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你所知道的这些爱因斯坦小故事,原来都是错的

2019年3月14日,是伟大科学家爱因斯坦诞辰140周年纪念日。

虽然爱因斯坦已经离开我们很久了,但我们仍然生活在他的智慧所庇佑下的时代,不知道研究所想借此契机和大家一起认真聊聊“爱因斯坦”这个我们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名字。

他是世不二出的科学家、是多才多艺的思想家、是饱受猜忌的和平主义者、也是一个调皮的老人,他无数次出现在媒体和我们日常的谈论当中,但其中很多关于他的故事真相,也许并不如我们习惯上所理解的“爱因斯坦”那般符号化的遥不可及……

光束骑士

在沃尔特·艾萨克森著名的《爱因斯坦传》里,将开篇第一章的标题起为“光束骑士”,很有浪漫主义的感觉。文中,他写到:

爱因斯坦在智力和想象力上的超然不凡就这样被文学化的表现手法“神化”了。这也是我们所有人关于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缘起故事的唯一版本,爱因斯坦可望而不可及的伟大形象从他少年时代便开始被树立起来。

其实这本文学传记,只陈述了部分事实。

“与光束赛跑”的思考确实与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创立有着因果关系,但“与光束赛跑”并不是爱因斯坦天才天才头脑中如“牛顿的苹果”那样神启般的偶然事件。

“与光速赛跑”其实来源于当时德国青少年中非常流行的一套科普书中所提出的脑洞大开的“课后疑问”,这套由A.Bernstein写的德国版“十万个为什么”是爱因斯坦少年时代所阅读的众多科普读物中的一本,但无疑是对爱因斯坦影响最大的一本。

就是这本科普书中的一个小小的“科幻疑问”,阅读过的少年中也许只有爱因斯坦把它当做真实问题思考,从而诞生了相对论。

爱因斯坦小时候并不合群,但非常喜欢阅读。除了我们提到过的科普书,爱因斯坦12岁的时候就把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从头到尾证明了一遍,16开始读康德的哲学……喜爱阅读、善于自学、对阅读中的有趣问题保持好奇心,为爱因斯坦的一生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撇去文学传记的光环,伟大的头脑确实是和我们每个普通人的成长方式相差无几的。

懒狗学霸

关于爱因斯坦学生时代,最出名的莫过于喜欢逃课、还经常和老师互怼等等之类的故事了。

比如,我们知道,学校纪律严格的德国让爱因斯坦窒息,所以还没等高中毕业爱因斯坦辍学就去了瑞士。

闵可夫斯基

到了爱因斯坦读了大学的时候,爱因斯坦仍然是“惯犯”,以至于他的老师闵可夫斯基气得喊爱因斯坦“懒狗”。

所以人们常常将爱因斯坦奉为调皮贪玩学生的守护神。

但这并不是故事的真相啊。

爱因斯坦逃课从来不是为了去玩,爱因斯坦的自学能力相当突出,之所以逃课是因为简单的课堂教学无法满足爱因斯坦的求知欲,他用这些时间自学自己认为更有价值的知识,比方说物理、哲学乃至于文学。

爱因斯坦的大学成绩单,满分是6分,很多功课都是5分、6分哦!

所以即使逃课,但爱因斯坦的学习成绩一直都是非常好的。

爱因斯坦大学时代的照片。

但逃课为爱因斯坦也带来了非常消极的影响,这直接导致他毕业以后成为班里唯一没有找到工作的学生,失业了两年,只好做家教,为基本的生计问题担忧,基本没有任何学术产出。不佳的境遇也使他的心态变得愤世嫉俗起来,对于教育体制的看法更加极端,劝自己担任家教的东家,把家里的小孩统统办理退学,由他自己来教授功课,这样才不会受学校的“毒害”,最后结果显然是被惊愕的东家给辞退了……

