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魏家庄-济南老街巷系列之五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为连接济南老城与西部经纬路商埠区的交通便利,在西城墙处开辟普利门。魏家庄那时还是郊区乡村,离此不远,正好位于城乡交界区域。后来随着胶济铁路的开通,人口增多,店铺增加,它周遭的农田也逐渐消失,使得魏家庄原有的乡村土路不断扩宽改造,形成了一条主干道东西蜿蜒四五里的街道。上世纪二十年代初,由土路铺为青石板路,街道拓宽为七米,来往人员,车辆不断,逐渐形成了一条繁荣的商业街。
此街为东西向的街道,东首和经二路相交,西首和经三路,新市场,纬一路相衔接。它的几条支巷如魏家胡同,民康里,树德里和南面的麟祥街以及人民商场,经四路都可连通;再往南还有同生里,宝善里,德安里等支巷。因魏家庄位置处于商埠区和老城区黄金地段夹角内,又偏居一隅,安静闲适,通衢畅达,便于进出,一时成了各行业中上阶层安居,设厂,经商,开店的好地方。
由于购物,交通的便利,很多官僚资本家,企业富商,房地产商,医生,文人,宗教人士等纷纷来此购建房屋或租住,先后在民康里,树德里,同生里,安康里等建巷筑楼房和四合院民居。实力雄厚的房地产商,利用官僚资本大兴土木,组建了民康里、树德里等建筑群。南北方向的民康里,路东路西建有完全对称、规格统一的四合院。和这条小街平行的树德里,则是一座座式样相同的三层小洋楼。此外还有些社会团体也曾来入驻,如山东省红十字会,济南律师公会,学校,道院寺庙等。
当年魏家庄大街路南路北都设有众多杂货铺,肉食店,酱菜店,点心铺,香料商行,馒头烧饼铺等等,除了食用品还有生活所用的服装,鞋帽,理发,车行,旅店,碳店,加工厂等。魏家庄西头的老玉记扒鸡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曾闻名一时。
在2007年该区域即将拆迁时,笔者经常来拍点照片,那时街道上几乎已成了油盐酱醋,五谷杂粮,瓜果蔬菜一条街;货摊都摆在了门前两边街上,只留出了中间不到两米的路,人来车往,煞是热闹。
关于几条街巷的命名:
魏家庄的来名:始自清道光年间,济南长清的魏、曹两家为避水灾,从长清楚家庄迁此,因魏姓居民来此最早,人口较多,经村民共议定名为“魏家庄”。
民康里:清末陕西省督军吴新田在此建公馆住宅多处,形成街巷后,取民顺安康之意,故名。
树德里:民国初山东省督军张树元在此建房,为感恩报德其姐夫一家,起名“树德里”
宝善里:清末山西人谢宝善的先祖在此开设窑厂,1919年拆除窑厂后建住宅,形成街巷。据其姓氏名定为“宝善里”
德安里:1925年,贾姓商人在此建宅做生意,店铺号为“容德堂”,形成街巷后,以堂号定街名为“德安里”
同生里:该巷原为山东督办张怀松的“松菊花园”旧址。1930年,李张等四姓购买该园建住宅。李姓开设“同力锉厂”,张姓的商家堂号为“大生堂”,形成街巷后,取两家作坊,店铺各一字,故名“同生里”
2009年,魏家庄万达广场工地发现古代墓群,开始考古发掘,考古勘探面积达10万平方米。在发掘中发现各类古代墓葬100余座,其中汉代墓葬超过一半以上,这里也成为济南城区最大的古墓葬群。 这些汉墓的考古挖掘及大量铜器、铁器的出现,对了解西晋以前的济南古城很有帮助。 目前已发掘出土的有古窑址、数十处古代墓穴,出土宋代三彩瓷枕、宋代白釉瓷枕、多具铁鼎、汉代铜制博山炉、不明年代的铁剑、汉代铜印章、古代铜镜、汉代五铢钱、铁釜、彩绘陶罐、青铜盆等一批很有价值的文物。
目前济南魏家庄万达广场占地面积 21.78公顷(345亩),总建筑面积93.07 万平方米。魏家庄街道办事处现在辖区东到顺河街,西至纬一路,南到杆石桥,北到馆驿街,面积0.88平方公里。有汉族、回族、蒙古族、藏族四个民族,设有永庆街、人民商场、馆驿街、麟祥街、魏家庄等五个社区居委会。
初稿2018.3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济南街巷老照片系列⑭——宽厚所街(上)
济南老街巷旧照系列(16)----宽厚所街(下)
济南街巷(二)
济南区域划分
FUN苏州 | 苏州这些有意思的事情你肯定不知道!
【潮汕文化大观】汕头街道名称杂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