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实践效果证明整脊手法对脊神经、交感神经影响甚微
本帖最后由 倪孟进 于 2016-5-23 04:48 PM 编辑

实践效果证明整脊手法对脊神经、交感神经影响甚微
倪孟进
(工作单位:浙江省乐清市虹桥镇一村卫生室, 325608)
目前整脊疗法风靡全球,由于其效果和治疗方法特殊,备受广大患者和医务人员的青睐。根据脊神经和交感神经的分布与功能,脊椎错位能够影响这些神经出现相关复杂症状,这是很符合医学科学。目前有“脊柱是万病之源”的说法,出现许多相关理论与著作,如《脊椎病因治疗学》、《脊椎手疗法大全》、《脊柱相关疾病》、“骶—蝶—枕共扼系统学说”、“ 腰盆髋整体学说”等,在欧美国家并成立“整脊医学”,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但是,在临床上任凭整脊医师手技如何漂亮,常常都无法解决脊柱相关顽固病症,这令许多整脊师甚至怀疑自己的诊断与整复能力,我相信这是整脊师们解不开的普通心结。作者通过实践总结长期观察其规律分析认为,纠整脊椎关节错位通常是暂时缓解症状,只有极小部分患者出现长期效果,追查其病症原因,确实受神经影响,但根本性原因主要是由于神经线路病变粘连所引起,而绝大部分不是因单纯脊椎关节错位卡压或者牵拉神经所致。采用单纯整脊手法对脊神经、交感神经影响效果收获甚微,对脑神经基本是无影响状态,对整个周围神经系统影响来说仅仅是冰山一角。
1整脊疗法简介与机制
整脊疗法也叫按脊疗法,源于欧洲的传统自然医学,是欧美国家乃至世界广泛流行的一种自然疗法。其中以美式脊柱矫正较有具有代表性,在美国设立大量整脊医学院,是美国的国医,类似于中国的中医,在国内也逐渐兴起并且被重视。它是以脊椎解剖学、生物力学、X线学为基础,并有一套规范、科学的矫正手法的独立学科。整脊医学以“腰盆髋整体学说”为理论核心,注重人体的整体研究,强调人体内部各器官及组织的相互关系,寻求一种维护、修复自然生理平衡与物理平衡的方法。通过自然疗法矫正不正常的脊椎位移,调整脊椎不合理的变形,改变脊柱的生物力学结构,可解除对部分脊神经、交感神经、血管的干扰,从根本上消除致病因素,从而达到彻底治病以及预防的效果。
2需要整体认识周围神经
2.1周围神经组成
周围神经是指中枢神经系统以外的神经成分而言,主要是由神经与神经节构成。周围神经按其与中枢神经的连接部位和范围不同,通常分为三部分:即与脊髓相连的脊神经,主要分布躯干和四肢;与脑相连的脑神经,主要分布于头颈部;内脏神经,作为脑神经或脊神经的纤维成分,分布与脑和脊髓相连,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和腺体。整脊疗法主要影响脊神经和和内脏神经,即内脏神经中的交感神经。
2.2周围神经病变致病理论
周围神经内部存在少量的微流动样液体,这些物质含有大量神经营养因子即神经生长因子,是营养和支持神经正常生理的必需品,由神经外膜与邻近周围组织隔绝。在各种不利因素影响下,神经外膜容易发生病变水肿,屏障被破坏,通透性增加,导致神经内部的营养物质外渗;同时邻近组织物质可通过外膜病变处进入神经内部,致使神经纤维变性坏死和功能障碍,两种病理结果导致系列复杂病症的陆续出现。病症发生一种是由于神经病变本身引起的如疼痛、麻木、痛性组织粘连、组织增生、痛性水肿、局部怕冷等;另外一种是周围神经病变以后对其所支配的靶组织器官直接或间接影响以后所产生的病症。该理论是作者在实践中探索出来的规律性总结,完全属于个人的诊治设想。
2.3周围神经受众多因素影响