诺贝尔奖与离婚协议

爱因斯坦估计是唯一将诺贝尔奖金作为质押条件写进离婚协议的科学家了。

爱因斯坦和第一任夫人米列娃

爱因斯坦和自己的第一任夫人米列娃在1914年分居,送别夫人和儿子的那一天,爱因斯坦泪如雨下。

1919年,爱因斯坦获得诺贝尔奖金已经是指日可待的事情,他将还没有获得的诺贝尔奖金作为条件写入离婚协议,米列娃终于同意离婚。

不久之后,便与第二人夫人-艾尔莎结婚。

爱因斯坦与艾尔莎

但并没有阻止爱因斯坦数次陷入桃色新闻之中。和他还保持有婚外情的有他的秘书、奥地利的富有寡妇、物理学家、图书管理员演员、乃至是间谍(但这位苏联间谍不知道的是,爱因斯坦其实对美国的核计划一无所知啊~),这让艾尔莎心力交瘁。

多年后爱因斯坦回顾,对于和米列娃离婚后悔不已。可见在婚姻这个问题上,即使聪慧如爱因斯坦也难以应付自如。

“上帝不掷骰子”

“上帝不掷骰子”也许是爱因斯坦最著名的一句名言,但是这不是他的原话。

马克斯·波恩

它出自于爱因斯坦在1926年12月用德文写给理论物理学家马克斯·波恩(Max Born)的一封信(波恩是爱因斯坦的好友兼研究搭档)。这封信收录在最新一卷的《爱因斯坦全集》当中,编辑们对于这句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一直在变的译文”做了一些评述。

关于量子力学,爱因斯坦和玻尔之间有着长达30年的学术论战,图为1930年爱因斯坦和玻尔在布鲁塞尔出席索尔维会议时的照片。

这本书中的版本是:“量子力学......确实有很多结论,但并没有让我们更接近老家伙的秘密。无论如何,我确信他不掷骰子。”在这里爱因斯坦并没有使用上帝(德语Gott)一词,而是用了老家伙(德语Der Alte)。物理学家和诺贝尔奖获得者莱昂·莱德曼(Leon Lederman,《上帝粒子》(The God Particle, 1993) 的作者)指出,这其实是一种把大自然人格化的修辞手法。

看了这些是不是还觉得不太过瘾?其实,从他有趣的个人生活到高深的科学思想,关于大家关于爱因斯坦的“假知识”还有不少……

不知道研究所在这里只是先行梳理出了一些比较初级的,如果你想知道得更深入,那么……

欢迎你在2019年3月14日

爱因斯坦诞辰140周年纪念日当天

来到

(这座爱因斯坦唯一到访过的大陆城市)

不知道研究所

携手

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

以及

网易新闻 | 讲讲

共同开启

纪念爱因斯坦系列活动的序幕

为此

我们邀请到了

三位重量级大咖联袂为大家解读

真正的爱因斯坦

方在庆

国内爱因斯坦研究专家,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科学史、科学哲学和科学社会学。曾主持翻译过《爱因斯坦全集》第九卷和第十三卷。

江晓原

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首任院长。出版专著、文集、译著、主编丛书近百种,发表了大量书评、影评、随笔和文化评论。

袁岚峰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副研究员、科技与战略风云学会会长、《科技袁人》栏目主讲人、2018年中国十大科学传播人物。

从3月14日开始

不知道研究所将在上海举办3场

爱因斯坦诞辰140周年纪念活动

活动安排

3月14日

钱学森图书馆

| 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

19:00-21:00

3月17日

大夏书店

|华东师范大学中山北路正门

13:30-16:00

3月17日

建投书局

| 上海浦江店

19:00-21:00

3场活动均需报名参加哦

具体报名形式

点击文末“了解更多”进入报名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上帝掷骰子吗
关于科学,我们离真理究竟有多远?(之二)
爱因斯坦和波恩,对与错的二象性
量子力学是否证明上帝的存在?爱因斯坦说过:上帝不会掷骰子,一切似乎是安排好的!#不可思议 #探索宇宙#量子力学#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说:“上帝掷骰子”衍生的数据的想象!
5分钟看《上帝掷骰子吗》令爱因斯坦等科学伟人都头疼的量子力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