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职场哲学:无论生活的真相如何,我们都要热爱!

上一节课程中,

我试着与大家探讨了一个有趣的问题“哲学是什么?”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我们聊过些什么,如果记得我们聊过爱智慧、聊过思想、聊过“人是万物的尺度”,那自然是好的。如果不记得的话,那也无妨,思想的乐趣可能更多地在于思想本身。

罗丹的雕塑《思想者》紧绷着身体,杵着下巴沉思了140年,很少有人去揣测他在沉思什么,单单是沉思的姿态,就足够动人、足够给人启发了。要不,大家也试着托起下巴,皱起眉头,做出思想者的姿态来听我讲讲生活的意义?

开个玩笑,

虽然我们通常只有在情绪低落或人生不如意的时候才会想到“生活的意义”,但现在我们只来思考,大可不必皱着眉头。这个时候收听课程的你,

可能正在早高峰的地铁上;

正在饭后小憩的同事旁;

正在晚上八点半的电梯间;

或者已经钻进了软绵绵的被窝;

你带着一点儿早起的、饭后的、近晚的和临睡的困倦,扒出一点时间,来听这节名叫“生活的意义”的课。

接下来,

就请从灵魂中分出一部分精神,想象它钻出身体,钻出地铁,钻出办公室,钻出电梯间,连温暖的被窝也钻了出去,别怕,精神不会冷的。

你的精神越飞越高,飞到云端,俯着身子往人间看。

会看到什么呢?

有高楼林立、有车水马龙、有人流如蚁群,往来行色急,要是夜里可能比较享受吧,有万家灯火,大路通明。

像这样置身世外,是不是更容易想象全人类忙碌的生活。

那么,你的精神会怎样评价我们忙碌的生活呢?

法国哲学家阿尔贝·加缪认为:

生活就像希腊神话中英雄西西弗斯的使命。西西弗斯触犯了众神,众神惩罚他将一块巨石推上山顶,可是那巨石太重,那高山太陡,西西弗斯推着巨石,总是还不到山顶便滚落了。于是西西弗斯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推着石头上山,他的生命就在这样一件无效又无望的劳作中消耗殆尽。

生活真的像是加缪描述的这样令人绝望吗?

如果听到这儿让你眉头皱了起来,真是不好意思,就连我自己讲着讲着都把眉头皱起来了。

其实只要不去想“生活的意义”这个问题,我们的生活仿佛就充满意义,不信你看嘛:

地铁里的乘客来来往往各有奔头;

同事们午睡起来都有事情要做;

出了电梯你也有家要回;

要是没遇到这节课的话,你马上就能做个好梦了。

这些点点滴滴充实着我们的日常,生活的意义好像就是完成这些日常。

可是偏偏我多嘴,要问一句生活的意义是什么,

你是不是也开始怀疑这些点点滴滴的日常不足以担负生活的意义了?

我们得把生活的意义转向一些更大的东西,比如说快乐、事业、成功、权力和爱情。

生活的意义就是每天都快快乐乐,是成就一番伟业,是走上人生巅峰,是遇到真爱……

这些话听起来动听,可是,然后呢?

快乐了,然后呢?

成就了事业,然后呢?

遇到了真爱,然后呢?

好像意义就是那种特别特别终极的东西,总让人忍不住问一句“然后呢?”问到最后,佛家会告诉你: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到头来啥都是空,你说我不信佛,那好吧。

热力学用熵增原理告诉你:

一切事物都是从有序趋向无序。

再过足够多的时间,宇宙“啪嗒”一声又回到混沌状态。

你说反正我活不到那个时候,对啊,那个时候你不在了,

这话的意思不就是“对我来说都空了吗?”

说了这么多,我们好像否定了作为生活的意义的许多东西,却一直没有说什么可以作为生活的意义。

在说“生活的意义”之前,我们还得确定一下,当我们说某个东西的意义的时候,我们在说什么?