周围神经从始发处至分布末端,其漫长线路受很多因素影响都可以导致病变发生,产生各种各样的复杂病症,作者把影响因素分为两类即内因与外因。内因如遗传基因、中枢神经病变、睡眠不足、内分泌紊乱、免疫系统疾病影响、高血糖、慢性劳损、受腮腺的侵蚀影响、椎间盘突出与关节错位、力学牵拉、恶性肿瘤侵蚀、供血不足等,外因如酒精、药物、神经毒素、化学物质、感染、外伤、手术损伤与破坏、运动、温度等等。整脊手法主要是纠正椎体关节错位、改善力学牵拉达到治疗作用,是上述众多因素当中的其中一二个,其单纯治疗效果可想而知,但是在解剖位置上确实比其他因素要重要一些,但目前对这点太过认真。
3理性对待整脊疗法
3.1脊椎长期错位形成特定的力学结构
脊椎关节错位如果需要纠正,必须判断脊柱的力学结构,在中老年患者中,大部分脊柱在长期的椎体错位以后形成稳定的力学平衡,其椎体结构发生了变化,人体已经完全适应这样的力学结构,如椎体楔形改变、椎体骨质融合等,这些人无需也不必要去调整,否则起反作用。所以在平常诊疗中,对棘突偏歪的触诊与纠正,要结合整体分析,不必过于认真,甚至盲目施治。
3.2整脊疗法的错误观
整脊手法的单纯治疗效果甚微,矫形另作别论。作为一名医生,不能过于满足少数取得的治疗效果,而是要努力去探索用同样方法治疗无效的绝大部分患者,整脊疗法目前就是存在这样的情况。许多整脊医师甚至是整脊老师,在整脊时发出的“咔嚓”一声以后,表示复位成功,并且附上一句“响了”,这显得很不妥,我们要的是长期治疗效果,而不是这种短暂的弹响声。要深知导致周围神经病变原因相当复杂,不能单靠几招几式来治疗疾病,这仅仅只是手法而已。经过几次复位以后,症状没有明显改善,不要认为是错位没有被纠正,原因是神经线路在发生病变,这是个误区。
3.3脊椎错位与病症不成正比
许多腰曲背驼的老人身体健康而且长寿,作者分析其根本原因认为,尽管脊椎有错位变形,但是神经没有发生病变异常,一样很健康地活着,这很好地证明椎体错位不一定都是致病。相反许多中青年轻人椎体错位不明显,全身却多处不舒服,呈亚健康状态,其原因可能是全身的周围神经线路在发生病变,所以,绝对不能盯在脊椎关节错位和各种各样的检查,延误治疗时机,任凭病变发展。
3.4整脊疗法的理性认识
由于脊椎关节错位大部分不一定会引出相关症状,只能考虑把错位当做是其中的一个因素,因为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所以建议不能把错位与临床病症作为确定性来判断,在疼痛与器官功能紊乱病症上只能作为诊断性治疗,但脊椎纠形除外,如骨盆紊乱导致的脊柱侧弯、纠正生理曲度等。
3.5整脊疗法的必要性
脊椎错位特别是骨盆移位在青少年时期调整相当重要,纠正错位能够有效防治脊柱侧弯、减少脊柱力学改变对脊神经、交感神经的牵拉损伤,有矫型与预防的双重功效,是防治周围神经慢性病变的一个相当必要措施。
3.6要形成相对清晰的诊断思路
目前常用脊柱相关疾病一词,个人认为这是一个相当模糊的概念,临床上许多病症被套上“颈性”,如颈性面瘫、颈性心绞痛、颈性高血压、颈性咽喉炎、颈性心律失常、颈性眩晕等,这些病症是由于交感神经、迷走神经、面神经病变所导致,与颈椎错位牵拉影响不大,甚至无关,通过整脊手法所取得的效果一般甚微,如果通过对上述神经线路进行治疗,见效快、好而且持久。在颈肩疼痛诊疗过程中,平常都去考虑颈椎影响脊神经产生颈肩部疼痛,几乎没有人去考虑副神经病变是导致顽固肩部疼痛的重要原因。所以要根据周围神经分布与功能,形成一套相对清晰的诊断思路,然后配合相应治疗措施,其治疗效果将大幅度得到提高。
4整脊手法与理筋手法(神经松解)
