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自然启蒙和自然教育

我们可以轻易解说种子萌生为花朵的过程,但无法解释一个浪人,独对暮春残花时,何以泫然低泣?我们不难称出婴儿的体重,但如何换算母亲对孩子的爱有几斤几两?

——简媜 《小同窗》

01

回归自然,接受自然的再启蒙和再教育是人类在这次疫情中获得的普遍觉醒。全球性疫情、越来越多的极端气候和不可预估因素,让世界失去了往日的繁荣和合作,全球都在猝不及防的状态中按下暂停键,前景愈发晦暗不明。我们的下一代、下下一代,将要面临的是一个怎样的世界?

这同样也是一个警示,是对高歌猛进的现代性与全球化的警示,也昭示着大自然生产力增长的拐点,以及对生命技术化趋势的反思。让我们的步子走得慢一点吧,走得更稳重从容一点吧。我们是人,不是数据之海上旋生即灭的浮沫与涟漪。

严寒与苦难催生的领悟、痛苦与欢乐,才是理想与高尚生活的落脚点,才是文明真正的意义。柏拉图在《对话录》里,营造了谈天说地的轻松氛围,含蕴着浑然天成的生活趣味,亦不失对未来世界的美丽憧憬;不过美国哲学家艾伦·布鲁姆告诉我们:“实际上这场富于戏剧性的对话,恰恰发生在一场可怕的战争期间,当时的雅典已经注定要陷落了,阿里斯托芬和苏格拉底至少已经预见到了,这意味着整个希腊文明的陷落。但是面对如此险恶的政治环境,这些学者并没有陷入文化的绝望,他们纵情于对自然的欢乐,恰恰证明了人类最优秀的生存能力,证明了人独立于命运的驱使,不屈从于环境的胁迫。”

无论何种教育的匮乏,都是危险的。陶行知说:“要把教育和知识变成空气一样,弥漫于宇宙,洗荡于乾坤,普及众生。”在一个升沉未决的时世里,各种层面与情境下的自然教育,都应当被优先推行。动植物的分类、演化,天文、地理与物候的日常知识,以及相应的行为能力,是我们接近自然最重要、最朴素的途径,“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培养孩子葆有一颗敏感而又专注的心灵,才是对孩子最好的抚爱和陶冶。

因为不谋求发展规模与增殖利润,赫胥黎就曾说,有些人对他从事的自然研究不屑一顾,“知道了这些卑微的动物有何用处,对人类的生活有何意义?”赫胥黎回答说,对其他生命产生兴趣,可以让人更客观地认识自我;是深刻影响实际生活并从自然之美中获得快乐的最大源泉,并且“影响着我们细微的感情”;古希腊人所说的“爱智慧”,也只能在自然教育的范式下才成为可能。

02

有人在国外的小学校园里做过试验,标画出20个全球性企业商标,以及20种本地物种,让学生们逐一辨认。包括低年级学生在内,他们多能准确报出大部分商标的名称,却几乎说不出任何物种的名字。

对置身于现代社会中的大部分人来说,无论东方西方,情况也多是如此。鸟类的迁徙,鱼类的洄游,熊与蛇的冬眠,对于中国的孩子而言,早已成为影像里和童话书中遥远的童话。电商物流越来越发达,让新生的“数据一代”对与自然隔绝的状态,更具有不凡的承受力。一部手机遍知天下事,既然太阳照常升起,一切自然照旧如初、涛声依旧……

梁从诫曾说,没有哪个孩子生来不爱树林、池塘、草地,不爱野花和小鸟。如果他们漠然,那不是他们的错。给生命群落中其他的部分命名,并试图去理解它们,欣赏它们,这种欲求是人性中的一部分。卢梭也认为大自然“希望”孩子在成人之前就要有孩子的模样,早熟的果实会很快腐烂,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就会造成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2016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得主大隅良典则通过研究说明,一个人在幼年时通过接触大自然,萌生出最初的、天真的探究兴趣和欲望,是非常重要的科学启蒙教育,也会就此埋下今后取得重大成就的种子。

常在自然环境之中,人体新陈代谢、呼吸、血液循环、微循环、免疫功能、体温、消化系统等等,都会发生良性变化。自然教育也具有优化身心的诸多效应,有益于孩子更好控制情绪、承受外界压力、把握心理平衡、与他人建立良好关系,思维能力、注意力、记忆力、知觉动作等方面都会有显著的提高;一些以精神紧张和心理压力为主因的疾病可能会逐渐不治而愈。

