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白“天子呼来不上船”,杜甫用诗歌记录酒价,文人如何醉饮大唐

毫无疑问,放眼大唐的人间烟火,酒是不容忽视的存在,而在酒中张扬个性释放热情达到最高点的一群人,正是以一部《全唐诗》矗立起中国文化高峰的唐代诗人群体。这个诗人群体,与酒的关系是如此密不可分,得意,失意,聚首,离别,感世,抒怀,没有酒的导入,他们就不会将人生的这些情绪落诸笔端,付诸文字,没有酒的发酵,他们就不会将生命的细节滋生成美丽的韵角,放大成传诵千年的诗篇!

还是让我们放眼全唐初盛中晚四个时期,领略一下这四个时期'酒仙'级的诗人吧!

先来看初唐诗人王绩,王绩一生三仕三隐,和酒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放弃了六合县丞的官职回归故乡,是因为酒,在任期间,'嗜酒不任事';他乐得讨个待诏门下省的虚职,也是因为酒,因为有了这个资格,朝廷便'每日官给酒三升',侍中陈叔达听闻王绩好饮,干脆自作主张,将王绩的供酒增至一斗,时称'斗酒学士';而他自请去担任一个太乐丞的闲职,还是因为酒,他听说太乐史焦革家擅酿美酒,就直接奔着酒香去了!及至后来隐居不仕,王绩更是终日与酒为伴,在其五十余首诗歌中,涉及酒的诗就占了一半之多!不仅如此,王绩还依循焦革家酿酒法,兼采杜康、仪狄以后善酿之法编为酒谱,并以酒濡墨,一挥而就完成了《醉乡记》、《五斗先生传》等雄文,被太史令李淳风誉为'酒家之南董'。国力处于上升期的初唐,有了一个王绩,便奠定了一种疏狂奔放的唐人气质!

再来看盛唐酒仙李白。李白是诗中之仙,更是酒中之仙,其骨子里的胡人血统与巴蜀的中华传统甫一结合,便酿出了李白击剑酣歌的豪情。这位深得酒趣的诗人,曾用四首《月下独酌》,将自己对酒的沉醉悉数倾泻其中,除了最脍炙人口的那首'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下面的这首更是写得酣畅淋漓:

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
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已闻清比圣,复道浊如贤。
贤圣既已饮,何必求神仙。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
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
——李白《月下独酌·其二》

'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一组千古绝唱《月下独酌》,彰显出李白的孤傲,而在酒肆中呼朋引伴,尽情豪饮,同样是诗人应有的样貌,诗歌在酒中,才情在酒中,傲岸和清醒也在酒中,当'李白斗酒诗百篇'、'天子呼来不上船'成为酒仙和诗仙李白的生命标签,一首震烁古今的酒歌便呼啸而出!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李白《将进酒》

如果说李白用一句'将进酒,杯莫停',喝醉了整个盛唐,那么,当白居易以'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的得意走进中唐,我们嗅到的,已是伴着诗人达者的一路酒香。没有美酒,白居易不会梦回长生殿,写出悠悠《长恨歌》;没有美酒,白居易不会夜醉浔阳江,吟出绝唱《琵琶行》;而没有美酒,白居易更不会在退居洛阳时,以一组深情的《忆江南》打开记忆的闸门!'更怜家酝迎春热,一瓮醍醐迎我归',自称'醉尹'的白居易曾云,'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且饮',据说他不仅在家自酿美酒,晚年出门郊游时,更是在车中常备一琴一枕,车两边的竹竿上悬挂两支酒壶,常常是抱琴而饮,不醉不归。醇厚的酒香,激扬起才思,更让我们有幸在千年以后,在字里行间重构起大唐文人的精神风貌!

王绩、李白、白居易堪称初盛中唐的'酒仙',那么,能代表晚唐的'酒仙'又是谁呢?在我看来,当首推皮日休。这位晚唐诗人的诗文多抨击时弊,吊民疾苦,鲁迅曾评价其'是一塌糊涂的泥塘里的光辉的锋芒',而在饮酒方面,皮日休也胜过许多晚唐诗人,他在《酒箴》中曾说,自己'性嗜酒,虽行止穷泰,非酒不能适。居襄阳之鹿门山,以山税之馀,继日而酿,终年荒醉,自戏曰'醉士'。居襄阳之洞湖,以舶䑿载醇酎一甔,往来湖上,遇兴将酌,因自谐曰'醉民''。行走在风雨残唐,终日酩酊大醉的皮日休,其实更像是在用自己的'醉'唤得文字的'醒'。

当然,唐代文人们与酒渊缘深厚的,远不止这四位。以金龟换酒、'骑马似乘船'、'落井水底眠'的贺知章,致仕之后回到故乡绍兴,借着浓郁的绍兴酒,以八十六岁的高龄,写出了他最著名的两首诗作《咏柳》、《回乡偶书》;而曾与李白'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的杜甫,虽生活困顿,也要'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他惟妙惟肖地写出了'饮中八仙'的醉态 ,其实自己又何尝不是在在醉境中完成了文字的嬗变与超越?而他的那句'早来就饮一斗酒,恰有青铜三百钱',甚至让晚他二百多年出生的宋真宗和群臣们坚定的认为,按照一斗十升,一斗卖300钱,唐朝的酒价当是一升卖30钱!至于灿若星辰的高适、孟浩然、韩愈、柳宗元、刘禹锡等人,哪一个又不是以诗为号,以酒为媒,在酬答唱和中增进了文人之谊,在曲水流觞中尽情释放出自己的才情?

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
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
——李白《少年行·其二》

与文人的诗酒之会相应和的,是属于大唐的酒文化。除却笼筹、牙筹、香球、骰盘、莫走、鞍马、送钓、射覆这些被写进诗歌的酒令,一些能歌善舞的酒妓、艺妓的佐饮,更是激发出文人们的才思。关盼盼、刘采春、张窈窕、赵鸾鸾这些色艺双绝的名妓都曾让推杯换盏的诗人们诗情高涨,而李白的这首《少年行》中所提到的胡姬,更是以特有的异域风情让大唐的诗人们沉醉在美人、美酒、美境之中。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可以说,正是这群文人们的醉饮酣歌,风云际会,为唐朝饮酒风俗的演进奠定了浪漫的基调,而当大唐文人们在酒坊的谷物蒸熏中守望着季候的轮回,在酒肆的欢声笑语中铺陈开世间的喧嚣,这个帝国也便有如一只巨大的酒坛,用近三百年时间,酝酿出一坛回味绵长的春酒,静等后人开坛漉滤,细细品尝……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与人的差距有多大?李白喝的酒比杜甫的贵33倍!
【文苑撷英】王绩:醉里得真知
但得酒中趣,王绩《题酒家壁》:眼看人尽醉,何忍独为醒
口吐天上文 迹作人间客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中华酒文化与中国古代诗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