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唐伯虎画了只鸡,顺手题了首诗,不料流传千古,还入选小学课本

画上题诗,是唐伯虎画作的一大的特色,这在明清两代很流行,然早在魏晋时期,就有题画诗的雏形。当时的文人,常为画扇、屏风题诗,许多学者将之视为题画诗的起源。不过还有部分学者,认为题画诗起源于杜甫,在其留存的一千多首诗中,有二十多首题画诗。

吾中国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至于宋朝,文化繁盛,许多士人,在读先贤经典之余,也会将精力付诸书法、绘画之上,这种氛围,成就了一批全能型人才,比如我们熟知的苏轼。苏轼诗词歌赋佛道医理,无一不通,对于绘画颇为擅长,因此他常会在画上题诗,也会为他人的画题诗,名句“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便是题画诗。

说回到唐伯虎。他画画是专业的,在明代乃至中国绘画史中都是首屈一指的,与恩师沈周、好友文徵明等人并称“吴门四家”。陈志岁曾为他拟了一副对联为“画臻三昧境,梦觉六如身”,可谓贴切。

唐伯虎的诗也有一定的特色,他也喜欢在画上题诗。一幅好画,配上一首好诗,相得益彰,诗画双绝。唐伯虎的画题材大概可以分为三种:人物、山水、花鸟写意。这些都是他最为拿手的,不过唐伯虎放荡不羁、才高绝伦,生活中常见的景与物,都入过他的画纸之中。

便如一只普通的鸡,在他笔下也不一般。唐伯虎曾画过一只红冠白羽的大公鸡,看着那只栩栩如生的鸡,他又顺手题了首诗,如今画不知在何方,但不料这首诗却流传千古,还入选了小学课本,因为是题画诗,故而这首诗名也叫《画鸡》: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

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诗的首句,是对公鸡的静态描写,着重将画面聚焦在红色的鸡冠,热烈若火,象征着生命和能量。第二句则是动态的描写,公鸡一身毛羽雪白,行走在世间,不染俗尘、洁身自好,宛若世外高标。三、四句,则是由公鸡鸣叫的特征,来隐喻某种道理。

例如菊花在草木摇落的秋季开放、梅花在凌寒的冬季开放,因此许多文人将这些花来隐喻高洁、不畏艰难的品质,其实这不过是自然万物的规律而已,不同的动、植物,有着不同的特性。

而公鸡呢,平时很少鸣叫,但是在黎明时分,却会昂首啼鸣,啼声高昂,响彻云霄,东方的太阳,也在啼叫声中,缓缓上升,驱散黑暗,将阳光散遍天地,乾坤是处,皆温暖和煦,抬首处,尽是光明。

所以唐伯虎说公鸡鸣叫,千门万户开,有一股奋发的朝气在其中。由此可见,唐伯虎虽然狂放不羁、玩世不恭,但是他心中还是有着很大的志向,便如他画笔下的雄鸡,头顶红冠,一身雪白,昂首屹立,向着太阳光明鸣啼。

受吴中文化氛围影响,唐伯虎、祝枝山等人都有一种“市隐”思想。因此,唐伯虎的诗文、画作,也多贴近生活,鸡鸭鱼蟹、贩夫走卒,都能为其带来灵感,成为他笔下的名篇,他的诗文风格,从早前的绮丽,转向的口语化。

这首《画鸡》也是如此,平白如话,没有理解的障碍,读来朗朗上口,像民间的儿童歌谣,并且其中还蕴含着积极进取的精神思想,故而,才能成为他为数不多流传千古的佳作,并被选入小学课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唐伯虎画了只大公鸡,还题了首趣诗,句句大白话却入选了小学课本
《画鸡》| 跟着大才子唐伯虎,画幅“得意”的画
唐伯虎一首很有特点的题画诗,28个字就是一个充满趣味的谜语
唐伯虎顺手画了只鸡,并即兴创诗一首,后被录入小学课本,传诵至今
唐伯虎画了只鸡,即兴题了首诗,不料成千古名作,还编入小学课本
唐伯虎题画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