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准备了好几天,这次想谈谈王勃

准备了好几天了,想谈谈王勃。

这个唐朝才子,十几岁就举世瞩目,二十几岁就英年早逝。在他活着的二十多年间,不仅在诗作上造诣非凡,在辞赋上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初唐四杰,他居首位,而其他三人的光辉加起来都没有他强盛。唐宋八大家没他的名字,但他的文章是唐宋八大家必先拜读学习的。当了个小官,但到达各地都会有当地大吏宴请求见。

一个二十多岁的青年,何以能如此了得,如此优秀,而又在二十多岁的时候,崩然离世,璀璨落幕。

他的人生就像一筒烟花,“嘭、嘭、嘭”照亮了整个大唐后,猝然而逝。

约太宗末期高宗初期时,王勃出世。他家是个儒学世家,底蕴丰厚。王勃这小子,也真真文曲星下凡,三四岁就能写字,五六岁就开始吟诗,而且这小屁孩儿的诗构思巧妙、朗朗上口,还相当有水平。这种神童,说出去都没人相信。

九岁的时候,王勃已经熟读百书了。有部史书《汉书》,那可是有名气的史学家颜师古编纂的,王勃拿着看,九岁的小屁孩儿就挑出来他的书里有好几个错误。幸亏是他爹没打他,要是打了,就不敢吭声了。

十四岁的时候,基本上当时能学的各种知识都被他学了个通透,搞得都没人愿意跟他做同学,也没什么同龄朋友。同龄的都要成他的跟班小弟了。

十七岁的时候,别人都才刚刚懂得男女之道呢,像咱们这个年代的还在上高中呢,王勃就准备出来找工作了。可不是搬砖,扛麻袋这种工作啊,人家要的是大唐的公务员。

这铁定了他不是一般人。

到了长安,他也极有情商,先去几个跟家里有交情的叔叔伯伯家拜个面,说说自己的打算,展露一下自己的才学。这一点都不像十七岁能办出的事啊。

叔叔伯伯拜完了,得见见皇帝啊。

皇帝听说过他的名字,但还不认得他。

王勃就通过一个世伯,呈上高宗一篇《乾元殿赋》。

洋洋洒洒二千余字,有格律,有韵调,有故事,有景致。

高宗惊奇啊:谁人如此有才?

十七岁王勃!

王勃以幽素科试考取了名次,又在高宗前露了脸。朝廷授他朝散郎,他也成为大唐史上最年轻的朝廷命官。

原本一切都是轰轰烈烈的,可疯狂的人生却总会遭到不明所以的磨难。

王勃当了朝散郎,被引荐到沛王府担任修撰。

这高宗的儿子,大家都知道比较惨也比较无能。

这个沛王就喜欢没事斗个鸡,还带着他兄弟英王。

平民斗鸡,就是斗鸡。王子斗鸡,那就不只是斗鸡了,那中间牵涉的面子可是皇家脸面。

王勃作为沛王府的工作人员,站在沛王的角度气宇轩昂的向英王,不,英王的鸡发出挑战,洋洋洒洒的写了一篇《檄英王鸡文》。英王的鸡,投降吧!

只怪他文章写的太好,高宗听说他又写了新文章,命人拿来看看。

高宗一看,气的发抖:废物废物,一身才学不用在正事上,用在鸡上,身为臣属,王子怠懒斗鸡不劝阻,还做文章助兴,甚至夸大事实称斗鸡为檄文。这檄文是可以随便叫的吗?逐出王府,滚出长安!

高宗一怒,文曲星遭殃。官职被罢,长安不留人。

或许天才就是总被嫉妒的吧,王勃,辛苦了。

长安呆不得,王勃就到了川蜀。在这里,度过了安心的几年时光,修身养性,更加看清了这个世界。

走的时候,还留下了“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名句。

休息了几年,王勃也才刚二十出头,也远比许多人更有优势。

高宗也不再提及斗鸡的事了,王勃就回长安又参加科举。路过虢州,他的好友在虢州担任司法,王勃虽被罢官,但仍是有官身的,他的好友就帮他在虢州谋了一个参军的职位。两人互相有个照应,也蛮好。

可惜天才的光芒太盛,你不惹事,总有事会找你。

某日有个叫曹达的官奴窃入王勃宅邸,求爷爷告奶奶,说自己是好人,遭人逼迫,杀了恶人,逃至此处,请求王勃搭救。王勃是儒学中人,见到弱者救人一命也是求心中安稳,便耐不住请求答应了。

可答应了之后,王勃越想越不对,越想越不对,那么多宅院,偏偏落入我家,杀人藏匿也是犯法啊。果不其然,王勃有心将他送入县府,可正有想法,那人却死了。那人一死,就有官兵来人,直接将王勃缉拿。

妈呀,这明显是个套啊,王勃还是太年轻啊。哪里得罪人了?王勃在监狱百思不得其解。

有别人说了,王勃在虢州,有才又有貌,令无数女子折服,才情傲物,遭人嫉陷。

幸亏那年大唐有大事发生,高宗大赦天下,王勃免了死罪,关了一年多才出狱。

王勃还是那个王勃,可世界已经不是那个世界了。

出狱后,王勃才知道,因他牵连,他的父亲也被贬到交趾做县令了。

王勃心里惭愧,父亲虽然身体健康,但也已入老年,在离家乡那么远的地方为官,何其不易啊。

于是他就去找父亲,以告慰父亲。

这时他也是自由身了,犯罪了,官身就没有了。

王勃从洛阳出发,开始南下,边游边走。经过南昌,还应洪州阎都督的邀请在滕王阁参加了宴会,并作了一篇举世闻名的《滕王阁序》。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就伴着这样的景色继续南下,探望父亲。谁知在渡海赴交趾时,却船毁人亡。

正应了他在《滕王阁序》中的诗句。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王勃死后,高宗听闻他又写了一篇新文章《滕王阁序》,看罢便直呼身边人说:快把王勃请回来,如此才人,之前是我苛责太重了。身边人可惜的回答:王子安已死。

轰轰烈烈一生,遗憾而死,这是大唐的损失,也是古代文学的损失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他是大唐最灿烂的流星,只活了27岁,却惊艳后世1300年
解读王勃:'初唐四杰'之首,盛名之下的短暂荣光与千古遗憾
读史记 | 王勃:《滕王阁序》的真正看点
滕王阁史话03:自古英才命多舛,时来风送滕王阁:说说王勃是个怎样的人?
王勃在滕王阁写下一首诗,全篇写景却道尽人生感慨,成为千古名篇
滕王阁里的王勃影像(西部散文选刊)(王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