自然教育,“就是了解你周围的一切。它可以是从山巅上眺望的一片森林狭长的远景,可以是围绕在城市街道两旁的一片杂草,可以是一只鲸鱼跃出海面的剪影,也可以是浅塘里水藻上长出的茂盛原生物……即使是路边的杂草或者是池塘里的原生物,也远比人类发明的任何装置要复杂难解得多。”(威尔逊《笔记大自然》)花草植物鸟兽昆虫能增加青少年与自然的同情心与同理心,使他在以后的成长岁月里,会本能地、持续地寻找沟通与理解。

“自然教育”绝非仅仅如其表面上“拈花惹草”式的休闲消遣。自然教育要求青少年不仅要观看、考察、记录,也要绘画、拍摄、分类,甚至进行实验、撰写报告等;强调亲力亲为,培养学生“综合思维”的素养,能强化增益科学精神;对于传统门类的课程学习是有促进的。

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借助“气候”“水文”“植物”“土壤”等知识,寻找它们之间的关系,感知动植物之间共生共处的奥秘、物种多样性的意义、进而能够从自然史的高度上,去理解生命演化与文明的关系;寻找关联但并不特别在意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这样的学习观念,对过度专科化、职业化、专家化的现代教育是一种纠偏,也正好有助于学生切实理解现代知识分科的意义和局限。

当然,自然教育重点在于使现代生活、现代知识更加全面完善,并不是要求孩子回到前科学状态,也不一定非得使用原始的博物学方法。现在有学校教学生使用手机中的星图软件去认识星座,效果很好。学生在繁星满天的野外,打开手机GPS全球定位和星图APP,把手机背部指向哪个星空区域,屏幕上就会显示这个星空区域的星座。手机中还有各种传感器的功能,如指南针、水平仪、角尺和直尺、可以测量如噪音、磁场强度等,我们不仅要孩子丰富和完善本真的自然经验,也要掌握现代科学研究方法和数字化科学工具,两者并行不悖,才能更好地适应未来。

03

生存技能学习在环境教育和自然教育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我们可以设想一些极端的情况。

如果有一天,我们因某种传染病被隔离了,或遇到地震之类的灾害,以及其他始料未及的动荡,所有人身陷险境自顾不暇,这时与家人走散的孩子独自走进山林,他该如何生存?

此时,迷路、野外环境中急性肠胃炎等疾病、食物中毒、毒蛇、毒虫袭扰、外伤出血等不可预知的安全问题,都可能会一一浮现。可以想见,我们现在对孩子的教育,太专注于学业和才艺,但实际上,孩子在非常时期的生存能力,也是同等重要。

不说上面的极端情境,就是停电停水停车,现在的孩子就会手足无措,乱作一团。当危险真正到来时,我们才会发现,平时学习的钢琴、书法、舞蹈……实在是派不上用场。

孩子需要及早学习自然情境下的安全与求生技能。比如受伤了如何清洗和包扎伤口,比如学会在户外找到饮用水,知道哪些水不能喝,哪种野菜、蘑菇能吃,如何加工。不一定是野外,这些技能也包括居家生活,比如在家里开展园艺劳作,如何在阳台上收集雨水以备急用?如何在没有自然光的空间里种菜,如何选择品种?不得不喝的脏水,应该如何净化,等等。

观日月星辰来辨方向和时间,察山川形势风云雨雪以定方向与行程,择水草而居,钻木以取火——雅斯贝尔斯所说的轴心文明,其知识主导类型就是这种自然教育式的智慧。我们现在要说,这些都是现代人,尤其是以后的孩子,必须掌握的知识性技能。

源自欧美等西方国家的野外生存与生活训练,包括登山、野营、野炊、长途徒步旅行、攀岩、漂流、涉水溯溪、搭绳过界、穿越丛林、野外自救、野外觅食(水)等具体项目的实践活动,也属于自然教育的范畴。美国教育界也很早就将学习、劳作与野外生存联为一体,重视自然意识对个人成长的作用。

日本有自己独特的校外教育模式,是中小学校课堂的有益补充与拓展延伸。各学校充分利用周边设施,在社会人士的指导下,开展各种自然研修、体验活动,比如生产活动体验、志愿者活动、观察实验、小组学习、河川探险等,通过这些活动,深化课堂中环境问题的学习,并与当地人的生活习性、社会秩序保持一致。

中国学生的相关训练课程及内容,目前尚处于实验尝试阶段,缺乏理论与实践的指导。安全问题不容忽视,相关环节需要组织严密、分工严谨,制定周密的安全防范措施,才能适度开展。

自然教育不是旅游度假,需要的是系统、完整的课程,是各种自然教育手法的有机组合,包含明确、可累积、可评估的课程目标。有专家在倡导一定的社区培训,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方式(识花认草、植物绘画、农作物体验等),学校里的自然教育课程,以后也会不断丰富、细化。

