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陌生的价值——流动与舌尖上的文化体认(3)

少数民族风味饮食与他们所处自然环境和文化背景密切相关。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和对食物知识的增加,各民族摸索出了运用水濡、火烹、烧烤、曝晒、烟熏、风干、发酵等手段加工食料的技术,形成风味各异的饮食文化。

1. 野味

采集与狩猎,过去是许多民族谋生的基本方式,现在也是一种重要的辅助性饮食。在思茅、版纳的各民族中有这样一条谚语:一动就是肉,一绿就是菜。

动物类野味,各民族嗜食种类极多,所谓“天上飞的除了飞机,地上走的除了汽车,四条腿的除了凳子,都可以吃”。当然,由于宗教信仰及民俗禁忌等原因,不同民族也有不同的食物禁忌,比如有的民族不吃鱼,认为鱼不会说话,到了阴间连诉苦都不会,吃它们是罪过;有的民族在妇女怀孕时,忌吃许多东西,如长得难看的、体臭的、有缺陷的动物

“山中打猎,见者有份”的传统猎俗,甚至沿袭到日常习俗中。在基诺族村寨,“一家杀猪,全寨帮吃”的风俗,仍或多或少地存在着;鸡、猪等家禽家畜,由于放养,“家”性偏少而“野”性偏多,以致到宰杀时,得由一些精壮男子满山追捕,人喊狗吠,阵状颇似围猎。云南西双版纳,1993,笔者摄

北方的蒙古族,元末落籍云南后,口味也南方化了。雨水季节,上山采菌子,丰富餐桌的野味。云南通海,191,笔者摄

随着野生动物保护意识的增强,特别是最近的瘟疫流行,许多动物已在禁止捕猎之列,各民族的饮食习惯也有了些调整,餐桌上野生动物的种类大大减少了。

当然,有一些特色菜肴,直到现在,依然保留着,例如,白、彝等族的炸夹虫、傣族的炸花蜘蛛、竹虫,以及很多民族都嗜吃的炸蜂蛹、蚕蛹等。

植物类野菜种类特多,特别是在森林较多的地方,山林民族丰富的植物学和药物学知识,令人叹服。例如,菌类较著名的有干巴菌、鸡棕、松茸、青头菌、牛肝菌、谷熟菌、北风菌、鸡油菌等,花类有黄花菜、刺梨花、槐花、树花、蜜蜂花、羊奶花、山菲花、杜鹃花、饭勺花、兰菜花、桢桐、绿苞山姜、九翅豆蔻、多蕊蛇菰、白花羊蹄甲、仙人掌花、多毛姜花等数百种,或煮或炒或烧,风味独特,还有不同的药疗功效。至于许多植物的根、茎、叶、果,更是数不胜数。

新鲜蕨菜。云南江城,2009,笔者摄             

小竹笋。云南江城,2009,笔者摄

独龙人有条古训:山上出什么就吃什么。在独龙语中有数百种野菜、野和可食用的野生植物的根和茎的名称,仅野生芋头就有十多种。冬天采集葛根,取其淀粉长期保存;五六月间采新鲜野百合、竹笋、义赢、厄楠、达布秋等等,掺在葛根或小米中煮了吃。57月间,山间野菜是他们重要的食物补充。

傣族菜谱中,江里的青苔,沟边的香菜、臭菜、苦凉菜,棕榈树上棕包花和许许多多不知名的野菜都是盘中餐。这些野菜即是美味,在炎热的江边谷地还是清凉去毒的药物。

2. 各民族的特殊食品

在怒江,不论是在怒族还是在傈僳族村寨中做客,都可以领略到人们的热情好客。有远方客人到来,不论是哪一个民族,认识与否,都要热情留宿,美食招待。咕嘟酒,是待客的美酒,用包谷经发酵后,再在坛里密封数日而成。饮时加入适量的温开水、蜂蜜、糖、再放入漆油或者酥油,香淳无比。待客的佳肴还有荞米簸簸饭、琵琶肉和厦拉、巩拉。厦拉和巩拉是用酒焖的肉和酒焖蛋。先在铁锅中放入漆油或者其它油脂,待锅烧烫放入鸡肉(猪肉、羊肉、牛肉)或鸡蛋,退火后,注入烈酒,焖煮数分钟。“厦辣”和“巩辣”醇嫩清香,具有驱风健胃,滋补强身的功用。是怒族傈僳族十分喜好的佳肴。

最有怒江风格的是石板粑粑,贡山有一种石板,质细腻,面平滑,火烧不裂,人们把石片做成圆型“煎锅”用来煎烤粑粑,用这种石板煎烤出来的粑粑不放油,可不粘不糊,香酥薄脆,别具风味。

在云南各民族中,还有各式各样独特的食物,如永宁摩梭人的“烤干鱼”,景颇族“舂菜”、景颇族“麂血饭团”、独龙族竹筒洒、西双版纳勐海名荼“南糯白毫”、德宏遮放米、文山八宝米、彝、白族“粑肉饵丝”、洱源白族酸肝和糯米血肠、景谷象牙芒果、瑞丽无眼菠萝、树菠萝、大理雪梨;武定鸡、佤族水酒、彝族乳饼、白族乳扇;丽江纳西族窨酒、琵琶肉;傣族烤鱼、青苔菜、“毫咯素”、傣族香茅草烧鸡、竹筒饭、回族风干牛肉、墨江哈尼族油炸蜂子、墨江麻糖、通海豆末糖等。在大理,我们在白族民间可以找更多的美味可口的食品。街边的凉粉饵块、喜洲粑粑、粑肉饵丝、鹤庆盘腿、猪肝胙、剑川吹肝、弥渡卷蹄、凤羽酸肝、永平鹅、螺丝酱、洱源乳扇、邓川牛奶等等,还有大理著名的雕梅和炖梅,那是姑娘们出嫁时需要显示的重要手艺之一。吃的习俗与百姓生活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几乎伴随着人的一生。结婚要给女家送“送母席”;生孩子要送米酒汤圆、“鸡米酒”;祝寿要请“寿面”;除夕吃猪头尾,祭灶吃麦芽糖;大年初一吃素茶,正月十月吃元宵,二月初八吃“槟槟糖”,立夏吃“松麦饭团”,五月端五吃泡糕喝药酒,栽秧节吃锛片肉和洗脚豆,七月祭祖末摆八大碗,九月九喝登高菊花酒,冬至要块块肉和节节鱼。在大理有一的谚语说:“当家不可不节省,待客不可不认真。”吃在白族中已不仅仅是腹,更重要的是联络亲情,这些丰富多彩的食谱和食俗在民间吃出了传统,吃出了文化,吃出了艺术。最为人熟知的莫过于三道茶了,白族三道茶头苦、二甜、三回味,既是茶本身的滋味,也具有民间的人生哲理,就像大本曲《敬茶歌》里唱的“苍山茶绿洱水清,先吃苦来享福,创业多艰辛。

纳西族人家,锅里煮的是腊肉,火塘里烤着土豆,几杯小酒,几个老倌。云南丽江,2006,笔者摄

白族剁生,当地叫“生皮”,以盘中生肉蘸辣椒蘸水吃。云南大理,2010,笔者摄

还有虫子(略,见笔者《吃虫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云南饮食文化——云南小吃
--云南民族
云南美食最任性,26个民族26类佳肴!(图)
云南那些让人流口水的民族美食,你最喜欢哪一道!
【餐饮资讯】云南26个少数民族的招牌美食,你尝过几道?
云南民族菜欣赏,去那旅游就该知道哪些美食是重点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