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崔子忠(?─1644年),初名丹,字开矛...
崔子忠(?─1644年),初名丹,字开矛,后更名子忠,字道母,号北海,又号青蚓,晚明人,生年不详。先世山东莱阳人,寄籍顺天府(今北京)。崇祯年间为顺天府学诸生,精通五经,能诗,并以文学知名于世,文翰之暇留心丹青。由于数次科举未中,逐渐疏离政治,甘于作一名画家。擅画人物、仕女,兼工肖像,多取材于佛画及传说故事。画法高古,得自唐宋,是一位相对独立的画家,而没有具体的师承。笔墨、设色颇具古意,构图、造型追求奇趣,超凡绝俗,风格独具,与同时代的晚明变形主义大师陈洪绶齐名,有“南陈北崔”之称。他言辞简质,矜持自重,其书画只诒知己,凡以金帛重礼求画者,虽穷饿掉头弗顾。画作从不轻易示人,其作品也流传不多。1644年,李自成攻陷北京,明亡,崔子忠贫愤交集,一说走入土室困饿而死。

【图1:《藏云图》轴,明,崔子忠作,绢本,设色,纵189厘米,横50.2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品】
此图取材于唐代大诗人李白的故事。相传李白居地肺山时,曾以瓶瓿贮存山中的浓云带回居所,散之卧内,得以“日饮清泉卧白云”。图中李白端坐四轮车上,初入深山,仰望山间蓊蓊郁郁的浓云似行似驻,变幻无端,面带讶异又若有所思。二童子分立左右,一人搭绳牵车,一人荷杖引导。山石树木皆用暗色,藉以反衬画面中部大面积的白云。同时,又巧妙地借用水纹的画法以细线勾出波纹,或疏或密,表现出云雾强烈的流动性,以及“晴则如絮,幻则如人,行出足下,坐生袖中,旅行者不见前后”的种种变化。山石层叠而上,似方似圆,造型怪异;远山屈曲,如笋向天;老树虬劲盘旋,迥异凡尘,给人以静寂神秘之感。人物虽极小,却置于画幅最为显著的视点,并施以纯净鲜明的蓝、白、黑亮色,与背景的浓云暗树对比强烈,醒目而突出,体现出作者的匠心。崔子忠的绘画,热衷神仙、道释题材,此幅描绘被人们称为“诗仙”的李白,且使其置身于云出雾没、超然出尘的神山仙境之中,在尊颂先贤的同时,也寄托了画家自己对现实世界的不满和对隐逸出世的向往和追求。

【图2:明 崔子忠 伏生授经图 上海博物馆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画苑掇英:崔子忠(明)
明 民间画家 崔子忠画选 云中玉女图
明代崔子忠
与陈洪绶齐名的崔子忠,画风多变不拘一格,为何影响远逊南陈?
崔子忠,九幅。初名丹,字开予,后改名子忠...
明清之际两幅“奇特”的佛像,出自大师手笔,一般人都没见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