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传播学理论“沉默的螺旋”

沉默的螺旋理论提出者

    诺埃尔-诺依曼是德国大众传播学家和政治学家。她在1973年提出的大众传播理论“沉默的螺旋”,对德国乃至世界传媒学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2010年3月25日,诺依曼在家中逝世,享年93岁。

沉默的螺旋理论含义

      理论基本描述了这样一个现象:人们在表达自己想法和观点的时候,如果看到自己赞同的观点受到广泛欢迎,就会积极参与进来,这类观点就会越发大胆地发表和扩散;而发觉某一观点无人或很少有人理会(有时会有群起而攻之的遭遇),即使自己赞同它,也会保持沉默。意见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如此循环往复,便形成一方的声音越来越强大,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发展过程。理论是基于这样一个假设:大多数个人会力图避免由于单独持有某些态度和信念而产生的孤立。

沉默的螺旋理论案例

网络环境中“沉默的螺旋”理论是否会消失?

 

网络环境下“沉默的螺旋”理论不会消失。

     一方面,网络传播集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特点于一体,能够更深刻地作用于更大范围的受众,使得过去相对明晰的“意见气候”变得复杂化。

      另一方面,“沉默的螺旋”中“从众心理”的作用程度在网络时代也有所改变。心理学认为,“从众心理”来源于认知失调和对孤立的恐惧。群体压力会让人产生失调,而从众是减少失调的有效方法。但在网络中,大多数群体并不稳定,个人能够通过转换群体而非从众的方式减少失调。网络空间的无限宽广,也可以让个人找到认同自己观点的群体。此外,网络匿名性的特点,也会使人感受较小的群体压力。

     虽然网络的出现改变了原有的传播方式,但传播的社会控制机制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传统媒体下引发和支持“沉默的螺旋”的基本条件却依然存在和成立:社会孤立的心理动机没有消失,网络群体压力依然存在。“沉默的螺旋”对个人意见的压力作用方式有所变化,强度相对减弱。但是,作为公众舆论领域里的一只“幽灵”,“沉默的螺旋”却远远没有散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论网络时代下的“沉默的螺旋”
参考书和考研真题差这么多?一文教你60分和90分的差别!
真题┃沉默的螺旋
沉默的螺旋是否会在互联网上消失
豆瓣9.1《狩猎》:杀死一个人很简单,用谣言就够了
每日一背 | 关于沉默的螺旋 你该知道的一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