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神游于山水林泉之间:当宋朝遇上山水画

什么是山水画?顾名思义,它是中国画里描绘山川河海等自然景象的一个画科。正是从宋朝开始,山水画取代人物画,成为中国画的第一大类别、第一大题材,稳坐了国画界老大的位置千年一直到今天。

这么看来,山水画与宋朝的缘分着实不浅!当宋朝遇上山水画,究竟碰撞出了什么样的精彩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为什么山水画在宋朝才开始逆袭?宋朝的山水画追求的是什么境界?从北宋到南宋,山水画又发生了怎样的微妙变化?

南宋 刘松年 《四景山水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为什么山水画在宋朝开始逆袭?

从先秦两汉至隋唐时期,蝉联国画界第一位置的一直是人物画,直到五代宋朝开始,山水画才迈开了逆袭的步伐,一举晋升为中国画的第一大画科,一直延续到今天。这其中有社会环境的原因,也有国画本身的积累转变。

首先是绘画价值观的转变:我们今天的人提到国画、提到美术,会觉得是一门高雅的艺术,其实“画”在诞生之初是作为一种实用工具而出现的,古人用画来记录事情,统治阶级用画来达到教化子民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形成了超出于实用层面的审美艺术。

一直到隋唐时期,国画受统治阶层的意志影响都很大,更追求实用,比如作为主流题材的人物画,魏晋时期的《列女仁智图》之类的人物画,初始创作目的是为了以画来教导人的言行;人物画的另一大主流,佛道人物画则是为了教化信众。

但在追求实用的过程中,艺术审美慢慢产生了,山水画就是国画从“现实主义”到“理想主义”的转型。从早期追求实用的人物画,到追求心灵慰藉的山水画,在宋朝这样一个“文艺复兴”的时代,山水画这种理想主义的存在,明显更符合士人们的审美需要。

南宋 马远 《江亭望雁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其次是绘画技艺的积累:在宋朝之前,从先秦两汉到隋唐时期,山水主要是作为人物画的背景而存在,但无论如何,画的技艺都是相通的,经过这么长时间的积累,绘画理论和技艺已经相当成熟,所以在技艺上是一个水到渠成的事情。

第三是宋朝官方对画的重视:众所周知,宋朝是一个重文抑武的朝代,对画学也很重视,南北两宋都建立了制度完善的画院。

特别是北宋帝王艺术家宋徽宗赵佶的参与,南宋邓椿《画继》记载,宋徽宗将宫廷画院列为百工之首,并且以画取仕,将绘画纳入科举考试,培养了大批出色的画家,一直到南宋时,画院有很多画师还是当初宋徽宗培养出来的。

多方因素的影响下,使得山水画在宋朝开始兴盛成了一个水到渠成的事情。

宋徽宗赵佶 《溪山秋色图》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宋朝山水画追求的是什么?

1.身临其境的虚拟旅行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北宋时,出现了一部里程碑式的山水画论《林泉高致》,它是宫廷画家郭熙的山水画创作体验总结,其中讲到的技法理论和美学观念,一直到今天还有深远的影响。

在这部画论中,郭熙认为山水画的价值在于能使观者身临其境,他说:

“君子之所以爱夫山水者,其旨安在? ……今得妙手,郁然出之,不下堂筵,坐穷泉壑,猿声鸟啼,依约在耳,山光水色,滉漾夺目,斯岂不快人意,实获我心哉!此世之所以贵夫画山水之本意也。”

郭熙说,世人为什么如此钟情于山水画?是因为山水画能让那些身在庙堂、心在江湖的君子,足不出户便可感受清凉的泉水,听闻猿啸鸟鸣,欣赏满目的湖光山色,在画中来一趟神游,让山水抚慰他的心,再精神饱满地回到现实的俗务中来,这是多么快意的事啊,实在太对我的心意了!

为了能画出有这种效果的山水画,郭熙要求画者本人一定要多游历,四时之山皆不同,要观察山水在四季、昼夜、晨昏、阴晴间的细微变化,画出来的作品才能带给观画的人身临其境的感受。

足不出户便可游历天下,神游于山水林泉之间,这是宋朝人想从山水画中追求的心灵慰藉。

北宋 郭熙 《早春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2.咫尺千里、移步换景的空间意境

西方绘画中有一个概念叫“焦点透视”,用焦点透视来构建空间,请试着回想一下你曾看过的西画,是不是感觉只有一个固定的视角?

