的每一次进步都是经历艰辛与扎实的努力而获得的。在创作过程中,曹雕非常注重“观察”这一环节。在他的写生经历中,曾经为了一方山水,或者一个人物肖像的创作,连续十多次去同一个地方,观察当地花草虫鸟在不同天气和气候下的变化,观察一个人在不同时期的生活状态,人物脸上的皱纹、笑容以及衣着,他都要赋予心理的联想,传达出人物性格与现实生活的信息。曹雕乐于这样的创作历程,并不急于让作品问世。每一次的磨砺,都能让他更加虔心,不问名利,与世无争。这让笔者在欣赏其油画作品时,强烈地感受到一种从容。他以东方特有的泊远心性为内在支撑,将激烈的颜色润化,冲淡了西画鲜艳色调带来的浓郁视觉感受,并将其融于从容安然的点染中,渗透出一种本然的中国文人气度和优雅。他的作品在向观众展示了人性丰富的同时,更让人们在喧嚣的当代社会能够去发现和感受到“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本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当你在画家手中拿画时,知道其成本到底有多少
翰墨飘香 书画人生——访著名书画家曹芥园先生
沈阳书画院2016年新春新作展
纵观中国当代资深书画家曹雕先生油画世界
艺术才子张云海 记者/彭援军
国画︱当代著名书画家莫立唐艺术作品欣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