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秦印集,内含临摹印选

秦印

前 言

秦始皇兼并六国后,不仅统一政权,更将当时紊乱的文字使用规范起来,书体划一,从而奠定了较为成熟的印章制度。官印的制作颁发均由少府属官符节令丞掌管,严禁私刻或盗用官印。其他一些制度如皇帝的印称“玺”,官吏和百姓的印称“印”等,也在此后历朝历代沿用下来。另外秦印无论是入印文字的使用、制度,秦代印章从秦以前的率意走向平整规范的趋势十分明显,这与后来以方正为主流的汉代印章表达出的是两种不相同的气氛,而这恰恰可以使后人的取法更加灵活与广泛,汉代印章正是在这一基石上才达到了新的高度。


注:
文章所有图片,排版美观性读者实用性进行了权衡论证,抛弃文章排版美观性,增强图片实用性,所有图秦印片进行了放大处理。

脩故亭印

看起来很眼熟,为何?如果大家对吴昌硕的作品比较熟悉,立马就会觉得眼熟了,在这方秦印中,随处可见缶老的痕迹,组构、线质、后期处理的方法,我相信缶老一定见过这方秦印,诸君以为呢?

秦  癸

无秦印的标志边框,但秦字暴露了它的年代特征,全印气息淳厚,结构奇肆,中间分界线完全感觉不到,好像是笔划的一部分,癸字结构巧妙,三个曲尺型处理得非常美妙,有疏有密,烂漫天真,红与白的交错得体,不失为秦印的妙品。

上官差

标准秦印模式,利用日字格将三字分成两格,两字小,一字大,是秦印中常见的处理方法,多看看秦印的这种处理模式,相信对大家会有帮助,如果遇到不好设计的印文,这种方法非常实用。

王  弃

这方印也是秦印常用的日字格,但这方印好在哪里呢?

个人认为这方印应算秦印的经典作品,仔细看‘王’字并不是按规则的三横排列,粗细长短、距离都有细微变化,显得生动别致,富有书写感,‘弃’字占下部大格和中间横线相连,破除了红面过多的压迫感,‘弃’字造型美丽生动,故意营造出陌生感,下部两脚原本应该对称的,细看又不对称,右下角甚至占了边框线的位置,但又不突兀,这是一方很耐看的秦印,有很多信息在里面,诸君仔细品味。

司马秉

属秦印中较稀少的安排模式,条形分三格,竖向排列,除了‘司’字还好辨识以外,‘马’字‘秉’字就有点不好想象了,‘马’字处理非常卡通,本来应有下部的交叉笔画,但因为空间不足以安排,全部作延伸处理,才有了这种卡通感,‘秉’字上部干脆省掉一部分来让下部更完整,三个字大小不同、块面不同,文字造型也有差异,照理说文字的印化并不好,但这方印凭借线条的统一能力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杜  詟(zhé)

这方杜詟也是秦印的标配式样,日字格安排上小下大,‘杜’字看起来简单,其实很难安排妥帖,但这个‘杜’字居然就安排妥帖了,‘木’旁放大以占红面,‘土’部倾斜以形成呼应,右上角的‘小白点’也在帮忙平衡重量,‘詟’字的设计很巧妙,‘龙’字左右两边斜放露出三角形块面给‘言’字,既斜又正,充分体现了秦人对字形的把控能力、设计能力,这也是目前学篆刻的人所缺少的,一方印的好坏,个人认为设计第一重要,其次才谈得上篆法、刀法等等。

鲁  季

个人认为这方印很现代,符合现代审美标准,线条硬朗有弹性、红白排列有对比、块面对比强烈、大小对比也强烈,隐约有齐派的风味在其中,仔细观察,尖而不利,钝而不蠢,平而不直,俱是此印的特点,值得诸君仔细琢磨。



高陵司马


臣  时


杨亭处


王  嘉


王  竞

王  觭


尹  偃


吕胡伤

冯  季

张  肚


单于喜


侯  辅


修  身

服  目

瘳(廖)印


王翕印


任  驚(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秦印对古代印章发展史的影响
读印记丨秦印《邦候》还是《邦侯》?
中国世界遗产:中国篆刻
闲聊 秦印的特点
古朴高雅的秦印欣赏
印章发展的高峰期 西汉玺印 西汉早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