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了那么多诗词,你为什么还是言语乏味、面目可憎?

【一】作为学生,你会吟诗吗?

北宋黄庭坚有云:一日不读书,尘生其中;两日不读书,言语乏味;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

当今的学生,哪一个不是日捧诗书?每一日花在读诗书上的时间保守估计都有三个小时吧?但是,你仍然会发现一个可怕的现象:他们一开口,支支吾吾,不知所云,左一句“然后”,又一句“那个”,连说一个完整的句子都费劲,更指望不上出口成章。

投入到语文学习上的时间总和不少,但月复一月,年复一年,多数学生仍然不能欣赏古文和古诗词,不必谈写古文言文和古诗词了。

学校语文课愈来愈受到重视,家长们也时常“额外加餐”给孩子报古诗文兴趣课,连周末休息的时候也要一起看个《中国诗词大会》之类的古诗文普及节目,手机里下载的不少APP和订阅的公众号都是关乎古诗词兴趣培养的,然而,学生们还是不争气。

我见过不少的孩子,对于唐诗宋词、古代文集、古典小说的阅读摄入要远远超出我的预料,但是一开口讲话,一提笔写作,就瞬间暴露了自己。

说好的“腹有诗书气自华”呢?说好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呢?

不会吟,也不屑吟。

这恐怕是最大的问题所在。

【二】作为老师,你会教学生吟诗吗?

吟诗,是对一个读书人的基本要求。如果把我们所在的世界看作一个巨大的能量场,其中的所有物质和生命体都有不同周期的振动频率,都无时无刻不在运动,处于所谓“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的状态。

宇宙间的所有事物,都是由振动组成。有振动,必然有节奏。

这是自然界的原理,也是文学艺术的精魂。

读诗词也好,教诗词也好,不懂得这个道理,不会真正地深入其间,感受其美。

朱自清先生曾经说了一个可笑的现象:

“五四以来,人们喜欢用“摇头摆尾的”去形容那些迷恋古文的人,摇头摆尾正是吟文的丑态,虽然吟文并不必须摇头摆尾。从此青年国文教师都不敢在教室里吟诵古文,怕人笑话,怕人笑话他落伍。”

今天的老师何尝不是如此?

学校对老师的仪态是有要求的。即要求教师在正式场合使自己的一切举止都合乎常规、符合身份、适应对象,并且注意其具体场合。

只有举止合“度”,才称得上是举止得体。

这样一来,老师们的情感热度首先被降低了,声音分贝也不得不压低,没有充沛的感情和自如的声音,怎么可能声情并茂?

此外,动作也要适度。要求老师在正式场合里必须有意识地控制肢体动作的幅度,适度减少肢体动作,从而使自己的举止不至于让人感到夸张或者被人误解,并给人以教养良好、稳重而成熟的感觉。

于是,在学生的眼里,老师就是一个没有人格魅力的木头人,一个不断输出知识的机器人。

这对于教语文的老师是最不公平的。

语文是艺术,没有深邃婉转的情感,教诗不能一读了之吧?

《礼记》云:“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故说之,故言之,言之不足故长言之,长言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现在呢,不能嗟叹、不能手舞足蹈,因为影响作为人师的形象。

有的老师,可能有吟之诵之,歌之舞之的初衷,久而久之在这样的师礼规定下也麻木了,最终泯然庸常之师。

而据我了解,更多的老师,一开始就没有这个初衷,只是把自己定位为一个享有双长假,端着铁饭碗的教书匠,日子混到了退休,管他桃李苗满园子是不是个个成材呢?

【三】合格的诗教是怎样的

教诗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教学生学诗,诗不是知识,而为通道,可以打磨诗者的心性,培养人的诗心。

孔子是一个合格的教者。他所谓“《三百篇》无一不歌”。《诗经》中的三百余篇诗歌,均可颂、可弦、可歌、可舞。

孔子当年就以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他对学生说: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他对儿子说:不学诗,何以言?