由国际交流医科大学校长、台湾医学博士苟亚博及其得意门生黄国松博士编著《脊椎手疗法大全》,总结出 “整骨不整肌,根本不懂医;整肌不整椎,病痛一大堆”的规律,从此书原则中得出整脊必须要调节肌肉平衡。中医骨伤认为慢性损伤后出现筋出槽、骨缝错位现象,首先通过理筋按摩然后采用正骨手法复位,以达到治疗目的,否则难以奏效。作者个人总结分析认为,调肌理经是表面上和笼统的事,其实质是在松解病变神经与邻近组织的粘连,肌肉的紧张痉挛、局部的疼痛都极有可能源于神经病变,当这些神经病变粘连通过手法松解治疗以后,症状与体征消失,而不一定是整脊的效果,因为单纯整骨大多数是无效状态;神经病变粘连不解除,会导致肌肉长期紧张或者痉挛,错位无法纠正,或者纠正以后无法固定。在临床上单用纠正脊椎关节错位长期效应很低,绝大部分是呈现无效状态。
5小结
脊椎关节微小错位从解剖角度来看对脊神经、交感神经是有一定影响,但不是绝对的,只有极少数是由于单纯卡压或者牵拉神经出现临床症状,这是椎骨与脊、交感神经真实情况。作者通过大量实践证明认为,大部分病症是由于周围神经线路病变导致的,而引起周围神经病变的原因也相当复杂,脊椎关节错位仅仅只是其中的一因素而已,这些目前一直被医疗界所忽视,建议需要重新调整研究以及诊治思路。值得一提的是,在临床上许多复杂病症源于脑神经和交感神经病变,不能随便冠上“颈性”来误导学者。突破传统观念很重要,许多常见、顽固又复杂的病症在几次轻轻推拨以后迅速消失,根本无需整骨。个人观点,仅作参考。
作者简介:倪孟进(1972-),男,浙江籍,内科主治医师
研究方向:周围神经慢性损伤病变,脊柱相关疾病、颈肩腰腿病治疗       
探索思路:周围神经外膜病变是机体大部分慢性疾病的主要病理基础
创    立:周围神经病变致病理论
电子邮箱:[URL]
地    址:浙江省乐清市虹桥镇益寿路18-20号
-----------------
【核心理论】
周围神经病变致病原理:周围神经内部存在少量的微流动样液体,这些物质含有大量神经营养因子即神经生长因子,是营养和支持神经正常生理的必需品,由神经外膜与邻近周围组织隔绝。在各种不利因素影响下,神经外膜容易发生病变水肿,屏障被破坏,通透性增加,导致神经内部的营养物质外渗;同时邻近组织物质可通过外膜病变处进入神经内部,致使神经纤维变性坏死和功能障碍,两种病理结果导致系列复杂病症的陆续出现。病症发生一种是由于神经病变本身引起的如疼痛、麻木、痛性组织粘连、组织增生、痛性水肿、局部怕冷等;另外一种是周围神经病变以后对其所支配的靶组织器官直接或间接影响以后所产生的病症。
【手法作用】
周围神经手法松解术的特殊性:周围神经手法松解术其特点具有安全、方便、价廉、到位、有效,目前尚无其他方法可替代解决。封闭、针刀、针灸、整脊、手术等治疗方法对神经病变粘连都有治疗作用,这些都只能做选择性的配合治疗,但都无法与手法推剥松解相媲美,原因是周围神经分布与粘连广泛,轻中度粘连唯有手法有独到之处。众所周知中国传统的推拿针灸之所以有神奇的治疗效果,作者个人总结认为是在松解神经粘连和刺激神经达到治疗目的,何况许多是在偏离神经的情况下都已经有如此效果。建议有兴趣的同道尽快去尝试通过简单松解剥离去治疗,许多疑难杂症将很快消除,你会惊奇发现原来这些复杂病症大多数是因为周围神经病变本身所引起,而这个庞大神经覆盖区域目前却是被忽视的医学盲区。
【简单比喻】
人体神经系统活像整个城市的供电系统,发电站代表大脑和脊髓,电网代表周围神经系统,灯泡代表组织器官。平常我们都把大量心思放在发电站和灯泡上,忽视了分布广泛又错综复杂的电网系统,这些输电线路出现老化、破损而导致系列事故频发,接下来我们该如何去应对。
【展望未来】
作者在临床实践中逐步推敲,从众多角度归纳相关迹象,初步大概写了围绕周围神经病变为中心的系列文章。目前,周围神经病变致病理论体系框架基本构成,首次提出它是人类大部分常见慢性疾病的主要病因,如果有后续意义这仅仅是个小小开头,需要大量补充、修改完善,同时要付之科学验证。由于作者个人能力有限,各方面医学专业知识存在很大缺陷,包括对常规认识的不足、以及一些错误认知、写作能力、本人心直口快甚至有些错误用词、尽请谅解与指出。
请关注作者的相关文章
【周围神经病变致病理论体系】
