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历代名家绘奇石!


宋代是中国古代赏石文化的鼎盛时期,北宋徽宗举“花石纲”,成为全国最大的藏石家。由于皇帝的倡导,达官贵族、绅商士子争相效尤。于是朝野上下,搜求奇石以供赏玩,一度成为宋代国人的时尚。

这一时期不仅出现了如米芾、苏轼等赏石大家,司马光、欧阳修、王安石等文坛、政界名流都成了当时颇有影响的收藏、品评、欣赏奇石的积极参与者。宋代赏石文化的最大特点是出现了许多赏石专著,如杜绍的《云林石谱》、范成大的《太湖石志》、常懋的《宣和石谱》、渔阳公的《渔阳石谱》等。其中仅《云林石谱》便记载石品有116种之多,并各具生产之地、采取之法,又详其形状、色泽而品评优劣,对后世影响最大。又据南宋赵希鹄的《洞天清录集.怪石辨》载:“怪石小而起峰,多有岩岫耸秀、嵌之状,可登几案观玩。”足见当时以“怪石”作为文房清供之风已相当普遍了。

北宋以书画两绝而闻名于世的米芾当时最有名的藏石、赏石大家。他不仅因爱石成癖,对石下拜而被国人称为“米癫”,而且在相石方面,还创立了一套理论原则,即长期为后世所沿用的“瘦、透、漏、皱”四字诀。其实当时癖石者甚众,米芾只是其中之一而已,“爱石而癖”绝非米氏所独钟者。

五代 徐熙

宋 米芾

宋 苏轼

宋 赵佶

宋 赵昌

元代中国经济、文化的发展均处低潮,赏石雅事当然也不例外。书画大家赵孟頫是当时赏石名家之一,曾与道士张秋泉真人善,对张所藏“水岱研山”一石十分倾倒。面对“千岩万壑来几上,中有绝涧横天河”的一拳奇石,他感叹“人间奇物不易得,一见大呼争摩娑。米公平生好奇者,大书深刻无差讹。”这一时期,在赏石理论上无大建树,多半承袭了宋代的审美,元代很多书画大家在他们的绘画作品中都有经典的赏石题材。

元 赵孟頫

元 顾安

元 倪瓒

元 王蒙

元 吴镇

元 张逊

元 朱德润

明清两朝是中国古代赏石文化从恢复到大发展的全盛时期。在这数百年间,中国古典园林从实践到理论都已逐渐发展到成熟阶段。明代著名造园大师计成(字无否)的开山专著《园冶》;明代天年间王象晋的《群芳谱》;明代李渔的《闲情偶记》;明代文震亨的《长物志》等相继问世。他们对园林堆山叠石的原则都有相当精辟的论述。“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之说,至今仍是‘小中见大’的典范。明代曹昭的《新增格古要论.异石论》,张应文的《清秘藏.论异石》,尤其是万历年间林有麟图文并茂、长达四卷的专著《素园石谱》等,更是明代赏石理论与实践高度而全面的概括。林有麟。不仅在《素园石谱》中绘图详细介绍了他“目所到即图之”且“小巧足供娱玩”的奇石一百一十二品;还进一步提出:“石尤近于掸”、“芜尔不言,一洗人间肉飞丝雨境界”,从而把赏石意境从以自然景观缩影和直观形象美为主的高度,提升到了具有人生哲理、内涵更为丰富的哲学高度。这是中国古代赏石理论的一次飞跃。

明 金湜

明 柯士璜

明 蓝瑛

明 陈淳

明 陆行直

明 陆治

明 米万锺

明 孙克弘

明 唐寅

明 王铎

明 王绂

明 吴彬

明 吴伟

明 尤求

明 赵化龙

明 朱耷

清 陈洪绶

清 陈枚

清 方亨咸

清 高凤翰

清 弘仁

清 胡公寿

清 华岩

清 黄怡生

清 金农

清 居廉

清 李觯

清 罗聘

清 任颐

清 吴㝎

清 张熊

清 郑燮

清 周棠

清 梅清

清 赵之谦

本文转载自银杏树大课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历代名家画石,果然是姿态万千
历代中国画中的“奇石”
《文化安顺》安顺收藏 奇石溯源 2019年第34期 (总第389期)
奇石漫谈
历代名家画石百图,非“怪”字可以尽述
♨️室无石不雅,看历代名家经典画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