作为老师,孔子并不是一个教条主义者。在课堂上,他从不端着架子,当然,那时候也没有教师资格证考试和各种规章制度束缚他。我想即便有,孔子也仍然会保其本色,我行我素。

他也抚琴、也吟咏、也长歌、也跳舞,在他这里,没有形式主义,没有固定课本,不需要拘泥于教学进度,更不必考虑绩效奖金。

兴之所起,师生闲庭共坐,彼此饱含深情,在万物咿呀中且吟且舞。

这才是一个师者的姿态。

但是,这种姿态时至今日却失传了。几乎没有老师愿意在课堂上“吟啸且徐行”,他们更愿意快读快背,急匆匆地赶着教学进度,带领着学生一起朝着考试平均分和年级排名看齐。

这就好比一个人上餐馆,厨师端上来一碗热气腾腾的面,这位食客却边浏览手机屏幕,边狼吞虎咽地在五分钟不到的时间里把这碗面给吃完了。这对于厨师,对于面,对于肠胃,对于生活,都是极大的不尊重。

今天教诗的人尊重诗了吗?尊重早已故去的那个写诗的人了吗?尊重自我的声音与情感了吗?

如果教诗者是不合格的,又怎能要求与之从学的人成为一个合格的学诗者?

【四】文学不是我的天赋,诗词打开了我的心门

作为一个写诗、学诗且教诗的人,我真正意义上进入文学,是小学毕业以后的事了。具体应该上初一时,常常参加诗歌朗诵比赛,读着读着便觉得诗很有味儿,很熨帖。

于是一遍又一遍读,早读课上读,午睡时躺在床上默念,骑自行车回家的路上更能读上一路。诗读百遍,除了其意自见,还有可能让一个人的语感增强。

所以从初二开始,一直到以后的好几年,我一直保持着这个习惯。甚至一度吟诗,到了嗓子出血的地步,且仍然乐在其中,不能自拔。

我偏爱吟读现代诗,那时候读海子,顾城,舒婷,徐志摩多一些,也读外国的。我很喜爱吟读辛波斯卡的诗。

吟咏了才有感发,以声音的方式呈现出来那诗里的字符永远是静止不动的。

后来,自己不满足于选诗,就亲手创作,从现代诗,到古体诗,再到词,再到散文,杂文,随笔,一直写,到现在都未曾收住。

人啊,一旦走一条路久了,就回不了头了。

在中国古典文学里,我很喜欢欧阳修、苏轼、温庭筠、辛弃疾的词,以及杜甫的诗,翻来覆去地吟读,有时几遍,有时十几遍,多的时候数十遍不止。

在芳草地、在绿荷池,有时拍遍栏杆,有时长亭独立。在诗词的吟咏中,可以做到忘我。

重要的是,没有人逼我。

如今,当我对自己年纪比较小的学生讲这句话,没有人逼我,他们的父母就会回应说:那就是你的天赋。

可是,我的爸妈是没有受过多少教育的,也没有在后天教育中启发我,陶冶我,又怎能解释这是我的天赋?

这不是天赋,是诗词打开了一个人的心门。

【五】音乐素养,是文人的基本素养

红楼中的贾母是一个懂音乐的人,合着一家子大小吃饱喝足了,还要于风清气爽之时,听一听那穿林度水而来的音乐声。

大家的小姐做派,都是抿着酒,低着眉,细细地品这箫管悠扬、笙笛并发的况味。

但刘姥姥这个乡屯里的人,就不懂规矩,她任性地喝几大口热酒,再任情地听几声调子,就不知天高地厚地手舞足蹈起来,把原本的蹑手蹑脚都抛到云外去了。

这一跳,把一个没见过这般放纵的贾宝玉逗笑了,他特地下席走到素日爱打趣人的林黛玉身旁,说道:“你瞧瞧刘姥姥的样子!”两个人挤眉弄眼,指手画脚,巴不得看足了刘姥姥的丑态。嘴上毫不留情的林黛玉调笑说:“当日圣乐一奏,百兽率舞,如今才一牛耳!”

这一说,引得大家都笑个不住。这些出身大家的小姐丫头们笑什么?贾母必然知道。这个生活品味极雅的老人赏月须折桂、须温酒、须闻笛。

那日中秋,大家正说着闲话,猛不防只听那壁厢桂花树下呜呜咽咽,悠悠扬扬,吹出笛声来。趁着这明月清风,天空地净,真令人烦心顿解,万虑齐除,都肃然危坐,默相赏听。

这个场面,与方才听了音乐就手舞足蹈的刘姥姥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一个大雅一个至俗,怪得人人都笑了。

但不知笑得前仰后合的小姐们,是否细心读过了礼记乐记?是否领悟了古典纯朴的礼乐精神?是否听闻过“人喜则斯陶,陶斯咏,咏斯犹,犹斯舞矣”的人类本性?

