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兰亭集序》中有一句“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这句话有怎样的寓意?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这句话出自《滕王阁序》,并非《兰亭集序》。《滕王阁序》是唐代王勃所作的一篇骈文,不仅对偶工整,辞藻华丽,更展示出'流走活泼的生气和注重骨力的刚健风格'。文章用典颇多且自然恰当,因而颇显典雅而工巧。在描绘了滕王阁壮景和宴会盛况后,借用'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这两个典故,抒发了年时易逝、功业难就的感慨。

据《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载,冯唐颇负盛名,德才兼备,汉文帝时已不年轻,但官职卑微,不受重用。到景帝时,略有升迁,但不久被免官闲居。直到汉武帝寻求贤才, 听到人们盛赞冯唐,才召见了他,但这时冯唐已九十岁余,不能复为官,这就是'冯唐易老'的典故。冯唐青壮年时,正逢历史上有名的 '文景之治',政治上还较清明, 两位皇帝还比较励精图治, 但冯唐一直没得到重用, 空有满腹经纶, 难遂报国之心, 直到白发皓首, 也没得到施展的机会。而王勃写作《滕王阁序》时,仅有25岁,正值青春年华,应是'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之时,按理不该有如此消沉之语。但是,在写罢此文的一年之后,满腹壮志的王勃就溺水而亡。也许是挥毫诗文的王勃于冥冥之中预料到了自己将死的结局,遂而含有老气横秋之态;王勃乃为少年奇才,未冠而仕,却因一篇《斗鸡赋》惹得圣心不悦而被逐,后来又因情才傲物,为同僚所嫉,再次被贬。如此年纪,就经历这般坎坷,又怎能不伤心欲绝,才发出了'冯唐易老'的慨叹。

李广是汉武帝时的名将, 汉朝对匈奴的战争大小七十余仗, 他悉数参加, 而且英勇善战, 令匈奴闻风丧胆,'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这一千古名句,所言正是这位'飞将军'李广。但是这样一位传奇名将,最终却得不到封侯之赏,而和他同时参加对匈奴作战的将领中, 才能和声望远远不及他的数十人却被封侯。李广最后在一次追击匈奴的战斗中迷失道路, 引咎自杀。全军将士痛哭失声,'百姓闻之','无老壮皆为垂涕', 这就是'李广难封'的典故。

'冯唐易老'和'李广难封'皆为汉朝史实,都同汉武帝有关。前者是他想用冯唐而为时已晚, 后者的赏罚不明他亦是难辞其咎。如此两件令人扼腕叹息的故事,反映了'家天下'的封建统治者压制人才、浪费人才和用人的主观随意性。他们的' 求贤''访贤'是出于'权欲',他们'论功行赏'是施展'权术'的虚伪口号,而'圣心好恶'才是对臣下行赏贬谪的标准。这是封建社会的一大痼疾,也是造成'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的根源所在。写作《滕王阁序》的王勃,满腹才情,却不得圣心,又屡遭嫉害,虽与冯唐、李广所遇世事不尽相同,壮志难酬的悲慨之心却是一致的,一句'冯唐易老,李广难封'道尽不平,婉转悲鸣,堪称历史绝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表达的是什么深意?
史上最全的《滕王阁序》典故解读
王勃感叹“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是怎样的一种“不得已”?
解读《滕王阁序》第四段: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孟尝高洁,阮籍猖狂。王勃在绝望中重燃起人生的希望。 #王勃 #滕王阁 #滕王阁序
《滕王阁序》中有哪些景点的句子?《滕王阁序》到底美在哪里?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滕王阁序》的用典艺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