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文荟萃的也是园

明清以来,上海造园之风日盛,私家园林大多以亭阁、山石、池沼取胜。然而有一座园林却洋溢着浓郁的文化氛围,沪上名流纷至,楹联匾额触目皆是,这就是号称上海四大名园之一的也是园。

今天,我们就说说这个也是园。

《申江胜景图》中的也是园

01也是园在何处?

清葛元煦的《沪游杂记》里曾有这样一段记载:也是园,亦名南园,即蕊珠宫,祀文帝,斗母诸神。叠石凿池,栽花种竹,颇饶林泉之趣。园中荷池广数亩,花时游人甚众。有额曰“尘飞不到”,为吕仙乩笔。其门外榜曰“地近蓬莱”。

《沪游杂记》作者葛元煦,清朝人,历游老上海各地,将他见到的事和物都记在游记里,因为当时没有摄影,就在游记里配上绘画,光绪二年(1876年)成书。

也是园位于老城厢乔家浜凝和桥南侧(今乔家路凝和路附近)。明朝末年,礼部郎中乔炜在此建渡鹤楼,因地处城南,名“南园”。园内林木苍翠,山石层峦,碧波荡漾,曲槛雕栏,有明志堂、锦石亭、湛华堂、方壶、海上钓鳌处等胜景。有人题诗曰:

“画楼层折面山开,擎翠偏宜密雨摧。清澈湖心听细细,凭窗凉待夜珠来。”

清同治年间上海县城图上也是园的位置

清代,该园为大学士李心怡购得,改名“也是园”。后增建雷祖殿、斗母阁,供奉三清诸神,称 “蕊珠宫”,成为一座道观,但园林风光依旧。

也是园池水广阔,夏日盛开红莲,设有茶肆,文人墨客吟咏酬唱,茗话欢余,开樽列坐,悠闲悠哉。清末名士王韬在《瀛壖杂志》中对也是园“香斗会”作了生动描述:中秋夜,蕊珠宫有特大香斗,游客蜂拥,竟夜不绝,闺中淑女也盛装前来,轻薄男子借机“性骚扰”,而官府不惩办这些男子,反而告示禁止妇女夜游。

《图画日报》上的蕊珠宫

由于也是园环境幽雅,上海道台陈銮于1828年在园内开设蕊珠书院,从敬业书院选拔学生,翰林院编修冯桂芬曾来此阅卷。1905年全国废科举,蕊珠书院改为师范传习所,后又创办义务小学。藏书家钱曾(号也是翁)以渡鹤楼为藏书室,编有《也是园书目》,收录3800余种,超过《四库全书》;另撰《述古堂藏书目》,首创分类目录编排格式。上海县修志局设在园内,主持编修同治版《上海县志》,还刊行了民国版《上海县续志》。民国时期,园中香火渐衰,一些可用的房屋出租,上海市土地局和图书审查委员会曾在园内办公。

20世纪20年末上海市土地局职员在也是园合影

02也是园弄还是也是园路

1937年日军在上海狂轰滥炸,也是园楼阁大半倒塌,汉奸地痞入园盗伐林木,园内一片狼藉。抗战胜利后,这片废墟中不断有外来人口搭棚居住,假山石遍地散落,原有景物荡然无存。

今也是园弄北段

路牌上为“也是园路”,而门牌上均为“也是园弄”,

当地居民认为路牌有误

今也是园弄南段

1956年修复豫园时,也是园的假山石运往豫园。在一屋的墙壁间发现一座造型奇特的立峰,移运到豫园东部花墙侧,命名为“积玉峰”。积玉峰是上世纪五十年代,陈从周先生在也是园旧址路边发现而移入豫园的。在这个小门里,还有一块石笋,估计也是也是园旧物,人们记忆中上海杰出的园林只留下这点东西,令人思念。

如今也是园遗迹全无,仅留下一条“也是园弄”。也是园弄现在还在,只是很短、很窄。但是,这条路可谓是也是园留下的唯一见证。

也是园石笋

03重建也是园

途中更可见露香园、豫园、也是园方位

磨难使也是园不复存在,但是人们的记忆使它更神秘,事实上老上海的园林中,也是园和露香园远比豫园兴盛,因为当时豫园早被行会分占,不成气候,是解放后整修扩建的,而也是园在抗战前一直是人们游玩的好地方。

关于老上海的四大名园,也可以参阅《旧上海的四大名园》一文。

新“也是园”粉墙

2012年也是园择地重建,一展原来的风采。新的也是园门面依然向西,与原来的一样,只是向西北方向挪了一个位置,前面的路由也是园弄变成了河南路。

重建时的也是园园景

话说回来,能有一个新的也是园总比没有好,至少,是把也是园留下来了,不是么。

本文文字整理自黄浦区档案馆;

部分图片来自《长篇纪实故事【老上海的痕迹】九十四,又见“也是园”》,作者蔡康安

看懂上海粉丝群

等侬来喫一杯老上海的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城厢里的也是园(作者:杨嘉祐)
上海热线侬好上海- 雍正年间的上海名园“半泾园”
书院(151)蕊珠书院
手账1961年和平公园留影&东西南北园
沪上名园之冠豫园
华东三市~乌镇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