我们说的,就是这个东西所指向的某种超越自身的东西

有些拗口,但举个例子就容易理解多了。

“苏格拉底”这个词指的是苏格拉底整个人和他的哲学与生活,“狗”这个词指的是一种“汪汪”叫的四脚哺乳动物,或者是某些让人心有不甘的状态,比如说,“单身狗”指的是单身却不甘于单身的状态,“加班狗”指的是加班却不甘于加班的状态。

至于“生活的意义”,我们可以这样来定义:

就是一个人的生活所指向的无论什么东西。

说“指向”就是说一个人的生活朝着什么方向,是为了什么活着;

说“无论什么东西”,就是每个人的生活都有不同的指向,都为了不同的东西活着。

苏格拉底为了捍卫真理而死,他是为了真理而活着;

基督教虔诚的传教士,为了上帝而活着;

儒家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儒家弟子为了“仁”而活着。

像我们这样的普通人为了什么活着呢?

也许是为了扮演好我们在一个故事里的角色

奥斯卡·王尔德写了句话:

生活是对艺术的模仿

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并没有什么终极的目标,

我们只是依照着某个看不见的剧本,扮演我们各自的角色。

比如说,

一个学生,一个职员,一个儿子,一个丈夫,一个妻子,一个父亲,一个母亲……

我们的家庭用遗传和教育的方式,给我们的角色性格定了调子;然后我们的社会和文化提供了一些表演的范本,教我们如何去行动,如何扮演一名学生,如何扮演一名教师,甚至是扮演罪犯和警察;最后我们在彼此牵连而成的关系网络中把各自的角色扮演好,一起编制我们共同的生活。

如果我们中有谁选错了角色,或者扮演的不是很好,

那么他生活的意义就被破坏掉了。

也许生活是为了成就某种艺术?

至少尼采是这样想的,他说:

把你的生活当作一件艺术品去过。

生活不是一个故事,生活是像雕塑那样完成一件艺术品,在一个本来什么都不是的东西上面钻研琢磨,打造出自己的形体,塑造性格,发展出使“我”成为“我”的风格。

生活是要由“我”自己来创造的,像一个艺术家那样,活成一件艺术品,让人震撼,或者紧皱眉头。

也许生活是为了奉献和利他?

利他主义者认为:

即使对一个人自身没有任何好处,也要为他人的利益而行动。我们能否幻想自己生活在一个每个人都无私奉献帮助他人的时代呢?我们每个人都是服务者,从事着力所能及的劳动,创造出劳动产品满足其他人的需要,与此同时我们也从别人那儿获得我们需要的东西。

似乎共产主义就是这样一样理想。

如果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不再有货币,我们为他人提供服务以便得到他人的服务,是不是有点儿共产的感觉?这个他人如果换成国家、换成地球,会不会还有些崇高?

也许生活的意义就是爱?

是我们与关系亲密的少数人一起生活,爱着彼此。

比如说一个三口之家,

比如说四世同堂,

比如说三五好友,

比如说一个社区,

比如说一个国家。

我们的关系圈彼此重叠而分离,又因为“爱”全都联通,

就像歌里面唱: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我们已经说得太多了,但还是关于生活的意义还是没有定论,为什么要有定论呢?

罗素说:

须知参差多态,乃是幸福本源。

正因为我们的生活都有不同的意义,“生活”二字才值得反复谈论吧。我们要仔细想想,什么样的意义是高尚的,什么样的意义可能不那么美好,这一点就不展开说了。

不论如何,在本节课的结尾用罗曼·罗兰的一句话来结束:

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就是认清了生活的真相之后还依然热爱生活。

也许,生活的意义还是某种“英雄主义”?

“无论生活的真相如何,我们都要热爱。”

观万物之生,学为人之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生命的终极命题:死亡、自由、孤独与无意义
(转载) ​如何找到人生的意义?加缪的哲学思考启示我们
每当我找到生命的意义,它就又变了 | 约书
哲思|生活是荒谬的?思考苦难我们能获得什么
让艺术融入教育与生活
西西弗斯的幸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