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维最经典的一首诗,小时候只会背,长大后才真正懂!

对于古诗词,我们从小就接触,夸张一点的说法,可以倒背如流!但是,小时候的背诗,不过是为了学习而背罢了,哪能知道其中真正的意思呢?

如今长大了,那些埋在心里的古诗词,那些古诗词里的画面,那些画面里的情感,却在某一天,某一刻,因我们遇到了某一个人,某一个风景,或仅仅是有了某份心情,就忽然明白了那首古诗词。无法言喻,却正正好。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王维最经典的一首思乡诗,也是王维十七岁时的作品。虽然和他后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境界尚有差距,但这首抒情小诗,通俗易懂,朴素无华,千百年来让无数做客他乡的人,都强烈地感受到了它的力量。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这首诗,是王维在重阳节的时候,思念家乡的亲人所作。和我们现在外出求学一样,诗人当时也远去长安谋取功名,繁华的长安对进京赶考的学子来说,诱惑力可想而知。

但对一个十七岁的少年游子来说,举目无亲的长安,越是繁华越显得孤孑无亲。诗的首句,王维便用了一个“独”,两个“异”,可见他对亲人思念之重。用“独”字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用“异”字烘托他乡,效果比平铺直叙要强烈的多。

结合我们现在在外求学或者工作的情景,不难看出作客他乡,若是放在平时,并无一点异处,可一旦遇上佳节,那种情感就一发不可收拾,汹涌而出。这就是“每逢佳节倍思亲”。

王维描述的佳节,是重阳节,而重阳节有登高,并佩戴茱萸囊的风俗。据说,可以驱邪避灾。如果只是简单地描绘,远方的兄弟在重阳节登高,佩戴茱萸囊。或许略显平淡没有新意。

王维在这里用的却是“遍插茱萸少一人”,大概意思是,远在故乡的兄弟们今天登高时身上都佩戴了茱萸,却发现少了一位兄弟。以他人的感受,反衬自己的感受,其情感来的更为深情而猛烈。

而王维这首诗中表达的情感,小时候是无法理解的,只待长大后远离家乡,随着年纪的增长,阅历的增多,感慨也愈加的深厚和不同。有哪些古诗词,是你在小时候不懂,长大后因某一场景、某一个人、某一种心情,忽然懂得的呢?欢迎补充留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刘禹锡评“茱萸”诗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七言绝句·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17岁写下这首诗,至今无人能够超越
唐代诗人王维十七岁写的一首思乡诗,至今让人感同身受!
精唐“唐诗三百首”037: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