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江苏常熟翁氏到底有多牛?两辈帝师一双宰相三位公卿五人进士

江苏常熟翁氏家族,是近代江浙地区知名的文化世家,家族中人地位显赫,声名远扬,为时人所重。

翁氏家族,素来有着“一双宰相,两辈帝师,三位公卿,四代翰林,五人进士,代有高才”的赞誉,纵观翁氏家族的历史,这种称誉倒也是很贴切。

翁咸封(1750-1810)

翁咸封,字子晋,号紫书,晚号潜虚,江苏常熟人,乾隆年间考中举人,嘉庆三年(1798)被任命为海州学正,出任地方官员。

翁咸封在任上较为尽职,在民众百姓中的口碑不俗。海州曾多次发生灾荒,他尽心尽力赈灾,为百姓着想,深入灾区考察,获得了百姓的拥戴。翁咸封最终积劳成疾,于嘉庆十五年(1810)死在了任上。

翁心存(1791-1862)

翁心存,字二铭,号邃庵,江苏常熟人,翁咸封之子,道光年间考中进士,后被选为庶吉士,授予翰林院编修,之后,又被外放为广东学政、江西学政。

翁心存后又被召回出任大理寺少卿、内阁学士、工部侍郎,因为学问渊博,又被安排教授六阿哥、八阿哥读书。咸丰年间,翁心存先后任职了工部尚书、吏部侍郎、兵部尚书、协办大学士、上书房总师傅、体仁阁大学士等职。

同治元年(1862),翁心存因病去世,被追赠为太子太保,谥文端,入祀贤良祠。

翁同书(1810-1865)

翁同书,字祖庚,号药房,又号和斋,江苏常熟人,翁心存长子,道光年间考中进士,被授予翰林院编修,后曾任职贵州学政,詹事府少詹事。

太平天国运动时期,翁同书被派往军中效力,在攻克江苏、安徽战役中立下功劳,被授予安徽巡抚职务。1861年,因为与军中将领苗沛霖不和,翁同书遭到曾国藩弹劾,被下狱候斩。

1862年,翁同书受到“上面”特殊关照,减轻罪刑流放新疆伊犁。1864年,翁同书再次复起,被录用军中,派往到陕西征剿回民。1865年,翁同书因功被授予四品衔,同年,翁同书因病去世,谥号文勤。

翁同爵(1814-1877)

翁同爵,字侠君,号玉甫,江苏常熟人,翁心存次子,以父荫授官,先是由生员至盐运使,后又被授予陕西、湖北巡抚等职,官最后做到了湖北巡抚兼署湖广总督。

1877年,翁同爵因病在任上去世。

翁同龢(1830-1904)

翁同龢,字叔平,号松禅, 别署瓶庐居士,别号天放闲人,晚号瓶庵居士,江苏常熟人,翁心存第三子,自幼聪慧过人,嗜好读书,成绩优异。

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翁同龢应院试考中秀才。咸丰二年(1852年),翁同龢应顺天乡试中举人。咸丰六年(1856年),翁同龢以殿试一甲一名,考中状元。

之后,翁同龢被授予翰林院修撰、实录馆协修。咸丰八年(1858年),翁同龢被授予陕甘乡试副考官,之后,他又被授予会试同考官、山西乡试正考官、日讲起居注官、翰林院侍讲、国子祭酒、太仆寺卿、刑部右侍郎等职。

翁同龢先后担任清同治、光绪两代帝师,深受同治、光绪皇帝的信任和赏识,光绪皇帝还任命他了为军机大臣。然而,因为与李鸿章的私人恩怨,翁同龢对北洋水师的建设屡屡阻扰,以致使水师实力难以增强。

甲午战败后,翁同龢以军机大臣身份兼任总理各国事务大臣,后又以协办大学士,兼任户部尚书。变法失败后,翁同龢被“革职,永不叙用。”

1904年,翁同龢因病去世。1909年,清政府恢复了他的原先官位,后被追谥文恭。

翁曾源(1834-1877)

翁曾源,字仲渊,号寔斋、海珊,江苏常熟人,翁同书次子,咸丰年间由监生恩赐为举人,同治年间考中状元,为区别其叔翁同龢,时人称呼为“小状元”。

翁曾源后被授予翰林院修撰、国史馆纂修,政治上的前途可以说是一片光明,然而因本身身体条件太差,经常生病,没有多长时间后,他就因病去职了。

回到乡里后,翁曾源再也不过问政治,专心学问,在书画上颇有成就。

翁曾桂(1837-1905)

翁曾桂,字筱珊,一作小山,江苏常熟人,翁同书三子,小名松儿,荫生,同治年间补为刑部湖广司郎中,后又调任浙江司。

翁曾桂在刑部任职时,恰逢杨乃武与小白菜案在慈禧干预下重审,他被任命为主审官,查明了案情。因为在刑部办事得力,翁曾桂后被外放为湖南衡州(今衡阳市)知府、常德知府、长沙知府。

1894年,翁曾桂出任署湖南按察使、江西按察使。1902年,翁曾桂被委任为浙江布政使。他在任上较为勤勉,清正廉明,着实为百姓们办了不少的实事。1904年,翁曾桂因病去世。

翁斌孙(1860-1922)

翁斌孙,字弢夫,又作弢甫,号笏斋,又作简斋,又号廉访,晚号冰楞,翁同书的孙子,光绪年间考中进士,被授予过武英殿纂修、内阁侍读、大同知府、冀宁道等职。

对于变法,翁斌孙给予积极支持,并积极参与。1911年,翁斌孙被聘任为署直隶提法使,同年,满清王朝被推翻,翁斌孙去职,隐居于天津。

翁之廉(1882-1929)

翁之廉,字敬之,江苏常熟人,翁斌孙次子,清末知名藏书家,继承翁同龢藏书精品,曾官至观察使。

翁之龙(1896-1963)

翁之龙,字叔泉,江苏常熟人,翁同龢的后裔,早年就读于上海同济医工专门学校,后前往德国留学,就读于法兰克福大学、勃雷斯劳大学,主要专研皮肤病学。

1922年,翁之龙获得了法兰克福大学医学博士学位,毕业后一度在法兰克福大学、勃雷斯大学任职过皮肤科研究员。1927年后,翁之龙回到国内,曾在北京大学、广州中山大学任教过。

抗战时期,翁之龙曾出任过同济大学第十任校长,历经艰险,带领师生们共渡难关。建国后,他又出任了川西第二医院、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皮肤科主任、四川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科协理事等职。

1963年,翁之龙因病在成都去世。

翁万戈(?)

翁万戈,翁同龢的五世孙,江苏常熟人,翁之廉弟弟翁之熹之子,早年在天津接受小学及中学教育,曾就读于上海交通大学电机工程系。1938年起,前往美国留学,就读于普渡大学,后获得工程学学士和硕士。

不久后,翁万戈又进入威思康辛大学美术系进修,学的是油画。毕业后,翁万戈主要从事绘画、摄影及电影工作。

翁万戈在美国通过拍摄多部教育片和纪录片不予余力地介绍中国文化历史,《中国佛教》一片曾经获得1973年亚特兰大国际电影节获金奖。

《夜狼文史工作室》特约撰稿人:菊花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文化|翁氏藏书,传承家族精神
翁氏故居(翁同龢纪念馆)
孙永兴 | 綵衣堂
两代帝师,,兄弟巡抚,三子公卿,四世翰林
楹联里的家风传承
翁氏三大日记“回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