01 《人类常见慢性疾病的主要病因——周围神经病变》(周围神经病变致病原理)
01 《周围神经病变致病原理》
02 《疼痛的发生机制探讨与特殊意义》
03 《炎症反应与周围神经的特殊关系》(含无菌性炎症产生的机制探讨)
04 《痛性水肿的机制探讨和处理方法》
05 《周围神经病变诸多起因与原理》
06 《压痛的产生机制探讨和临床意义》
07 《周围神经喜温厌寒的生理特性》
08 《放射性疼痛的发生机理探讨》
09 《周围神经病变与中医针灸作用原理探讨》
10 《针刀的作用原理探讨》
11 《周围神经病变及推拿按摩的作用原理探讨》
12 《运动健身的主要作用原理探讨》
12 《气功八段锦的健身作用原理探讨》(运动健身的主要作用原理探讨)
13 《亚健康的罪魁祸首——周围神经病变》
14 《神经松解剥离手法的诸多优越性》
15 《过量摄入酒精对人体的严重危害性(特别是被忽视的周围神经系统)》
16 《周围神经松解手法及神奇的防治效果》
17 《针尖触碰神经干支时为何不会发生强烈疼痛》
18 《疼痛的总体诊断思路和治疗原则》
19 《直腿抬高试验阳性体征的真正含义》
20 《半夜腰痛症状发生的机制探讨与治疗》
21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发病机制探讨及早期治疗》
22 《肩周炎的发病机制探讨与治疗进展》
23 《椎间盘退变与腰腿疼痛的临床分析》
24 《心绞痛不是因缺血而引起》
25 《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元凶——周围神经慢性病变》
26 《功能性腹痛综合征发病机制探讨与治疗》
27 《臂丛神经病变与肩臂疼痛》
28 《脊椎椎间盘及下肢骨关节的退变机制探讨》
29 《网球肘的主要病因探讨及治疗》
30 《缺血并不是股骨头坏死的主要原因》
31 《慢性头痛的发病机制探讨与治疗进展》
32 《腹后壁神经病变与急慢性腹痛》
33 《痤疮新的发病机制探讨与治疗进展》
34 《腓肠肌痉挛机制探讨与特效治疗》
35 《颈椎病的病因病症分析》
36 《颈椎病的非手术综合治疗》
37 《梨状肌综合征机制探讨与治疗》
38 《骨质疏松的主要病因分析及防治方法》
39 《颈肩背疼痛的机理探讨与治疗思路》
40 《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是错误的命题》
41 《腹后壁神经松解是治疗腰腿疼痛疾病最关键位置和方法》
42 《影响心电图(心传导系统)的三个主要因素》
43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主因很可能是臀上皮神经病变》
44 《原发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为何呈伸不直的“O”型腿》
45 《软组织痛性粘连的机制探讨与治疗分析》
46 《颈性眩晕的机制探讨与三步到位特效治疗》
47 《 致痛物质来源与未来的真正止痛剂》
48 《顽固性呃逆的机制探讨与特效治疗》
49 《妇女慢性盆腔疼痛的罪魁祸首——周围神经病变》
50 《人未老腿先老折射出来的是健康问题 》
51 《经络是巧遇和偏离了的周围神经系统 》
52《实践效果证明整脊手法对脊神经、交感神经影响甚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神经根病、神经根炎和神经根的区别
常闪腰、岔气是脊柱生病,为什么会伤害内脏
好吓人!
针刀微创治疗脑瘫技术神经触激术
颈椎还有周围神经这么一说,你了解了吗?
手指麻木的周围神经诊断思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