西画的视角和照相机定焦的原理一样,用一个焦点把场景通过近大远小的方法,如实描绘记录下来。但这个固定的视角同时也限制了画面的空间,使得画面只能局限在一种狭小的视角内。

有些人用西画来比较国画,认为国画没有西画中的“焦点透视”这种空间构建法是个缺点,这是误解。中国山水画是非常讲究空间意境的,只不过与西画不同,国画山水特别是长卷画,不受固定视角的限制,用的是“移步换景”的“散点透视”。

被称为“英国艺术教父”的大卫·霍克尼曾说:

“中国风景画的视角要大得多,你可以走进去,在其中穿行,对我来说这是更好的想法。”

这么高的评价,山水画怎么做到的呢?在《林泉高致》中,郭熙就详细讲述了宋朝山水画的视点和布局法,提出了“高远、深远、平远” 这三远法:

“自山下而仰山颠,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

这三远是从不同角度来画山,而且这种不同角度会出现在同一幅画中,就好像我们在游玩一处真实的山水一样,行走的时候视角在不断变化,风景自然也是在变化的。

光说容易让人头晕,我们就用宋朝画家夏圭的《溪山清远图》举个例子来解释这“三远”。这幅画描绘的是江南晴日的湖山景色,画中景物变化很多,郭熙的“三远法”都有运用,我们截取三个片段来欣赏一下:

上面是第一幅画面,这一处的山看起来突兀雄伟,因为用的是“高远法”的视角,“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我们看到这里的时候会不自觉地有仰头观望高山的感觉。

而到了这一处,会让人产生山势重叠,景深而幽远的感觉,因为画家用了“深远法”,“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在前山望后山,一眼望去,山峦叠嶂,回味无穷。

第三处给人的感受又不一样,有一种极目远眺的感觉,因为“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画家用了“平远法”,使画面呈现出缥缈冲融的意境。

这三幅截图出自夏圭的同一幅画《溪山情缘图》,他没有给自己画个圈,把自己圈死在那个固定的视角里,而是随着画面的展开而移步换景,有的时候推远了看,有的时候拉近看,或仰视或俯视,将满目的湖光山色都收录在一幅画中。

在有限的画面上挥洒出咫尺千里的山川河海,这种深远的空间意境正是宋朝人所追求的山水画境界。

从北宋到南宋 山水画的微妙转变

法国著名文艺理论家丹纳在《艺术哲学》这本书里说,地理之类的自然环境对文艺创作有重要的影响。随着北宋灭亡,南宋王朝的开启,宋朝的疆域发生了变化,国都从开封迁移到了临安(今杭州),这种大的迁移,使得宋朝山水画也随之有了微妙的改变。

北方地区多崇山峻岭,山势大多垂直陡峭、高耸入云,给人气势雄浑的感觉,因此以北方的山水为描摹对象的北宋山水画,也追求呈现宏大和厚重的感觉。

而南方地区的山水,相对北方来说更秀美柔和,南宋的风土和文化也更加恬淡和舒缓,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山水画也从北宋时流行的宏大叙事风慢慢转变成清淡的诗意小品风。

举一个有说服力的例子,北宋宫廷画师李唐,在北宋时已经是首屈一指的山水画师,后来北宋灭亡,他又来到南宋的画院任职。同一个人,在北宋和南宋的不同环境下,画风发生了明显的改变。

先来看看他在北宋时期的代表作 《万壑松风图》:

宋 李唐 《万壑松风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这幅画用的是立轴的形式,线条劲挺顿挫,色彩浓厚沉重,画的意境气势迫人,人在面对画时会有很强的压迫感。

而你接下来再看看李唐到了南宋之后的《江山秋色图》,画风转变非常明显,线条舒朗、色彩柔和,不同于上一幅画描绘了整座山,画面铺的很满,南渡之后的这幅画展现的是局部的山水,画面留白明显增多。

用留白来表现云雾,使得下面的这幅南渡后的《江山秋色图》比北宋时期的画更含蓄内敛,留给观画者更多的想象空间, 这与南宋的地理和人文环境是息息相关的。

同一位画家,在北宋和南宋不同的地理环境、不同的社会人文风气中,画风有如此的转变,这不是他的个人偶然性,而是南北宋山水画的普遍现象。

从北宋到南宋,山水画的最大转变是,从描绘出铺满画面的整体山水,发展为留白更多的局部山水,所以美学评论家蒋勋才会说:“南宋显然是山水画留白产生的关键。”

宋 李唐 《江山秋色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结语

当宋朝遇上山水画,官方的重视再加上人们对绘画寄托了更多的理想,山水画由此走向了兴盛,成为国画第一大画科。宋人所追求的身临其境、移步换景的审美境界也在无形中提升了宋朝山水画的艺术水平,无论是北宋的宏大叙事风还是南宋的清淡诗意风,都是宋朝山水画留给我们后人的宝贵财富。

当你不想出门却又想领略大好河山,不妨来欣赏宋朝的山水画,神游于山水林泉之间 ,岂不快哉!

参考资料:

《宋画三讲》曾孜荣

《中国画论史》葛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感受国画魅力——在有限的物质上激发无限的想象
山魂 · 李宝林及其山水画
不为画而炫,只为意而惊
汤哲明:“程家样”之意义
画家方向 画像
神游山水入画中---中美协画家王宁山水风景画欣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