击石拊石,百兽尚且率舞,又如何不能理解刘姥姥听闻箫笙笛并发之后的行为?闻乐则动心、动情、动容,舞是再恰切不过的表达方式了。

不但要有动容之舞,还要有咏声之歌,有言志之诗,这才是人类高于乐器的先天传情手段。

无论出身何处,学养如何,都不妨碍每一个人从基因里对音乐的热爱。乐者,悦也,乐也,从这些字的造字读音上都能寻得到古人对此的领悟。

古代的老师教学生以诗乐,诵之,歌之,弦之,舞之,让他们深深沉浸在文字的音乐美中。即便丢弃了这一教学手段的我们现在捧读《诗经》、《楚辞》,依然能感受到诗行中的音乐律动。

音乐和文学都是人类情感与智慧的延伸,有着无可割舍的血缘关系。

在中国的先哲中,孔子是第一位将诗教与乐教并入课堂的老师,他一生带着学生们唱歌、弹琴、鼓瑟、击磬、作曲,在诗歌中载歌载舞,敢问这样的课堂,哪个学生不喜欢?

如今,倘若试问任何一位语文老师:当你谈到音乐时,你是否把文学包括在内?

得到的绝大多数答案是否定的。但离开音乐的文学如同什么?如同没有情感的人,如同生不如死的活着,如同面无表情地读一首诗。

只要是优秀的文人,大多明白这其间的浅显道理。

从屈原、宋玉到李白、杜甫,从元稹、白居易到关汉卿、孔尚任,这些文人们不一定是音乐的行家,但他们的文字中一定会流淌着生动的乐符。

【六】吟咏,让你真正地走进诗词

粗略地讲,吟咏,便好似拉长了声音像歌唱似地读。这样一来,诗的音高、时值、速度、旋律就随着情感的起伏而有所变化。情感愈深,吟咏出来的诗愈加动人。

吟李清照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我们的心也会不知不觉随之深婉、沉重。

又如吟苏东坡的“大江东去,浪淘沙,千古风流人物”,我们的心则会随之奔放、豪迈。

声音随着词的调子抑,心则沉,声音随着词的调子扬,心则起。

吟到了一定的地步和境界,连文字也可以忽略掉,完全跟着词的节拍在走了,真是一件很奇妙的事情。

李重光有一首词: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林花落了,仿佛有匆匆的声音,照来寒雨,仿佛有淅淅的声音,晚来风,也仿佛有簌簌的声音,这声音李后主没告诉我们,但却真真切切地落到了我们的心弦上,于是,也像那个流着胭脂泪的女子一样感伤生命的流逝,人生的朝夕。

这是词人时隔多少年还存留在文字间的心音,与我们的心音在不同的时空相遇、碰撞了,这种感觉,无从言说。当然,并不是每一颗心都会被触碰,那些冷如冰、坚若铁的心灵永远不会发出回响。

比如也有一个人像冯延巳一样写了一句“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这样的诗,迎面遇到另一个从不留意生命微妙变化的人,他则也戏问:“吹皱一池春水,干卿何事?”

但倘若这个打趣他的人是李璟,他则可以会意一笑,答道:“小楼吹彻玉笙寒。”

正如薛蟠永远听不懂贾宝玉《红豆曲》所唱的“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睡不稳纱窗风雨黄昏后,忘不了新愁与旧愁。”,而与贾宝玉心有灵犀的林黛玉则解得。

音乐是什么?它是一个声音与另一个声音的呼应,而承载着人心之乐的词,也是一颗心与另一颗心的触碰。

如果没有这种呼应与触碰,那即便奏出惊天地、泣鬼神的词曲,也没有人领会“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若江河”的境界。

所谓“情动于中,嗟叹之不足而咏歌之”,深切的情感需要经历嗟叹、咏歌甚至是舞蹈等不同的艺术抒发得以完整呈现。

当我们用最深切的情感吟咏一首诗,就也经历了一段呈现、展开、重复、加强直至落幕的完整运动变化历程。

这期间,我们的情感有起有伏,从铿锵错落到渐渐休止,而诗歌的情感也在这种反复的吟咏玩味中彰显出无穷的魅力。

因此,孔子当日所云之“诗可以兴”也便能够为我们所理解。

兴,就是一个人对这个世界抱有一种情怀。

这个人站在我们面前,我们知道他有理想、有温度、有精神,是一个有情有义的真正的人。


文/玄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应时而教,经典诵读的有效途径
积累古诗词,不仅仅是从二本到一本
中国历史上最震撼的五句绝命诗#诗词#古文#爱国#情感#励志@DOU 小助手
追问孔子01: 论语到底是什么
小学生能够很快地背诵古文,老师到底是怎么教的?
引导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 - 清泉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