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语文成绩上不去?是没有深入课文,深钻细研几篇,成绩马上上去

深钻细研语文课文 ------- 玩转语文 古诗篇

语文学科,大多数人没有说不会,上课也能听懂,作业也会做,就是感觉成绩提不上去。我认为根本原因是没有投入进去,没有深入钻研课文,没有真正理解掌握课文。今天先说说古代诗歌,如何深入研读诗歌。我以杜甫《登高》为例,介绍深入细致研究课文的方法。

关于诗歌体裁。

古代诗歌包括诗、词、曲。1诗又分为古体诗(古风)和近体诗。古体诗包括早期民歌、乐府、楚辞,诗题上往往含有歌、行、引、曲、吟,形式自由。近体诗又叫今体诗,包括律诗、排律、绝句,四句以上的称律诗,十句以上称排律,四句的称绝句,又有五言律诗绝句,七言律诗绝句之称。2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等,按字数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90字)、小令(58字以内)。词的一段叫一阙或一片,一般分上下阕。3曲,又称为词余、乐府。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数(套曲)两种。

关于诗歌题裁。

从诗歌的题材可分为:1写景抒情诗,歌咏山水名胜、描写自然景色的。古代有些诗人由于不满现实,常将要抒发的情感寄寓描写的景物之中,其风格清新自然。2咏物言志诗,诗人对所咏之物的外形、特点、神韵、品格进行描摹,以寄托诗人自己的感情,表达诗人的精神、品质或理想。3 即事感怀诗,因一事由而引发诗人的感慨,如怀亲、思乡、念友等。4 怀古咏史诗,以历史典故或名胜古迹为题材,或表明自己的看法,或借古讽今,或抒发沧桑变化的感慨。5边塞征战诗,描写边塞风光和戍边将士的军旅生活,或抒发们乐观豪迈或相思离愁的情感,风格悲壮宏浑,笔势豪放。6闺怨诗包括宫怨诗,闺怨诗主要抒写古代宫女、民间弃妇和思妇(包括征妇、商妇、游子妇等)的忧伤,或者少女怀春、思念情人的感情。

关于体裁和题材,主要是看清字,就可区分。体裁是表现形式,题材是从内容分类的。最重的是对于同类题材的诗歌,表达的思想内容,往往相近。它们的分类是人们习惯的叫法,根据内容总结的,远不止以上列举的。

关于诗歌意象

意象是指含有作者思想感情的景物或事物,常见的意象诗人都用,有着约定成俗的固定的含义。1月亮含有思乡思亲的含义,成为人们的精神家园。2柳树代表惜别,表达了依依惜别之情。3长亭是送别之所,有惜别之意。4松柏有孤傲正直的含义。5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香,梅花已成为一种高洁人格的象征。6梧桐是凄凉悲伤的象征,用梧桐来写悲秋。这些固定的意象需要总结的还有很多。

关于诗歌考查的内容

诗歌鉴赏常常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鉴赏古代诗歌中的语言、表达技巧和表现手法;二是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就是从艺术和思想两个方面来出题的,主要是对诗歌思想的考查。不管怎样问,总得答出,用了什么方法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以上内容需要自己通过阅读,做题考试,查抄资料总结而来。

深入研究杜甫《登高》,找到学习诗歌的方法,积累鉴赏诗歌的技巧。

关于作者

杜甫(712- 770),字子美,又称杜少陵、杜拾遗、杜工部、原籍襄阳,后徙河南巩县(令河南省巩义市)。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开称“李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 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解析补充。

因祖居河南巩义少陵源,自号少陵野老,称杜少陵,曾在成都城西浣花溪建草堂居住,称杜草堂,以地名称呼。曾做左拾遗,工部员外郎,称杜拾遗,称杜工部,以官职称呼。李白杜甫是唐代两大著名诗人,分别代表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诗风,并称“李杜”。他的诗歌内容反映广泛的社会生活,记录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他的诗被称“史诗”。这一步很重要,是考查的范围。

