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溯源一探访:养育千年瓷都景德镇的母亲河



       昌江,景德镇人休养生息的乳汁,景德镇瓷器名扬天下的输送水道,景德镇这座城市世代沿袭的命脉。祖祖辈辈、许许多多的'镇巴佬'向往实地了解母亲河昌江的源头,碍于交通与信息不便而抱憾。


       同饮一江水, 溯源亦担当。为探寻昌江源头历史、环境、文化、地理与景德镇休戚与共的渊源,为向孕育百万瓷都儿女的母亲河致敬。2017年11月4日,秋高气爽,艳阳当空,景德镇市陶瓷历史文化研究会组织的“探访昌江源采风活动”如期进行,自驾车队按编号一路向北奔向徽安古道。


       整洁平坦的安徽省道曲曲弯弯地引导车队行进到徽安古道,进入祁门县经阊江北路至大坦乡燕窝里村,便直直地插入十五里的大洪岭。这里距祁门县城22公里,是古时祁门通往池州、安庆等地的重要通道。是昌江的源头,也是祁门红茶的原产地之一。                 



       昌江源自昌门(亦为阊门,即今祁门)汇入鄱江,取其首尾,故名昌江。昌江发源于安徽祁门县大洪岭深处,向南流经景德镇,经鲇鱼山至鄱阳县注入鄱阳湖,昌江全长254公里,流域面域面积6260平方公里,浮梁境域全长61公里。碧波荡漾的昌江河,不仅给浮梁这片土地带来了勃勃生机与秀美灵气,而且是养育瓷都百万儿女的母亲河,更是鄱阳湖重要源头之一。



饮水当思源,山亲水亲情也真

        沿着大洪古道拾级而上,踏过人跡罕至的山间小道,一洼洼、一簇簇清甜的山泉水顺着大大小小的卵石汨汨流淌,一路朝西汇成江河。此情此境,你不得不惊叹于大自然的神奇,老少男女都禁不住俯身鞠水,或开饮或装瓶,深怀敬畏,不亦乐乎。



写生一记录护佑母亲河的灵山圣水

      景德镇市陶瓷历史文化研究会成员及艺术家们被眼前的古道山景和醉人的秋色风光所吸引,纷纷拿出画具、相机、手机,或挥毫走笔、或咔嚓声声,各显神通。



       这里,远离了城市的喧囂和世俗,近距离感受的只有清静和纯朴,更有灵山圣水相伴的神圣与庄严…

     

山庄里的艺术交流

       返程途中,景德镇市陶瓷历史文化研究会一行受邀来到祁门'汪洋汪洲艺术馆”,典型徽派园林建筑内弥漫着颇有意味的景德镇陶瓷文化艺术气息。这里陈列着中青年艺术家汪洋汪洲的陶瓷艺术作品,研究会的美术教授和艺术大师兴致勃勃地现场作画交流,为本次探源釆风活动画上完满句号。


为您导游

       祁门县城出发-大坦乡政府-燕窝村40分钟,登古道-大洪岭头(徽池界碑、远望长江)-原路返回(接近岭脚400米处可从阊江源峡谷下山),往返全程约2.5小时。


七律:昌江探源

文/孙树发

昌江动脉出阊泓,古道安池峡谷盈。

皖地祁门溪瀑处,询踪探路燕窝泉。

大洪岭首淵源远,长坦阡头绿态生。

五百程途流赣域,千年水乳育瓷城。



扫描二维码 

关注景德镇市陶瓷历史文化研究会

关注《中国瓷都》杂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景德镇市,别名“瓷都” 景德镇设镇于东晋时期,始称“昌南”,汉易
景德镇史话
熟悉又陌生的景德镇之旅——御窑景巷,讲述瓷都老城故事(下)
没想到,这座小城才是今年的旅游黑马
文化瓷都-景德镇,这里有你想不到的景致!
开心快乐330——景德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