传统自然教育里遗留的一些手段,比如采集植物标本、矿标,比如用捕虫网、毒瓶收集昆虫,这些方式缺乏对生命的尊重并对环境有所冲击,现在已经逐步被更恰当的形式取代。原先偏重体能、游憩和探险角度的户外教育,也逐步与自然教育相融合。比如“攀树”“攀岩”,原来可能着重“攀”的技艺和训练,强调人对自然与自我的挑战,但现在也开始关注“树”或“岩”的知识,以及对自然体系的思考认识。合理汲取其他领域的知识成果,从而构建新的教育框架,是实现自然教育走向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

04

人毕竟是从自然中走出来的动物,“自然教育”,其实就是生活本身。这个概念既宏观又具体,包含了多种跨学科的解读方式。近年来,自然教育已渐有繁荣之势,也出现了诸如自然农耕、博物学教育、亲子活动俱乐部、户外探险、漂流、度假农庄等多种组织载体,工作理念、教育手法、内容侧重等都不尽相同。

其实在传统教育的理念和方法里,当然有对自然世界的科学性认知和引导;但在“自然教育”里,更增添了对自然情感各种向度的体验和深化。有一个著名的“多元智能理论”,在起初提出的7个智能之外,又补充了第8个智能:“自然探索”智能。指的是观察自然的各种形态,对物体进行辨认和分类,并且能够洞察自然或人造系统的能力。拥有这一智能的青少年,呈现着令人耳目一新的智力特点、学习风格和发展特质。

自然教育还有个“就近原则”,它不是远足旅行,自然知识本就具有本土性、切近性、涉身性和具体性的特点。所谓会心之处不必在远,在家乡、小区、校园、街道等处,近郊的花园、市区的树木、野地的麻雀,诸如此类,就可以了解、学习动植物的季节感应。只要你能用心感受四季轮替给大自然及动植物生长带来的变化,就和千里迢迢走近一片原始丛林一样有成效。戴维·乔治·哈斯凯尔每天都会在一小片森林里漫步,尝试通过凝视叶子、岩石和水珠,窥见整个森林,后来他在自己的作品中,就以此精微描述了延续数千年甚至数百万年的森林生态系统。

说到底,自然教育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与大自然中的事物建立起生命的联系。这种联系同时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情感关联。仅仅记住生物名称和分类,对于建构大的生态系统认知作用有限,更谈不上对生活方式改善的有效倡导。利奥波德有感于20世纪40年代美国的社会状况,说“众多中间人和精巧的物质发明,使真正的现代人同土地分离开来了。他与土地没有任何有机联系……让他到土地上去消遣一天,要是这个地方不是高尔夫球场,也不是‘风景区’,他会觉得无聊透顶”;的确,现在大棚里的人工花木、蔬果培育已无需遵循物候与自然的周期,无比任性地自行操纵节令和品类,无土栽培技术更是将人悬浮于土地之上,圈养的禽畜也无需遵循与四季同等流转的发情期,在人工生殖技术的控制下任意发情,高密度生殖,按利益最大化的逻辑进行产仔与产奶。在商业、便利与口腹之欲的诱惑下,我们经过无数世代建立起来的对大自然精微的敏感性,早就变得紊乱与麻木;我们生存的基础性价值和意义,不知不觉地遭到了颠覆。

自然知识是由前人在土地上最基本的生存经验汇聚而成,能保证我们的“生物时钟”大致精准,而自然教育更像是一艘无形的诺亚方舟,努力抗拒着现代性浪潮正在加速的漫漶与侵蚀。与此同时,因为强调“生命与生命的对话”“在对话中达成一致”;自然教育培育了超逸日常生活、物质世界之上的精神生活,使得独立思考的自我空间徐徐开启,不期然具有了加强青少年自我修养的功效,同时与情感、尊严、品位、信仰的确立密切相关。

“培养好人的秘诀就是让他在大自然中生活”(爱默生语);孩子年龄大概在12岁以前,父母还勉强做得了主,这也是自然教育的迫切性所在。高山厚土能补元气,日精月华可健筋骨,如果还来得及,我们一定要在乡野山涧之间、在春华秋实的流转之中,重新建立孩子与自然的内在联结,建立他们与土地最本真的情感纽带,使他们不再将一个数字化的、经过规训的自然当做是自然本身,也使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有的凝视、倾听与领悟,都有了色彩、生机和意义。

撰文 | 刘东黎

排版 | jady


原创文章 欢迎分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德国幼儿园环境教育的真实感受
5部高质量的自然纪录片,满满的知识点,足不出户也能带娃看世界
世界上性价比最高的早教方法,父母必读(内有惊喜)
“快起来,地上脏!”常听这句话的孩子长大了会怎么样?
2022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 去大自然找答案
一所县域幼儿园为何能吸引数百园所、数千同行前来参访学习? 自然教育中的“深度学习”在这里发生 | “...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