关于文本。

诗歌内容。反复读背默写,理解文本。

反复读,记清字的写法。“萧萧”、“常做客”的“常”、”繁霜鬓”的“繁”,这三个字容易写错。当然自己根据情况,把不会写的标出。记住课本下面的注释

逐句分析理解。

首联写到风、天、猿、渚、沙、鸟这些意象,它告诉了我们登高所见的景物,体会景物给人的感觉。这些景物构成一幅苍凉的画面,传达了诗人沉郁的情感。

颔联写到“落木”、“长江”,要体会“落木”是指落叶。写出了落叶的状态,长江流水的气势。这一句较前一句境界开阔,把诗歌的意境向深处推进一步。

颈联写出了人,“多病独登台”“常做客”的人,登高望远。要仔细体会这一联中每个词的含义。“”常做客”是指常年漂泊在外,感伤秋景。“百年”指年老了。“多病”指身体状况不好。“独登台”写独自一人,孤身在外。这一联课后有作业,宋代一位叫罗大经的学者说它包含八层意思原文是:“盖‘万里’,地之远也;‘秋’,时之凄惨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齿暮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十四字之间含八意,而对偶又精确。”那我们就逐字词寻找分析。 1、万里:离家万里,写思乡之悲愁。 2、悲秋:就是写的因秋感时而悲,同时也在交待时间。 3、常:表示经常在外,写的漂泊之愁。 4、作客:就是客居他乡,写了羁旅思乡之愁,孤独之愁。 5、百年:课下也有注释,写的是年老之悲。 6、多病:身体不好,多有苦痛。 7、独登,说明没有亲朋好友,作者思念亲人。8、台为高处,秋日登高是一种习俗,说明登高远眺,抒发感慨。

尾联写出了感受,揭示了主题。“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老年穷困潦倒,又登高面对秋景生出无限的恨。恨什么呢,常年在外流浪漂泊,年老一事无成,感时伤世之情尽现。

这是一篇随物兴感、即景寄怀之作。悲自然之秋,更是悲人生之秋和国运衰落之秋,充溢着苍凉的身世之感和家国之思。诗人由深秋的衰残景象和阴沉的气氛感发情怀抒写了因战乱而常年流落他乡,不能归乡的悲哀和对干戈不息,国家前途未卜的担忧。

阅读的关键找到文本写了什么景人等,人做了什么事。

艺术特点

可把握意象,划出表意象的的词语。仔细体会意象中情景交融的写法。体会工整的对偶句,词性词意都很工整,尤其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一句,注意叠词的妙用,“萧萧”“滚滚”等。

艺术特点通俗的讲就是写法,怎默写出来的,包括表现手法,表达方式等。

有关资料读一些有关杜甫的生平简介,《登高》的分析文章。这样仔细深钻细研几首诗歌,古诗歌就理解了。

找一些关于诗歌鉴赏的题目,看出题的形式,看答案的要点,分析总结,得出规律。

下面是有关这首诗歌的阅读题,附有答案和分析。

练习一

1.这首诗的首联是如何描写景物的?请作简要的分析。

2.全诗感情浓郁,请简要概括诗歌所蕴含的情感。

【答案】

1.这是一幅苍茫寥廓的秋江山水图。这两句从秋风、高天写到江水、沙洲,俯仰结合,视野高远阔大;猿猴哀啸,飞鸟回旋,秋水清湛,沙洲灰白,动静相映,声色并茂,气韵生动。(三种手法:俯仰结合、声色并茂、动静结合。

2.抒发了诗人长年漂泊之苦楚,年老多病的孤独,忧国伤时的情怀。

【解析】

1.试题分析:,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这是诗人登高首先看到的景象。天高风急,秋气肃杀,猿啼哀啸,十分悲凉;清清河洲,白白沙岸,鸥鹭低空回翔。疾风、白沙、小洲、啸猿、飞鸟,构成了一幅悲凉的秋景图画,为全诗的悲秋定下了基调。在诗人登高之处,仰望,落叶飘零,无边无际,纷纷扬扬,萧萧而下;俯视,不尽长江,汹涌澎湃,滚滚奔腾,激流而来。这一联,仰视与俯视结合的景象描写,颇有疏宕之气。

2.试题分析:这首诗通过诗人登高的所见、所闻、所感,描绘了大江边的深秋景象,抒发了诗人对艰难身世的感慨。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秋天不一定可悲,只是诗人目睹苍凉恢廓的秋景,不由想到自己沦落他乡、年老多病的处境,故生出无限悲愁之绪。诗人备尝艰难潦倒之苦,国难家愁,使自己白发日多,再加上因病断酒,悲愁就更难排遣。本来兴会盎然地登高望远,此时却平白无故地惹恨添悲

练习二

(1)前人评此诗颈联有片言明百意之赞语,百意体现在哪里?

(2)艰难苦恨繁霜鬓一句中,艰难表现在哪些方面?(5分)

(1)万里写离家之远;秋写时之凄惨;作 客写漂泊异地;常写常年漂泊;百年写一生;多病写身体之衰弱;台写高峻阔远之地;独写孤苦伶仃,愁苦难遣。

(2)艰难兼指国运和自身命运。

注意题设的问话,答案的要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登高》教学设计
《登高》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名师课堂: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实例讲解
20221214教学手记——如何解读意象绵密的杜诗(1)
高二语文学习方法:结合大纲 注重积累
语文古诗词鉴赏12大题型及解题攻略(四):情感体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