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晚清四大名臣的传世名言,句句振聋发聩

古人有一句话说:“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的的确确,大多数曾名传天下的人物其实没有什么了不起,不过运气好一点罢了。不过,也有少数人,是真的有料,即便毁誉不一,也堪称第一流人物,晚清四大名臣曾、左、李、张,即属此列。

曾左等人于晚清而言,被称为“中兴名臣”,但清朝的衰朽已经是注定无可挽回的,四人中去世最晚的张之洞,辞世不足三年,清廷的统治即告终结,所以所谓中兴,真只是笑谈而已。

然而,曾、左、李、张四人,固然秉性不一,资质不同,但的确都称得上超拔于流俗,其卓识睿见,领先于同僚者不知凡几。

以下列举四人言论若干,虽距今百数年矣,依然振聋发聩,引人深思。

曾国藩:士人读书,要有志,有识,有恒。

曾国藩曾总结一生读书之道,认为:“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第二要有识,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见识也。第三要有恒。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此番话实为见道之言。

左宗棠: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寻平处住,向宽处行。

左宗棠的这番话,大意是说:立志要远大,运气一般即可,不强求,不要注重享受,随遇而安;看问题要有高度,做人则低调点,与人相处要豁达,不苛求。

据说李嘉诚的办公室悬挂的唯一一副对联,就是摘录的左宗棠此句名言。

李鸿章:此三千余年一大变局也。

李鸿章所处的时代,是传统中国的落幕时代,然而帝国余晖之下,却也昭示着新时代的来临。只是当时朝野之间,能见识到此的人物,一只手也数得过来。

李鸿章有此识见,但他一辈子也只是给大清帝国补漏子,并无勇气也无机会开创新局。迟暮之年,他叹息道:“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难怪大思想家梁启超要说:“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

张之洞:一不与俗人争利,二不与文人争名,三不与无谓人争气。

张之洞曾自诩平生有三不争:“一不与俗人争利,二不与文人争名,三不与无谓人争气。”不过,若以为张之洞一味忍让,那就想多了。毕竟,“清流”出身的张之洞,平生跟无数人打过嘴仗,岂是简单的不惹事之辈,只是何者当争,何者不当争,彼心中自有一杆秤而已。

1909年,也就是清朝垮台前三年,张之洞撒手西去。临终前给后人留下遗嘱:“人总有一死,你们无须悲痛。我生平学术治术,所行者不过十之四五,所幸心术则大中至正。为官四十多年,勤奋做事,不谋私利,到死房不增一间、地不加一亩,可以无愧祖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晚清四大名臣:李鸿章、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书法
晚清四大名臣是谁
“晚清四大名臣”:清朝末年的“顶梁柱” 没有他们大清会怎样?
晚清中兴四大名臣
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书法欣赏【珍藏共赏】
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书法欣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