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器型特征 丨 雍正时期瓷器鉴赏技巧

注:此文摘自《明清瓷器鉴定(耿宝昌著)》,图片来自故宫博物院及苏富比拍卖图录,

深圳公正艺术品司法鉴定评估机构整理编辑分享

步入清代盛世的雍正一朝,为时虽仅十三年,但制瓷工艺却发展到了历史上的新水平,某些品类所取得的成就远远超过前后两朝。

紫红地白梅珐琅彩小盅,清雍正,故宫博物院藏

雍正时期的瓷器以精细著称于世,其突出的特点是:瓷质莹洁,工艺精细,器形隽秀,典雅优美,品类繁多,釉色齐备。所仿宋代五大名窑及新创的釉色品种,取得空前的成就,摹古水平极高。

造型 ,一改康熙时浑厚古拙之风,代之以轻巧俊秀、工丽妩媚之貌。

器型 之美,可与以纤细秀丽著称的明永乐、成化瓷器相提并论,各部分之间比例协调,恰到好处。

外形 上素有“线条美”之誉,确有增分则拙,减一分则陋之感。

造型品类中除大量的创新之作外,还有诸多的伤古款式,其中以仿宋名窑器最为突出。这些秀美端庄的器型,出神人化,高雅之至。

此时的瓷器造型之美,数量之巨,式样之多,达到空前的境地,并为乾隆瓷的造型工艺奠定了基础,也大大提高了当时整个社会的审美观和欣赏水平。

雍正时的器型,较之后来乾隆时的更局秀美。

雍正(左) 与 乾隆(右) 梅瓶 比较图

除传统器型外,还有器口出唇,肩腹部凸弦纹,肩饰三个圆形小繁或三双卧牺的。见有仿官釉、仿汝釉与冬青釉品种。

此时,仿明代永乐、宣德的青花和釉里红水纹白龙梅瓶之类,也很有水平。

粉彩人鹿纹梅瓶,清雍正,故宫博物院藏

赏瓶,为雍正一朝最新出现的一种造型,作赏赐之用。

撇口细颈,图腹,圈足;颈部绘“青“花蕉叶纹,腹部为缠枝“莲”纹, 取其'清廉'之意。

据«清档»载:“雍正八年十月奉命再将赏用瓷瓶烧造些来”,故称赏瓶。其原名见于清晚期所署的名签,称“玉堂春瓶”。

雍正赏瓶传世甚少,乾隆后每朝袭,传世的较多。

赏瓶演变示意图 1 雍正 2 乾隆 3 嘉庆 4 道光

口部微撇,器身上圆下方呈葫芦状,方圈足,雍正时的下部矮扁,有别于明代的同类器型;前朝的三节式葫芦瓶此时也少见。

清雍正 黄地粉彩《福寿万代》图葫芦瓶 苏富比2005年春拍,成交价:314.4万元

品种有青花釉里红、仿官、粉青和冬青釉器(器上原有宫廷旧标签,墨书“上上色龙泉天地瓶,价一两”,可见是仿龙泉青釉器)等,器底均署有青花篆书官款。

自乾隆迄至道光时期,葫芦瓶又多演变为上下双圆造型,并有蒂形小盖。此时新创的三孔连身葫芦瓶,后来成为一种传统的器型。

清雍正 斗彩松鼠葡萄纹葫芦瓶 苏富比2012年春拍,成交价:1522万

始烧于明代永乐、宣德,清代康熙偶有仿制,多见的是雍正、乾隆时的作品。

天球瓶演变示意图 1 康熙 2 雍正 3 乾隆 4 嘉庆

雍正器型极似永、宣,器口微撇,短颈,腹部扁圆,比例合度,较乾隆时的秀美,假圈足处理光滑,为雍正时大器之一。

粉彩蟠桃纹天球瓶,清雍正,故宫博物院藏

其品种釉色很多:粉彩器有八桃和鹌菊、花鸟;一色釉器有霁红、霁蓝、天蓝、粉青、仿钧、白釉等。

观音瓶演变示意图 1 康熙 2 雍正 3 乾隆

由观音樽演变而来。侈口,短颈,丰肩,肩下渐收,至底外撇。

其器型始自康熙,延续至乾隆,其间造型略有变化:康熙时的敦厚庄重,宽大的浅圈足内平面砂底;乾隆时的器型规整,肩部逐渐隆起,外撇圈足较前朝的直径略小。

清代花觚(凤尾樽)演变示意图 1 康熙 2 雍正 3 雍正 4 乾隆 5 嘉庆 6嘉庆

此种器型历朝均有,大同小异。

此时有大小数种类型:大者,口面撇度较大,上颈略短,中腰肩部隆起,腹下收敛,足部外撇,器腹部稍高,风格敦实而柔和。小者,上口大,中腰细,足部外撇,类商、周青铜蕉叶纹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华人典藏大展
详解嘉庆道光​瓷器的​种种​特点​(3)
了解清朝各代粉彩瓷器特点,这篇文章介绍得较为详细
清官窑之奇妙
瓷器器型——葫芦瓶
如何正确称呼一只花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