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理解“物理的尽头是数学,数学的尽头是哲学,哲学的尽头是神学”这句话?

其实除了这种说法外,还有另外一种说法,即:“物理的尽头是数学,数学的尽头是哲学,哲学的尽头是宗教”。这句话以前是非常的流行,有传言说此话乃是当今理论物理学界泰斗杨振林教授说的。后来经过查证,纯属子虚乌有。其实这两句话基本上说的都是一个意思,人类最终的尽头或归宿都是宗教神学。


或许人们都认为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太难以理解了,或者干脆说单凭人类有限的智慧是无法穷尽这个宇宙的。所以,大多数人的思想都趋向于这个世界是不可知的,最后假借宗教神学来解释一切,这样做的好处,既摆脱了人们对未知的恐惧,也让人从根本上有了一种精神寄托。如此,人们才有理由和动力在这个迷茫浮躁的社会里坚强的生存下去。


物理是有形的物质世界中提炼出规律并以方程式规范它,数学更像是一种高级的工具,既能为物理服务,又能为哲学服务,但物理世界最终是可以用数学式来表达的,而且更准确,然而数学本身的意义却是哲学赋予的,哲学不仅解释数学本原,还能解释所有学科的本原以及存在的一切以及存在本身。而神学及宗教是为了解决哲学解决不了的问题而存在的,而且只要一解决,便是一劳永逸。事实上也是如此。



当然,在人类历史上,也出现过许多大智慧的圣人,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他们都是哲学家,像孔子,老子,释迦牟尼,柏拉图,默罕默德等,他们早在千年之前就对我们这个世界做过思考总结。

《易经》云:“形而上者为之道,形而下者为之器”。孔子云:道是无体之名,形是有质之称,凡有从无而生,形由道而立,是先道而后形,是道在形之上,形在道之下,故自形外已上者,谓之道也。自形内而下者,谓之器也。


在中国传统哲学当中,老子建立的“道”是万物的本原,道是本体,却也是高于本体的存在,因为本体可被说,而道却无法形容。老子在道德经里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怠,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

上面提到,在中国哲学里,道代表着最高的存在,道包含万有,无所不包,道是最高的本体,从某种程度上说,道是一种哲学,却也高于哲学。


可能很多人不明白我为什么说了这么多哲学和宗教的内容,其实我们完全可以将物理,数学,哲学和宗教(神学)在定义上重新划分一下,如易经所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这里的物理学和数学都是描绘现象世界的物质规律而被发明的,他们应当归类到“器”类,而哲学和宗教内容(或神学)是从有形提炼出的抽象,他们是有形世界的来源,但又不脱离于形而下者而对立存在。故哲学和宗教内容(神学)应归类到形而上者“道”类。


笔者这样做的目的无非就是能让人有一个清晰直观的理解,虽然说“物理的尽头是数学,数学的尽头是哲学,哲学的尽头是神学(或宗教)”这句话没有一个完整的出处,也并没得到所有人一致的认可,因为它不可以被证明,不代表真理本身。

但是我们知道,许多人对这句话还是倾向这句话的,既然有这种倾向,就必然有这种倾向的理由,而笔者就是按照这种倾向来勉强解释了一番,但笔者的解释与归类并不代表事实,不同意的可以当做娱乐来观看,以免引来不必要的争论。

好了,就说到这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加个关注,顺便点个赞👍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理解物理的尽头是数学,数学的尽头是哲学,哲学的尽头是神学?(杰森斯坦福的回答,0赞)
物理的尽头是数学,数学的尽头是哲学,哲学的尽头是神学
有人说物理的极致是宗教,数学的极致是哲学...
有人说物理的极致是宗教,数学的极致是哲学
你是如何理解“物理的尽头是数学,数学的尽头是哲学,哲学的尽头是神学”的?
如何理解物理的尽头是数学,数学的尽头是哲学,哲学的尽头是神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