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沈周作品「庐山高图」,画为心印,以心造境

《庐山高图》是沈周在四十一岁时,祝贺老师陈宽七十寿辰的精心之作。沈周在画面诗题中先是吟颂庐山之高伟,尔后对老师的人品文才进行了颂扬,并将老师为人比喻高伟的庐山,由此可见陈宽在沈周心目中的地位,亦可表明陈宽对沈周的影响。

《庐山高图》高达两米,文征明曾说沈周四十后始拓为大幅,这件作品是沈周大幅作品的代表作,也是他画风走向成熟的标志。

先看画面的构图。图中山峦层叠、草木繁茂。画面下端是两棵苍劲的松树,配以杂树及山根坡脚,形成近景:中间部分以著名的庐山瀑布为中心,飞流直下,瀑布中下方的两崖间,斜跨一座木桥,打破了直线的呆板,瀑布两侧岩峭壁。瀑布上方的主峰,高高耸立,周围云雾缭绕,山势渐高渐远,主峰周围群峰回环掩映,正如李白诗中描写的:“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全图布局近、中、远景承接自然,没有丝毫牵强拼凑的感觉。

如此宏伟的巨作,想来他定把庐山的全貌默记于心吧,但是,据记载,沈周生平并没有到过庐山,他所创构的庐山景象全然是他参照过前代庐山的艺术形象,想象出来的,是他心中的庐山。

再看《庐山高图》的表现技法。在这长约两米的巨幅作品上,组合稠密交叠的山石,形成转折交搭的层峦,再插人大小树木。岩石的画法,先是用厚实的皴笔堆砌起来,再用细若豪芒的牛毛皴仔细刻画,局部皴擦点染不下五六遍,整幅画面显得苍茫厚实,更具层次感,为了表现深邃的空间感,除了在渲染时逐渐变化墨色浓淡,还运用皺点的疏密布置,加强远近距离的变化。

沈周曾临习了宋元诸家的《九段锦》和《仿宋元各家册》,又临习了王蒙、黄公望的作品,《庐山高图》笔法缜密细秀,气势沉雄苍郁,构图十分繁密,但又显得格外空灵。由此可见,《庐山高图》是沈周汇集诸家之体而创造出来的杰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沈周《庐山高图》
庐山高图
揭秘:沈周的松树是怎样画出来的?
巍峨匡庐似吾师——沈周的《庐山高图》
明代“吴门画派”的开创者沈周作品欣赏
细观‖一幅祝寿图,隐藏多少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